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Emily、嚴之俊
界面新聞編輯 | 嚴之俊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于11月5日至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順利舉行,15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近3500家參展企業將與數十萬名專業觀眾面對面交流,共謀開放合作,共享繁榮未來。
7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法國、馬來西亞、尼加拉瓜、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亞、烏茲別克斯坦擔任主賓國;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企業展,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都超過上屆;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人文交流活動展示面積超過3.2萬平方米,是歷屆之最……
其中,LVMH路威酩軒集團旗下品牌軒尼詩(Hennessy)隨集團參與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與社會各界共享卓越傳統,攜手耕耘未來。
軒尼詩與中國結緣已久,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軒尼詩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 LVMH 品牌,可以追溯至 19 世紀。此次軒尼詩希望借助進博會這一推動全球貿易合作的重要橋梁,慶祝與中國文化長達165年的深厚淵源,開展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共譜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在進博會期間,軒尼詩展臺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6.2號館面向公眾開放,品鑒吧臺呈現三款以軒尼詩V.S.O.P和軒尼詩新點為基底的特調——軒格麗特、軒尼詩干姜特飲以及軒尼詩濃縮咖啡馬天尼。此外,軒尼詩與LVMH路威酩軒旗下另外四個品牌共同亮相法國國家館,全方位呈現品牌魅力與工藝精華。
“對于我們來說,中國市場至關重要。每當我被問到如何看待中國市場這一個問題,我都會陳述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之后仍是中國市場,”軒尼詩總裁兼首席執行官Laurent BOILLOT說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參加進博會的原因,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我本人已經來過三次,非常高興能在這里進行交流分享。或許最近的市場面臨著逆境,但我們依舊持續為未來做好準備。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繼續與消費者保持聯系,并且始終銘記我們的初心。”
堅持可持續發展,攜手耕耘未來
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可持續發展始終是全球熱門話題,亦是所有人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對于軒尼詩而言,“大自然”是所有工作的核心,軒尼詩始終致力于釀造卓越的干邑,將大自然的饋贈與人類精湛的技藝完美融合,呈現給全球鑒賞者,因此“攜手耕耘未來”是軒尼詩的可持續發展的初心和美好愿望。
在進博會的首日,LVMH大中華區總裁吳越先生誠邀軒尼詩總裁兼首席執行官Laurent Boillot先生、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中國人力資源與企業傳播副總裁蔡瑩凌女士和軒尼詩的可持續合作伙伴之一森林恢復行動(Reforest’ Action)中國代表唐友德先生,共同發起了一場以“軒尼詩:循永續傳承,敘文化交融(Hennessy, a sustainable legacy,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為主題的可持續發展對話,與在場觀眾共同探討恒久耕耘的價值,共許守護青山綠水的決心。期間,Laurent Boillot先生也發布了《軒尼詩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揭曉軒尼詩果斷應對氣候變化,持續推動創新,踐行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的成果,分享軒尼詩通過“‘植’此青綠”計劃、“千株樹籬”計劃、干邑環境認證、“全球公益球場”等可持續相關項目,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取得的最新進展。
據了解,“‘植’此青綠”計劃是軒尼詩于2020年在全球啟動的重磅可持續發展項目,目標是到2030年恢復5萬公頃森林。截至2023年底,軒尼詩已在中國內蒙古和貴州種植了200萬棵樹,恢復了938公頃森林生態系統。
Laurent Boillot告訴我們:“可持續發展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可持續,才能生存、才能發展。這就是我們在干邑地區的做法。一旦我完成了為未來所需的工作,我才會有更多的資金可以投入。盡管在中國的植樹造林項目幾乎沒有商業回報,但會促進我們與中國市場的情誼,我們真正參與到了社區建設中,真正理解這里的人,而不是為了一時的盈利。我相信這是一個值得走的方向,每個人都應該為此承擔一份責任。每一個微小的努力加起來,最終會成就一件大事。”
共敘中法情緣,呈獻2025年春節限量版
今年是中法兩國建交60周年。早在1859年,隨著軒尼詩干邑首次運抵上海,軒尼詩便與中國結緣。多年來軒尼詩始終深耕中國市場,讓中法文化緊密相連,也讓干邑文化逐漸融入中國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在今年的LVMH路威酩軒展廳,軒尼詩攜中國新銳先鋒設計師裘淑婷打造的2025中國蛇年“重構(Reimagination)”限量版軒尼詩干邑,在軒尼詩展臺中央亮相。軒尼詩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Laurent Boillot表示:“設計師裘淑婷的設計體現了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的和諧交融,致敬了我們共同的文化瑰寶。”
裘淑婷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設計師,她從家鄉杭州的傳統文化遺產中汲取靈感,巧妙融入中國傳統織錦的經典花紋,匠心獨運地打造了三件2025春節限量版:軒尼詩V.S.O.P、軒尼詩X.O和軒尼詩百樂廷。
自2018年,每逢新春,軒尼詩都會攜手中國本土藝術家,聯袂打造一系列軒尼詩新春限量版干邑。對于軒尼詩一直以來致力于推動中法工藝的深入交流和融合,在Laurent Boillot看來,這些不僅是廣受好評的暢銷商品,更能通過藝術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在中法文化之間筑起對話的橋梁。
此外,自2020年以來,軒尼詩通過對“金鳳臺·藝術8中法工藝交流計劃”的大力支持,進一步支持中國傳統手工藝藝術家的發展,實現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今年,該計劃聚焦“中國木作工藝”,家具設計師、手工藝藝術家華雍摘得獎項,并在軒尼詩提供的法國駐留期間探訪了軒尼詩可持續管理的森林,與當地工匠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進博會現場,界面新聞就軒尼詩藝術合作項目、可持續計劃以及中國市場戰略等話題,采訪了軒尼詩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Laurent Boillot先生。

界面:您如何看待進博會的戰略意義?以及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
軒尼詩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Laurent Boillot(以下簡稱“LB”): 首先我想要表達的是,對于我們來說中國市場至關重要。我們遍布中國的不同城市,每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的回答是,下一個重點依舊在中國。或許最近市場面臨著逆境,但我們依舊持續為未來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參加進博會的原因,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我本人已經來過三次,非常高興能在這里進行交流分享。我們自1859年起便與中國結下了長期情誼。
界面:之前軒尼詩在中國市場的高端干邑表現不俗,比如軒尼詩百樂廷、軒尼詩李察等等,那么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干邑在中國市場的策略會發生什么變化?
LB: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V.S.O.P、X.O還是百樂廷的干邑愛好者,我們與他們的溝通方式都不同。高端市場人群的特點,并不僅僅是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你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產品,所以我們不會強推任何產品,而是判斷市場的趨勢,優先關注風向。在中國,現在的市場趨勢仍然集中在V.S.O.P這一主要市場上,百樂廷可能需要稍微等待一段時間。
我們的酒窖里有標注著200年前年份的生命之水,它令人感受到一種超越我們人生的歷史感,所以我不僅僅會為了集團的業績而努力工作,與此同時也需要傳承一個偉大的公司和品牌。我們面臨的業務挑戰,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可能在短期內會更為嚴峻,這是全球市場中的一個特殊情況,但我不會放棄,我們必須保持冷靜,持續努力,相信自己可以的。
界面:我們看到軒尼詩合作了很多中國藝術家,那么這個項目會持續很長時間嗎?您怎么看待在中國市場上這些藝術家合作的作品的銷售情況?
LB:我們會繼續這類合作項目,首先我們在尋找理想合作伙伴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發現中國的另一面,這非常有意思,因為你通過藝術能夠更好地了解這個國家;其次,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非常多元化,去年的龍年限量版真是太棒了,它在幾周內就銷售一空,我希望蛇年限量版也能如此,這是一種共鳴的體驗,我認為我們做到最好,同時也舉辦一些高質量的宴會和慶典,使其更加具有軒尼詩的獨特性。
界面:軒尼詩的零售店已經運營一年,您怎么看待這家店的表現?未來會在中國開設更多的零售店嗎?
LB:零售店的整體表現不錯,我們的團隊正在不斷探索如何創造自己的流量,不僅展示產品,還通過雞尾酒調制、品鑒活動以及歷史文化相關活動等方式來豐富顧客的體驗。另外,我還計劃在零售店推出干邑與普洱茶的跨界體驗。
雖然,零售店整體上的情況是積極的,但我們暫時不會開更多的店,現在并不是最合適的擴張時機。當面臨挑戰的時候,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長期愿景,永遠不能偏離初衷。你可以有競爭力,但有時也必須停下來,對自己說:“等一等。” 當局面不如以往時,最重要的是回歸根本,重新審視并關注基本問題,然后情況會再次好轉。
界面:您提到過“‘植’此青綠 ”計劃。我們注意到您有一些試驗田,用來進行可控實驗,推動生態系統的發展,比如種樹和樹籬。請問,這方面的進展如何?您如何將這種最佳實踐推廣到更多的1200名農民?他們是否愿意接受這種變化,還是覺得這可能增加成本,從而有所猶豫?
LB:這并不容易。就像我之前說的,要改變局面,大家都面臨同樣的挑戰。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涉及到投資和選擇。我們直接管理著34,000公頃的土地,但實際上我們僅擁有180公頃是專門用于研發和實驗的。我們正在進行各種實驗,一旦驗證這些方法有效,我們會將這些解決方案分享給農民。而且我們尋找的解決方案要么是零成本,要么是成本極低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為了拯救地球,我當然愿意為地球盡一份力,但更重要的是,我是在為我們的行業的未來保駕護航。
如果我只是讓他們做這個做那個,最終卻無法讓他們賺到錢,那就是錯誤的。但同樣,我也告訴他們,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這一代人如果不做出改變,我們的土壤就會面臨危險。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水資源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種種問題接踵而來。所以,這是為了你們的孩子,甚至是你們孩子的孩子們,我們必須采取行動。農民們也意識到這一點,有些人會按照我們的建議去做,但也有些人會抵觸。我知道,這條路絕不會輕松,但我決心幫助他們,這是為了下一代的共同福祉。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