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馬越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在追劇結束后,文佳又一頭扎進了小紅書的“拆卡”直播間試試手氣——現如今,熱門影視劇集配套卡牌的發售已經成為一種慣例,在“親簽卡”、“衣料卡”、“人心小書卡”和“印簽卡”等花樣繁多的卡牌背后,粉絲們對劇集和明星的熱情成了最好的流量來源,也吸引著他們在劇播后仍然上頭和花錢。
“卡片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根據二手平臺價格漲跌情況考慮要不要賣掉。”文佳對界面新聞說。
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卡牌正在成為影視衍生品中一個快速增長的品類,也成為一些影視公司和平臺增加收入來源的重要抓手。愛奇藝IP增值授權業務部總經理袁嘉路曾經在今年7月接受采訪時表示,2025年其卡牌GMV已經過億,是所有衍生品中表現最強勁的子品類。
這樣處于上市緊要關頭的卡游看到了機會。伴隨著電影暑期檔的升溫,卡游正在密集推出更多新的影視卡牌。界面新聞獲悉,在今年夏天《魔法藍精靈》、《浪浪山小妖怪》、《聊齋·蘭若寺》和《貓和老鼠:星盤奇緣》上映期間,卡游也將推出相關的卡牌產品,作為這類動畫電影的衍生周邊。
2025年4月14日,卡游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IPO上市。這是繼其于2024年1月26日遞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請。在2024年第一次交表之后,當年3月,中國證監會對卡游對其股權、數據安全、未成年人保護措施等情況提出審查要求。

而這家公司如果需要掃清阻礙,一方面是擁有更多的爆款IP來支撐業績想象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吸引更多的成年用戶來減少監管風險。相對于它熱門的“小馬寶莉”和“奧特曼”卡牌,影視卡一定程度上是卡游目前較為理想的發力方向。
從市場表現來看,卡游已經吃到了影視卡的甜頭。
在今年春節押中《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并成功將其卡牌變為大爆款后,卡游這個被二次元“谷子”玩家所追捧的卡牌公司開始浮出水面,背后的影視衍生品商業模式也開始受到更大范圍關注。除了卡游之外,主做潮玩產品的泡泡瑪特和52TOYS都在加大影視IP衍生品的布局。
藝術潮玩IP機構十相宜的創始人王凱英對界面新聞表示,相比于品牌聯名,電影IP周邊衍生品方面會更依賴于電影本身的市場表現。但這種模式下的投入產出比有很大的調節空間。一是因為它的反饋足夠直接,可量化的銷售額就是最直觀的收益指標,不玩虛的;二是衍生品可以追加生產,利潤的可見性與可把控性更高。
卡游在采訪中對界面新聞表示,《哪吒2》目前可以算是卡游影視類卡牌最為成功的一次嘗試,已經推出了6個系列卡牌,以及多款禮盒、徽章、文具產品。而自從《哪吒2》爆火后,“明顯感覺到行業內在重視影視衍生品,主動找到卡游的影視類公司也在明顯增多。”
從眼下的情況看,區別于優酷、愛奇藝、騰訊以及片方發售的電視劇卡牌和明星小卡,卡游的這一系列影視卡牌還是聚焦在動畫作品上,而這也與它擅長的風格與積累的資源相關——卡游起初讓眾多小學生癡迷的是奧特曼系列卡牌,而隨后小馬寶莉系列接棒成為爆款。
但影視卡一定程度上跳出低幼客群,讓消費者的年齡和圈層變得更多元化。譬如與奧特曼、小馬寶莉相對低齡的消費者相比,合家歡影視的受眾較為廣泛,也有可能將卡牌等周邊產品覆蓋到更成熟的消費群體。
此外,對于一家正要沖擊上市的公司來說,依賴授權大IP也成為潛在的風險。招股書顯示,卡游來自奧特曼、小馬寶莉、葉羅麗、蛋仔派對等五大IP主題產品的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40.64億元、23.94億元和86.53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98.4%、89.9%及86.1%。
為此卡游也在想辦法擴充IP矩陣,降低對核心IP的依賴。2022年至2024年,卡游的IP數量翻了一番還多——從30個猛增到了70個。得益于核心IP的強勁表現和IP矩陣的擴張,卡游在2024年的營收猛沖到了100.57億元。
卡游選擇影視類合作IP通常會考慮這樣幾個因素,譬如IP的價值導向,素材是否足夠支撐至少一個系列的卡牌產品,IP本身的受眾類型是否與卡游自身的年輕受眾相匹配等等。但與過往動漫等二次元IP相比,影視IP開發的時間窗口較短,成為考驗產品策劃和運營的關鍵因素。
譬如以往一些爆火的影視作品在衍生品開發上經驗不足,在熱播之后才用眾籌的方式做周邊,而生產周期長達數個月,等粉絲拿到產品也過了“上頭期”。
而在做IP周邊產品上有比較成熟經驗的卡游,其做法是提前介入。這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影視爆火后IP授權價格上漲、同時制作流程來不及錯過風口的情況。
按照一般流程,卡游的影視卡牌等產品從策劃到賣給玩家,通常會經過IP評估、產品策劃、設計創作、內容審核、印刷制造、渠道鋪貨等環節。
“影視類卡牌對內容的保密性要求較多,操作流程相對會更緊湊,一般在電影上映前3個月開始執行已經算是比較充裕的時間了,也有也有一些系列電影確定會出續集作品,或者推遲檔期上映,溝通時間會稍長一些,比如《哪吒2》大概提前了一年時間來準備策劃。”卡游對界面新聞表示。
與常規IP不同,影視類IP的衍生品要緊跟作品的上映期,因此各方“快速反饋”的能力非常關鍵。由于檔期緊張,所以需要卡牌公司趕著節點去完成一個系列百余張卡牌畫面的設計與審定工作,對設計團隊對IP內容的把握及與產業鏈的協同要求非常高。
“比如《哪吒2》上映后爆火,其他公司產品最快也要1個月后才出來,但卡游可以做到在一周內就完成制造+鋪貨的全過程。這也是卡牌作為影視類IP衍生品的一個優勢。”卡游告訴界面新聞。
在后續影視卡牌的開發中,卡游也將做《哪吒2》積累的產業鏈經驗運用到類似的產品上。比如今年夏天上映的《魔法藍精靈》、《浪浪山小妖怪》、《聊齋·蘭若寺》及《貓和老鼠:星盤奇緣》,卡游都是在3-5個月不等的較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從IP方溝通到產品設計制造的全過程。
但影視衍生品也具有特殊性,它的生命周期較短,哪怕是年初大熱的哪吒,如今的熱度也在大幅下滑。
王凱英在采訪中對界面新聞表示,“影視類IP往往會有個問題,就是劇、電影一下播,其IP營銷聯名價值約等于0。”卡游也對界面新聞稱,由于電影本身上映期時間有限,影視卡牌的影響力主要在電影上映后的1-3個月。
對于依靠IP影響力獲得變現的公司來說,它們只能夠蹭著熱度賺一波“快錢”,隨后又開始等待下一個IP的爆發。
因此,這種商業模式則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此外,影視IP的現象級爆發也并不常見,從當前暑期檔情況看,上述被卡游押中的動畫電影在票房表現上還沒能顯示出爆款的潛力——除了《浪浪山小妖怪》、《貓和老鼠:星盤奇緣》還未正式上映,《聊齋:蘭若寺》與《魔法藍精靈》在7月28日的貓眼預測總票房分別只有3.1億元和556萬元左右。
但就像中國電影眼下很難再復制一個《哪吒2》的百億票房神話一樣,卡游想要制造第二個《哪吒2》卡牌大爆款也并非易事。
不過對于卡游來說,如何打通高效的影視衍生品運營產業鏈,并持續擴大對頭部IP的資源積累也很重要。在此基礎上,繼續開發出年齡段覆蓋范圍更廣的產品、吸引購買力更成熟的成年消費者,也會是評估這家公司成長性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