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業最前線 孟祥娜
編輯 | 胡芳潔
康華生物迎來了新主人。
7月20日晚,康華生物公告稱,控股股東、實控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動人擬轉讓部分股權及表決權。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將由王振滔變更為上海萬可欣生物。
康華生物曾是生物疫苗領域的明星企業:2014年,其凍干人用狂犬疫苗(人二倍體細胞)上市,成為首個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金標準”的國產產品。康華生物于2020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后,市值一度飆升至500億元。
而王振滔不僅是康華生物的掌舵人,更是“中國男鞋第一股”奧康國際的創始人。上世紀90年代,奧康以“穿奧康,走四方”的廣告詞風靡全國,2012年成功登陸上交所,讓王振滔贏得“溫州鞋王”的稱號。
時移世易,如今奧康國際已連續三年虧損,康華生物的歸母凈利潤也連續三年下滑,市值僅剩不到90億元。
王振滔出售康華生物控股權是否與業績下滑有關?隨著掌舵者更替,這家曾站在疫苗行業高光處、如今卻深陷業績困局的企業,未來的航向又將指向何方?
01 康華生物易主,創始人王振滔獲益約9.6億元
7月20日晚,康華生物公告稱,控股股東、實控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向上海萬可欣生物轉讓21.91%股權,及王振滔剩余8.08%股份的表決權,股權交易總價18.5億元。交易完成后,上海萬可欣將持有康華生物29.99%表決權。
這意味著,這家由王振滔2004年創辦的企業將易主,公司控股股東將由王振滔變更為上海萬可欣生物。
從交易金額來看,王振滔個人直接獲得約2.28億元,奧康集團(王振滔持股69.2271%)獲得10.6億元,康悅齊明獲得5.63億元。依此推算,王振滔通過直接持股及間接控股奧康集團,可從此次交易中對應獲益約9.6億元。

圖 / 公司公告
交易雙方還簽訂了對賭協議。奧康集團及王振滔承諾,2025年、2026年,康華生物經審計的扣非后凈利潤合計不低于7.28億元,且研發費用合計不低于2.6億元。
若業績承諾未達標,王振滔及奧康集團需以現金形式向收購方進行補償,補償金額按“7.28億元減去承諾期內康華生物實際實現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總額”計算。
要知道,2024年,康華生物扣非凈利潤4.57億元,同比下滑15.7%。這一業績承諾,對于正處業績下滑周期的康華生物而言,壓力不小。
盡管業績承壓,康華生物在國內疫苗行業仍占據獨特地位。其核心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疫苗作為首個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金標準”的國產產品,至今仍是國內狂犬疫苗市場的重要供給力量。
自2020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以來,康華生物保持每年現金分紅,近五年(2020年上市至2024年)累計分紅金額達6.86億元。王振滔作為實控人僅通過分紅便已斬獲上億元回報。
盡管股權轉讓后,王振滔仍持有公司8.08%股份,但控股權的變更已成為定局。那么,作為創始人的他,為何選擇在此時出讓這一核心權益?
02 業績滑坡單苗難支,員工數縮減董事長卻漲薪
從企業經營業績層面來看,康華生物近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近五年,公司陷入了營收增長乏力、凈利潤持續下滑的經營困境。2020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雖逐年增長,但增速呈下滑趨勢。2024年,公司營收直接出現下滑,同比下降9.23%至14.32億元。
公司歸母凈利潤于2021年觸及8.3億元峰值,隨后三年連續下滑。尤其是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3.99億元,較2021年已腰斬。

圖 / Wind
這一經營頹勢在2025年仍未止住。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3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6%;歸母凈利潤僅2071萬元,同比銳減86%。
業績持續承壓的背后,是公司業務布局的深度單一化。
康華生物目前已上市的兩款自主研發產品中,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作為國內首個該類型上市疫苗,長期貢獻超90%的營收;另一款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則因原液生產車間處于生產許可補充申請階段,尚未復產,未能形成有效業績支撐。
核心產品狂犬病疫苗的市場表現直接決定了公司業績走向。
該狂犬病疫苗采用人二倍體細胞工藝,雖在安全性上積累了一定口碑,但較高的生產成本使其定價顯著高于競品:全程接種費用達1500-2500元,而競爭對手的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定價僅200-500元,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在此情況下,Vero細胞疫苗目前占據國內市場主要份額,成為多數人的接種選擇。
市場競爭的壓力已直接體現在銷量上:2024年,康華生物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批簽發數量為389.76萬支,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3.83%,進一步加劇了業績下滑態勢。
面對業績下滑的壓力,康華生物已通過縮減員工規??刂瞥杀?。2024年公司員工總數為620人,較2023年減少52人。
然而,與員工數量縮減形成反差的是,董事長王振滔的薪酬卻升至近五年峰值——2024年其薪酬達237.45萬元,較2023年增加68.9萬元。
王振滔自身的資金壓力,或許是推動其做出系列決策的關鍵因素之一。公開信息顯示,他對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均進行了高比例質押,資金緊張的信號顯著。
截至今年7月3日,王振滔直接持有的康華生物股份中89.20%已被質押;其控制的奧康集團所持康華生物股份,質押比例也達71.91%。
與此同時,作為奧康國際的實控人,王振滔及一致行動人奧康投資持有的奧康國際股份,截至今年7月29日的質押比例高達87.12%。股權被高比例質押,從側面凸顯了王振滔對資金的迫切需求。
奧康國際是中國領先的鞋履企業,創立于1988年,2012年在上交所上市,旗下擁有奧康、康龍等自有品牌及萬利威德、斯凱奇等國際合作品牌,覆蓋中高端男士皮鞋、大眾休閑及運動市場。但近年奧康國際經營陷入困境,已連續三年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王振滔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原因是2021年-2022年,他通過第三方把奧康國際的2.62億元轉到自己控制的店鋪,直到2024年3月才還回本息;2021年-2023年4月,又讓經銷商把9.678億元貨款打到自己控制的賬戶,導致回款延遲,這一行為在2023年4月才停止。


圖 / 奧康集團公告
在業績頹勢難止、核心產品承壓、管理層深陷資金困局的多重壓力下,康華生物的發展之路已然步履維艱。
03 上海國資接手康華生物,能否重塑信心?
上海國資的接手,無疑給困境中的康華生物帶來了新的曙光與可能性。
此次交易的收購方萬可欣生物,其股權架構深度綁定上海國資體系。這家全稱為上海萬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主體,于2025年7月8日剛完成注冊,由上海上實生物醫藥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實際操盤運營。
從持股結構看,上海生物醫藥并購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以80.21%的持股比例成為絕對主導,上海市國資委旗下的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79%,執行運營方上海上實生物醫藥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占0.001%份額。

圖 / 公司公告
作為萬可欣生物的核心股東,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的分量尤為關鍵。
該并購基金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于2024年底正式設立,總目標管理規模500億元人民幣,由上實集團牽頭發起,聯合上海醫藥、東富龍、君實生物、鎂信健康等多家企業及金融機構共同參與。
其核心目標是支持生物醫藥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加速產業鏈整合?;鸸芾砣擞缮蠈嵸Y本擔任,投資范圍覆蓋創新藥、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多個領域。
其設立本身就是對《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快速響應。該方案明確提出設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并購基金,旨在通過資本力量推動上市公司產業鏈整合與產業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對康華生物的收購并非孤例。在此次交易完成5天后,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再斥資13.26億元收購微創醫療16.2%股份,短短一周內兩次出手,劍指業績承壓的康華生物以及資金鏈承壓的微創醫療,顯現出上海國資在生物醫藥領域“精準救援+產業布局”的雙重意圖。
對康華生物來說,國資力量的介入遠不止資金層面的支持。
一方面,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背后的產業資源將形成深度協同。后續,并購基金將全面支持康華生物依托成熟產品及管線,整合滬蓉兩地產業優勢,加速構建疫苗產業生態圈。
另一方面,依托上海作為生物醫藥創新高地的研發集群優勢,康華生物可快速對接頂尖科研機構與臨床資源,為產品迭代與管線拓展提供持續動能。
更關鍵的是,國資背景帶來的治理重構預期,或將改善企業此前的管理困境。以上實系團隊為核心的專業管理力量介入后,有望建立更規范的決策機制與風險防控體系,緩解市場對其內部治理的擔憂,重塑投資者信心。
未來,康華生物發展如何,「創業最前線」將長期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