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時代財經 周立
編輯 | 高秋榕
福建大佬陳景河又出手了!時隔14年,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再度加碼中亞。
6月30日盤前,紫金礦業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黃金國際”)在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金哈(新加坡)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哈礦業”)擬收購Cantech S.à.r.l(以下簡稱“Cantech”)持有的RG Gold LLP(以下簡稱“RGG”)和RG Processing LLP(以下簡稱“RGP”)權益,二者分別擁有礦山資產和選廠資產,由此金哈礦業將獲得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以下簡稱“RG金礦”)100%權益。
本次交易以2025年9月30日為基準日,收購對價按RGG和RGP于基準日“無現金、無負債”原則厘定為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億元),具體所需支付的收購對價,由交易各方根據基準日財務報表中現金、運營資金及有息負債等情況據實調整。
“在目前金價背景下,完全可能優化露采境界,進一步提高露采境界內資源利用率,并對礦山生產規模進行擴建。”紫金礦業在公告中表示。
12億美元拿下盈利的中亞金礦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尤其進入到3月份,國內和國際金價更是一路高歌,COMEX黃金在4月22日將歷史價格高位刷新至3509.90美元/盎司,截至發稿,今年金價漲幅已超25%;與此同時,國內金飾價格亦再創歷史新高,部分足金飾品單克價格年內報價破千元。
在此背景下,紫金礦業前腳宣布將控股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拆分至聯交所上市,拆分前將重組整合多座境外黃金礦山資產;后腳宣布紫金黃金國際下屬子公司收購哈薩克斯坦的RG金礦。
對此,紫金礦業表示,本次交易由擬分拆的紫金黃金國際作為投資主體,若RG金礦順利交割,將顯著提升紫金黃金國際的資產規模、盈利水平及全球行業地位,助力紫金黃金國際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上市發行工作。
根據公告,RG金礦資源量較大,為大型在產露天礦山,服務期限長,基礎設施完善;項目選礦工藝成熟,綜合成本較低,盈利能力較強,且在生產運營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并購當年即可為公司貢獻產量和利潤;預期投資回報期短,經濟效益良好。
截至2023年底,RG金礦項目保有資源量(金價2000美元/盎司):控制+推斷級別礦石量2.41億噸,金平均品位1.01克/噸,金金屬量242.1噸。RG金礦原規劃設計露采境界內保有儲量(金價1750美元/盎司):礦石量9490萬噸,金平均品位1.06克/噸,金金屬量100.6噸。
2022年至2024年,上述項目產金分別為2.0噸、5.9噸和6.0噸;2024年項目礦山現金成本為796美元/盎司(不含堆浸)。
根據RGG和RGP的模擬合并財務報表,截至2024年末,合并資產總額為5.66億美元,合并負債總額為2.75億美元,合并凈資產為2.91億美元;二者2024年合計實現銷售收入4.73億美元,凈利潤2.02億美元。
根據原業主提供的數據,項目剩余服務年限16年(2025年至2040年),年均產金約5.5噸。根據公司技術團隊初步研究,經優化后項目采選規模可提高至1000萬噸/年,通過露采境界優化、選礦工藝流程調整等改進措施,項目產量及經濟效益有望進一步提高。
關于紫金黃金國際金礦資產注入情況,以及其在中亞金礦方面的未來規劃,時代財經致電紫金礦業,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展望黃金未來走勢,中信建投在6月28日的一份研報中提到,未來一年,美國通脹風險可控,美聯儲和全球降息潮未結束,金價或仍處于高位,但5~10年,未必再有超額的戰略配置價值。短期而言,下半年關稅、地緣、財政等風險較難進一步惡化,更大概率邊際緩和,黃金的利多不算明顯,不排除階段性的回撤。
加碼中亞,出海買礦成趨勢
“中亞金腰帶”是一條世界級成礦帶,橫跨中亞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以及中國的新疆地區。這一區域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金礦資源,已發現眾多大型和超大型金礦。
重“金”所在,令人心生向往,中亞地區亦成為紫金礦業長期布局之地。陳景河亦在2024年年報的董事長致辭中提到,適時適度加大中亞等周邊地區投資布局。
2024年年報顯示,紫金礦業金礦主產區及新增項目中,塔吉克斯坦澤拉夫尚、吉爾吉斯斯坦奧同克左岸金礦均為中亞項目,分別于2007年 、2011年收購,2024年分別礦產金5噸、3.7噸,2025年計劃礦產金6噸、3.3噸。
“RG金礦將與公司在塔吉克斯坦的吉勞/塔羅金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左岸金礦形成良好協同效應,有助于公司未來進一步深耕礦產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優化全球資源配置。”紫金礦業表示,上述三個金礦將構成紫金礦業的“中亞黃金三角”。
近兩年,紫金礦業礦產金在不斷攀升,從2023年的68噸增至2024年的73噸,預計2025年能達到85噸。而上述收購亦有利于快速提高公司礦產金產量,加快公司至2028年產量規劃目標(礦產金100~110噸)的實現。
事實上,除了紫金礦業在海外購金礦,近兩年還有不少企業青睞或加碼黃金。
如花旗金控去年完成對中亞地區一處超大型砂金與巖金礦的并購,并于今年春季啟動礦區運營;紫金礦業去年收購美國紐蒙特公司旗下加納阿基姆(Akyem)金礦項目,并于今年4月16日完成交割;洛陽鉬業(603993.SH)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宣布以5.81億加元(折合人民幣30.76億元)收購Lumina黃金公司全部股權,其核心標的為厄瓜多爾凱歌豪斯金礦項目,該交易也于今年6月24日正式完成。
除此以外,西部黃金(601069.SH)擬斥資16.5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的新疆美盛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或新增近2.5倍礦山黃金資源量;中金黃金(600489.SH)也計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的四家黃金企業。
有從事金礦融資和投資的相關人士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金礦收購將越來越多,在國際政治動蕩、美元長遠走弱的情況下,頭部礦企收購金礦,有利于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跨越周期。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發展中的國家,也會意識到金礦的價值,會進一步提升金礦開發的相關環保和法律標準。
“頭部礦企資金大、技術強和政治資源好,所以有利于在動蕩的國際環境中進一步并購;同時也會將部分的小的、分散的、沒有優勢的中小礦山給出售,以實現精力的集中。”上述人士指出。
同時,上述人士還提到,技術進步也將推動礦山的兼并。中小礦企資金小、技術弱,對于小體量的礦山、低品位的礦山沒有經營的優勢;這樣將導致一部分以技術為競爭力的礦企將脫穎而出,通過重資產的并購、輕資產的聯營或技術輸出等,而擴大自身規模和提升行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