界面新聞記者 | 藍麗琦
日本建材頭部企業之一驪住集團(5938.T)在5月初公布截止2024年3月為止12個月的財報,公司整體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2023財年驪住集團實現總營收14832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95億元),同比下滑0.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139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億元),相比2022財年160億日元的凈利潤,同比巨幅減少299億日元。
驪住集團在財報中解釋,虧損的主要是由結構改革費用增加、利率上升導致金融費用增加、收益性暫時惡化導致稅金費用增加這三大因素組成。財報顯示,受匯率影響,去年的銷售管理費增加67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3億元)。
而營收微降,主要是海外業務需求低迷而減收,日本業務則保持平穩。其次,第一大業務LWT事業(水技術業務)因海外需求低迷影響大而降低收益。
如今的驪住集團由日本的5家建筑材料和住宅公司合并而成,除去驪住(LIXIL)集團本身的自有品牌外,還收購了來自德國的高儀(GROHE)、來自美國的美標(ASD Holdings)這兩大品牌,進行國際市場的擴張。

集團內部的業務也大致分為LWT業務(水技術)、LHT業務(住宅技術)兩大事業部。
LWT事業對應的是廚房和衛浴這兩大空間的裝飾業務,主要分為衛生器械、浴室、洗臉化妝臺、廚房、瓷磚這5條產品線;LHT事業對應的是住宅裝飾及窗框業務,主要分為住宅窗框、外觀、室內裝飾建材、大廈窗框、住宅及服務事業這5條產品線。
財報顯示,2023財年,驪住集團的LWT業務(水技術業務)實現總營收8969億日元;LHT業務(外殼技術業務)實現總營收5964億日元。兩大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小幅下滑。
需要強調的是,驪住集團是從LWT業務起家,隨后才延展至住宅、室內裝飾的企業。且LWT業務的布局廣泛,前文提到收購的兩個品牌,也歸屬于LWT業務,是驪住站穩全球廚衛產品的關鍵一步。
財報顯示,2023財年驪住集團LWT業務,日本市場收入4205億日元,同比僅增長0.5%;海外市場收入4764億日元,同比下跌4.1%。
在這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29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0億元),同比2022財年下滑了2%。值得一提的是,驪住集團把中國市場從亞太地區中劃分出來,進行單獨的財務分析。
在驪住集團LWT業務的海外市場中,排第一的是美國,其次是歐洲、中東、非洲的合并區域,第三則是中國。
驪住集團分析美國、中國、歐非市場動態時,也多次提到了“需求軟化”。針對中國市場,驪住集團表示雖然部分零售用促銷來彌補,但需求仍持續低迷;針對歐非市場,受居高不下的利率水平影響,歐洲市場大部分地區的建筑、住宅投資活動減退。
比較有亮點的可能是東南亞市場。驪住集團表示,印度市場銷售持續穩健增長,泰國收益持平,不過越南因需求低迷陷入苦戰。
聚焦到中國市場,除去水栓配件(浴室)以外,衛生陶器、水塞配件(廚房)、浴槽/淋浴系統三大產品線的銷售額均有所提升。
在這其中,浴槽提升了17%為增幅最高。但考慮到浴槽僅占中國市場1%,也就是僅有2000萬元,基數較低,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實際上,浴槽即為國人熟知的浴缸,但由于國人的沐浴習慣以及剛需房戶型的限制,浴缸市場一直都比較低迷,只在高端市場有起色。
在國內的頭部衛浴企業中,箭牌家居(001322.SZ)2023年浴缸浴房的營收為3.87億元,相比前一年的4.13億元已經出現微幅下滑;惠達衛浴(603385.SH)浴缸浴房收入為1.31億元,自2017年破億以來一直維持該水準。
對于中國市場未來的展望,驪住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瀨戶欣哉,曾在2023年進博會上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表態,未來10年,中國市場有望成為驪住集團在全球最大的市場。截止2023年11月,驪住集團在中國共有6家工廠,產品年總產量超700萬件。
在進入中國市場后,驪住先后在上海落地,并擴大了亞太研發中心。瀨戶欣哉還表示,驪住將通過多品牌戰略,加速渠道下沉,讓消費能力逐步提升的三線、四線、五線城市消費群體也能享受。
(文中日元兌換人民幣匯率: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