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市場積極情緒下,硅料及硅片價格再次大漲。
7月23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價格。其中,N型復投料成交價4.5萬-4.9萬元/噸,均價4.68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2.23%;N型致密料成交價4.2萬-4.7萬元/噸,均價4.38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3.47%。
此外,顆粒硅成交價4.3萬-4.5萬元/噸,均價4.4萬元/噸,周環比上漲7.32%。
至此,硅料現貨價格已經連續四周上漲。
期貨層面,工業硅、多晶硅期貨的漲幅更為明顯。

據界面新聞統計,7月以來,多晶硅期貨累計漲幅已經超過60%。截至7月24日,多晶硅主力合約PS2509收于53765元/噸,單日上漲5.15%。
期貨交易的實質是一種風險管理和價格發現的機制,其通過價格的波動靈敏地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簡單而言,期貨交易的是市場預期。
此輪硅料價格的上漲,也是對光伏行業“反內卷”最為直觀的正面回應。當前,行業對“反內卷”持積極預期。
自去年年底開始,頂層政策制定機構多次傳遞出解決以光伏為代表的重點行業結構性矛盾的決心。6月下旬以來,國內“反內卷”規格明顯提升。
6月29日,《人民日報》頭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文章以光伏行業為例,指出“內卷”背后,有階段性供需錯配的影響。文章認為,破除“內卷式”競爭,是做強國內大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然要求。
7月1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等。
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光伏行業制造業企業座談會,14家光伏行業企業及光伏行業協會負責人出席。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指出,將進一步加大宏觀引導和行業治理,強化標準引領和服務保障,持續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推動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此前,硅業分會發布多晶硅市場概況稱,2025年上半年,硅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價格持續低于生產成本甚至現金成本,絕大多數生產企業深陷虧損運營的窘境。
其中,多晶硅均價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萬元/噸,低于行業平均成本運行持續時間已超14個月;工業硅均價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噸,低于行業平均成本運行已持續近3個月;182尺寸硅片均價于2025年5月中旬開始降至0.95元/片,成本倒掛時間超2個月。
7月24日,界面新聞記者參加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山西大同召開“光伏行業2025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嚴大洲在主旨報告中給出的數據顯示,1-6月,中國多晶硅產量59.7萬噸,同比降低44.1%,多晶硅企業開工率已降至38.6%-44.1%。
除了多晶硅價格上漲外,本周硅片價格也延續漲勢。
其中,N型G10L單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價1.1元/片,環比上周上漲4.76%;N型G12R單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價1.25元/片,環比上周上漲8.7%;N型G12單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價1.44元/片,環比上周上漲6.67%。
“市場情緒積極,是本周硅片價格繼續上行主要原因。”硅業分會稱。
據其分析,供應端原材料多晶硅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硅片廠商在成本增加情形下普遍提價。同時,月初硅片廠商執行減產計劃初顯成效,市場供應小幅下降。
在需求端,下游電池陸續開始接受硅片提價訂單,下游采買訂單增加。供應減少、需求回暖,成本增加疊加政策因素影響下,市場氛圍較為樂觀,硅片價格繼續上漲。
一位硅片制造廠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證實,硅料端的漲價已傳導至硅片環節,且下游接受度不錯。
硅業分會認為,隨著近期硅片價格大幅上調,硅片廠商資金壓力已獲一定的緩解,部分廠商挺價訴求已轉變為穩定出貨。因此,硅片價格后續走勢,主要取決于下游組件接受的成本增加程度。
“電池和組件亦有些許漲價,不過從上而下的傳導還需要更多時間顯現。”一光伏企業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稱。
新能源分析機構InfoLink指出,受供應鏈波動、反內卷政策調整影響,部分組件廠家調整報價,上漲0.01-0.02元/W,主要一線廠家開始減少低于0.7元/W的發貨,TOPCon組件現貨開始小量簽訂價格在0.68-0.72元/W不等的新單。
“分布式項目均價暫時小幅調整,尚無法調整綜合均價,但預計隨著8月新單逐漸落定交付,價格有機會抬升0.01元/W。”InfoLink稱,集中項目價格暫時持穩不動。
據界面新聞了解,當前硅產業鏈供過于求的矛盾,仍未得到實質性解決。光伏行業想要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繼續破局。
在上述會上,嚴大洲對于多晶硅產業的未來給出了相關建議。
對于政府管理部門,嚴大洲建議階段性控制前端工業硅、多晶硅新增產能。晶硅光伏產業是高增長的產業,本應健康良性發展,出現全產業鏈虧損的根本原因是前端產能無序擴張,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內卷,造成行業劇烈波動和資源的巨大浪費。
其還建議營造良性競爭環境。其中包括規范生產要素市場、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整治招商只承諾不兌現行為,以及打通國內市場大循環堵點。
在企業建議方面,嚴大洲強調,強化企業自律,杜絕過分超前、非理性的投資,減少企業和社會損失。把握發展節奏,調節現有產能開工率及新建產能投產時間等,優化產業布局,保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調整適應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
同時,他建議企業積極利用風險管理工具,有效對沖市場波動風險。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成熟的產物,期貨市場可為實體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平抑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對企業經營造成的干擾。
當前國內反內卷情緒依舊高漲,且政策不斷。
7月2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其中,在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方面,修正草案完善低價傾銷的認定標準,規范市場價格秩序,治理“內卷式”競爭;完善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歧視等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