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冰柯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信號燈桿上無人機停車坪自動打開,飛出一架無人機,可自主巡飛、高空喊話,無人機巡邏完飛回停機坪,停機坪自動關閉,這不是電視上的科幻一幕,而是杭州濱江區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之一。
這一科幻場景在落地背后是杭州一批低空經濟企業在集中發力。
杭州領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利波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低空經濟發展中,領飛做的是實現物流從配送地直接送達商戶和家里。公司正是在解決杭州公安、消防等部門具體需求中發展壯大的,公司無人機智慧運營平臺目前在公安、消防、地鐵、景區等多個領域實現應用。
比如,公司早期幫忙解決了一場錢塘江上比賽的巡邏,以便人遇險時及時向下空拋救生圈,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救援。
公司還為杭州地鐵巡邏提供了解決方案。張利波介紹稱,原本地鐵人工巡邏一天一次都很累,現在無人機巡邏能一天飛三四次。無人機代替人工后,地鐵巡邏成本大幅下降。原來,杭州市地鐵人工巡邏費用每年要900多萬,但現在只要約500萬,成本降了幾乎一半。

根據杭州領飛科技官網介紹,杭州領飛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通用航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指揮調度、融合通信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智能化信息系統的研發和創新。核心團隊包括阿里等企業高管和技術主管、高校知名學者組成。
在浙江省血液中心,兩架載有血液的無人機起飛,至杭州東站西廣場的無人機公共起降點降落,伴隨著一聲“快件已轉交,請繼續運輸”,血液成功轉運到了高鐵站。
杭州投促局數據顯示,通過無人機+高鐵聯運,從杭州到紹興運輸時間能縮短半個小時,到臺州能縮短一個半小時。
負責這次執飛的是迅蟻科技,公司致力于構建城市空中無人機運行網絡,其設計開發的無人機、無人站以及云端UTM和調度系統能夠無縫協同運行,為城市提供安全快速的自動化無人機運行服務。旗下全資子公司“送吧航空”在2019年10月獲得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城市場景無人機運行許可牌照。
迅蟻科技公共事務總監楊墁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成立十年了,從產品研發到應用探索,構建了一個產品到應用的完整的技術架構和產業鏈條。公司主要做企業端生意,核心競爭力是空中自動駕駛系統。
因為創始人看到醫療是低空經濟無人機物流商業化應用比較好的切口,迅蟻的戰略為飛快醫療。今年,迅蟻戰略升級為飛快萬物,公司希望在穩定的醫療場景拓展外,探索更多消費端場景。
迅蟻目前有兩款主力機型,一款載重五公斤,可以飛18公里。另一款載重九公斤,可以飛30公里。楊縵介紹稱,這兩款產品實際應用已經比較多,在空中沿著規劃好的航線進行全自動駕駛,即便一些極端天氣,也能正常飛行。
目前為止,迅蟻為多個城市提供了醫療物資運輸、園區物流以及景區等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已經在全國40多個城市布局商業化飛行航線。
杭州迅蟻科技、杭州領飛科技發展背后是杭州余杭區低空經濟的大步向前。
今年4月初,浙江省低空經濟“先飛區”試點名單發布,余杭區是杭州唯一上榜的區、縣(市)。根據余杭區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已建成無人機公共起降場2個,起降點70余個,開通各類航線90余條。
目前,余杭擁有低空經濟關聯企業近百家,“中國飛谷”低空經濟產業園已入駐低空經濟企業36家;余杭區成立了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已吸納低空領域相關企業60余家;建立企業數據庫,整理低空經濟產業圖譜企業60余家。余杭還對高市場占有率、強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進行集中培育。目前,累計培育15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進入專精特新行列,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7家,為先飛區打造低空經濟創新策源地筑牢企業根基。
余杭區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余杭低空產業政策保障有力,龍頭企業層出不窮,成果轉化凸顯,空域資源稟賦獨特,運營保障經驗豐富。
余杭區率先實施“低空經濟18條”,為企業提供空間保障、技術研發等支持。發布低空經濟人才“引育6條”,從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服務等方面,給予低空經濟高技能人才綜合性扶持。比如,針對低空經濟人才,可提供個人最高10萬獎勵。技能大師工作室,可提供最高10萬資助以及為實訓基地提供資助。
余杭區地形多樣,區政府構建構建了“一核引領、兩翼齊飛、全域覆蓋”的低空經濟產業布局,提供20萬方空間,推動企業擴能升級和增資擴產。
余杭區目前集聚的低空公司有迅蟻科技、豐翼科技、韻鳶科技和杭州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杭州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杭州市屬國企,統籌全市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及低空經濟領域開發與生態構建。同時,余杭區依托天目山實驗室、北航國際創新學院等重點實驗室、高校,完成如“天目山一號”等標志性創新成果的轉化,實現全球首款百公里級氫動力多旋翼無人機的突破。
早在2020年,杭州市以余杭區為主體成功申報杭州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并開展低空物流等場景應用的探索實踐。疫情期間,杭州組織迅蟻、豐翼、美團、韻鳶等企業在同一區域進行飛行作業,實現全球首次大規模無人機協同核酸樣本運輸。
根據界面新聞調研,從城市層面來看,我國低空經濟呈現“五城引領、集群聯動”格局。深圳、廣州、北京占據前三,低空經濟企業數量分別為5597家、4445家、3881家,產業集聚能力強勁。西安、成都兩大西部中心城市異軍突起,企業數量分別達3656家、3553家,分列第4、5位。這五個城市的合計占比為23.71%,其余城市企業數量均不足2000家。
杭州低空經濟企業有914家,在TOP30城中數量并不占優勢,但杭州對低空經濟企業有著另一種吸引力。
在張利波看來,余杭區政府對國家政策趨勢把握準確,眼光獨到,區政府能把小企業孵化長大。余杭區還成立了中國飛谷,把低空經濟產業相關公司都集聚在這里,為企業上下游業務合作減少了溝通成本。
楊墁認為,杭州先飛區落地余杭,主要是余杭產業基礎好,未來科技城聚集了一批低空經濟產業鏈上科技創新研發相關企業。余杭還有很多應用基礎,迅蟻在余杭已經構建了覆蓋整個余杭區將近80個醫療單位,近40條醫療物資運輸航線、近10條消費文旅航線。另外,天目山實驗室作為浙江省唯一的航空實驗室也在余杭區。
迅蟻科技落地杭州前去過深圳、武漢等幾個城市考察,最后還是決定回到杭州。
楊墁表示,因為無人機物流是全新的行業,需要對企業有容錯機制。雖然有的城市人才、產業優勢明顯,但他們節奏太快,很容易做不好。公司發展還是需要既有資源稟賦,又能夠有一定容錯率的城市。而杭州創業氛圍好、營商環境好,余杭租金又便宜,創始人也是杭州人,所以公司注冊選在了余杭。
低空經濟產業鏈包括硬件制造的無人機企業,軟件平臺型企業,還有維護保修、培訓等。低空經濟發展需要政府規劃支持,相關場景配套設施建設、技術發展等。
張利波告訴記者,低空經濟是未來10-20年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鏈。國家、政府做頂層設計,整個建設肯定要靠更多企業來完成。現在,低空經濟還處于早期投入階段,需要大量資本進入。
楊墁同樣認為低空產業鏈很長,迅蟻零部件至少有100多種,但產品和技術端都到了可以批量復制的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交通局剛組織過一場低空公司座談會,會上,低空企業們提出了目前遇到的問題,當時在場的還有保險和銀行企業。這次開會提到研發項目基金最多可有3000萬,為企業在在研發資金上減輕壓力。
對余杭低空經濟產業未來發展規劃,上述余杭區相關負責人稱,余杭重點發展低空智能物聯產業、低空高端制造、低空飛行運營服務等。圍繞低空經濟整機研發、關鍵零部件、核心系統等產業鏈關鍵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關聯度大、帶動性強、外向型明顯的重大產業項目。
另外,余杭區在依托北航國際創新學院、天目山實驗室、之江實驗室等載體,合力攻堅關鍵瓶頸技術,構建低空經濟創新強核矩陣。同時,余杭區要打造低空智慧物流標桿場景,深化拓展低空城市智治場景。
張利波表示,空中物流與機場密度有關,技術上不難,難在空間的開放程度,機場的密度。因為密度意味著資金,資金還會涉及到回報率的問題,但低空經濟回報過程還很長。
“如果這個行業有很多資本進來,每家每戶把停機坪裝起來,企業和商戶門口也把停機坪裝起來。無人機成為飛行機器人,不再只是拍照功能,可以幫忙購物、取東西,甚至交流,民生應用就能爆發了”,張利波稱。
在迅蟻切入的無人機物流上,玩家目前也只是少數幾家。楊縵介紹稱,目前,獲批城市運行的企業有美團、順豐等,美團只在深圳飛,順豐主要以快遞場景為主。
楊墁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低空經濟并不遙遠,雖然看起來神秘,但如果你體驗過,你就知道怎么用無人機送一杯咖啡。
“希望未來能鼓勵場景應用,低空經濟肯定是飛出來的,首先讓他飛起來,然后可持續飛起來是最重要的”,楊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