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爾法工場
01 從“隔空大戰”到握手言和
醫美巨頭錦波生物與線上平臺渠道的博弈,一年之內上演了大反轉。
7月18日,錦波生物(832982.BSE)與美團醫藥健康(3690.HK)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聚焦品項研發、市場推廣、渠道拓展等方面展開合作,錦波生物旗艦店也將同步登陸美團平臺。
然而,回溯十個月前,去年9月錦波生物還曾發布聲明公開“炮轟”美團,質疑其低價的正當性。

圖源:錦波生物官網
該聲明稱,錦波生物核心產品薇旖美(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被納入美團“百億補貼”促銷活動,但部分參與活動的商家所售薇旖美未獲得錦波生物授權認證,也非從其授權渠道購入。
當時,薇旖美市場指導價約為6000元/瓶,而在美團“百億補貼”界面上,價格低至1339元/瓶。
更早之前,去年4月錦波生物隔空喊話新氧(SY.US),指出“北京新氧可見有限公司在各大網絡平臺,違規低價宣傳我司生產的薇旖美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擾亂市場價格”。
短短一年間,錦波生物從與平臺“對戰”的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的和氣生財。這一態度轉變背后,折射出這家“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對市場控制權的深層焦慮。
02 走到邊界
前述爭議不斷的“風暴眼”薇旖美,是錦波生物的明星產品。
錦波生物是一家專注于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與抗HPV生物蛋白兩大核心技術的企業。薇旖美于2021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復的國內首張三類注冊證,是全球首個可用于注射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產品。
自上市以來,薇旖美為公司貢獻了超過90%的營收。這本該是其穩健發展的底氣,但現實中的焦慮,卻接踵而至。
首先,是薇旖美的價格混亂問題。
薇旖美自2021年9月上市以來,累計銷售200萬支,為錦波生物貢獻20億元,毛利率高達92%以上。
但與之相伴的,是其后持續下行的價格趨勢和混亂的價格體系。
2021年上市時,薇旖美在終端價格為16800元/支。8個月后,2022年中已降至10800元/支。到了2024年-2025年,在官方指導價6000元的情況下,部分醫美機構將售價打到了1399元/支,甚至大批量出現了跌破千元的薇旖美,來源是“官方廠家給醫院活動出的樣針”。

圖源:微信朋友圈
也就是說,市場上從幾百元到近萬元不等的薇旖美,令消費者無所適從。
去年錦波生物針對美團、新氧等平臺發布的聲明,正是對這種亂價現象的抗議。但終端機構定價混亂和持續破價,還是愈演愈烈。
薇旖美的“亂價”之外,另一重壓力,則來自錦波生物獨占賽道的護城河即將失守。
過去四年,錦波生物憑借國內僅有的3張注射用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三類證,在醫美賽道獨享紅利。
這一矚目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創始人楊霞。
通常來看,創始人的個人背景,是醫美所在的生物醫藥類投資項目的關鍵決策因素之一。不過,創業前楊霞的學術經歷,并非是這類機構所偏好的“背景光鮮”。
1997年,楊霞從山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留校任教。2008年,楊霞出資20萬元與另一創始人任先煒,合計50萬出資創立錦波生物的前身、太原錦波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說,初創期既無行業大牛站臺,也無外部資本青睞。
不過,其后錦波生物的發展,可以說超越奇跡、甚至有如神跡。
2008年至2016年的8年間,楊霞以大學教師的身份,“兼職”負責公司技術研發方向的選擇與執行指導工作。而在2011年這一年,楊霞個人以貨幣出資420萬元,任先煒出資630萬元,實繳1100萬元進行了一輪增資。7個月后,楊霞又出資649萬元收購了任先煒的股權。
其后,直到2014年12月新三板掛牌前夕,北京華醫濟世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1000萬元入股A輪,占比10%,投后估值僅1億元。
錦波生物發展速度也隨之突飛猛進:2018年解析出Ⅲ型膠原蛋白核心功能區,在國際上首次完成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原子結構復刻;2019年建成全球首條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生產線;2021年6月薇旖美獲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成為中國首個獲批的注射級重組膠原蛋白產品。
這或許離不開從地方政府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據媒體報道,在推動“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項目過程中,時任山西省長藍佛安專題聽取匯報,時任副省長吳偉多次帶隊赴京與國家藥監局進行省部對接。
在薇旖美獲證前夕,國家藥監局時任局長焦紅,也分別在2020年9月和2021年6月兩次帶隊調研錦波生物。
從研發至拿到珍貴的“膠原蛋白第一證”,錦波生物僅用三年,遠短于該類證件五年起步的常規周期。
對比來看,為了這一資質,同賽道的巨子生物和創健醫療,雖然技術背景實力雄厚,也花費了更多的時間與資金,但至今未能如愿。
巨子生物(02367.HK)創始人之一范代娣教授,是西北大學副校長、博導,麻省理工訪問學者。早在2014年,范代娣即主持“十二五”“863”計劃課題,后又帶領團隊實現重組膠原蛋白產業化。2022年巨子生物港股上市時,即預計2024年一季度可獲得兩張三類重組膠原蛋白醫療器械注冊證。但至今結果未明。
而創健醫療的錢氏家族,早年以59億港幣出售創生骨科后,大筆投入重組膠原蛋白賽道,還獲得資生堂、LV等合計4億元投資,并有四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專家背書。但創健醫療啟動III類重組膠原蛋白研發注冊工作多年,依然“靜待花開”。
不過,錦波生物的獨占優勢正遭遇沖擊。
2025年開始,行業內多款曾經稀缺的“三類證”有了新動向。
隨著各類新品PLLA(聚乳酸)微球、羥基磷灰石微球等刺激膠原再生醫美填充劑獲批,其他賽道的廠商也在不斷提速,加快產品獲批進度。
巨子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凍干纖維,于6月13日轉入CDE醫療器械聯合審評;創健醫療重組III型膠原蛋白植入劑于7月30日轉入CDE審評;肽源(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射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粉,也在4月通過醫療器械注冊質量管理體系。
按照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流程,2025年下半年,這三家對手之中,或有2張-3張新的重組膠原蛋白三類證獲批。
參考透明質酸鈉、童顏針等醫美產品的發展路徑,未來預計會有數十家合成生物廠商加入膠原蛋白賽道,整個行業或將進入井噴期。
屆時,錦波生物堅守四年的“資質護城河”,或將出現裂隙。
03 “止血”突圍
為化解核心單品價格失控與證件壁壘松動的危機,錦波生物正從“雙線”尋求突圍。
與美團的深度綁定,以及同養生堂的資本聯姻,正是其關鍵落子。
與美團的合作,意在為核心大單品薇旖美"止血",鞏固渠道基本盤。
薇旖美上市至今,一直采用直銷模式,在增速放緩后,錦波生物急需改變策略和市場渠道。
此次合作,錦波生物將依托美團醫美覆蓋的1.4萬家醫美機構以及私域營銷工具,從之前服務高端客戶主動向下覆蓋更廣闊的中產階級,提高薇旖美的受眾覆蓋度,強化終端用戶和薇旖美間的品牌聯系。
更重要的是,在競品三類證即將獲批的背景下,錦波生物或意在提前卡位,對渠道、機構間的利潤鏈條進行再分配,為后續競爭搶占先機。
但這一合作,也存在明顯局限性。
比如,其僅能覆蓋美團生態內的渠道,大量線下非合作機構的竄貨行為,依舊難以管控。并且,即便在美團平臺內,眾多商家的價格仍在1500元至6000元價位混戰,醫美產品價格體系的徹底規范并非易事。

圖源:美團APP
業內人士透露,醫美機構為搶奪客源,可以跨大區操作,比如上海的機構可以搶北京的客戶,只要價格差距能夠覆蓋消費者的旅行費用。
目前,錦波生物供給機構薇旖美的價格在1000元/支,機構選擇以何種價格在終端銷售,錦波難以干涉,僅有建議權。
除了渠道補位,引入養生堂戰略資本,則為錦波生物重構壁壘生態,帶來了可能性。
6月25日,農夫山泉(09633.HK)和萬泰生物(603392.SH)實控人鐘睒睒,通過實控的杭州久視,出資14億元以每股243.84元的價格,受讓錦波生物實控人楊霞575萬股(總股本5%)。
在同步實施的定增中,鐘睒睒實控的養生堂,以每股278.72元價格認購718萬股,注資20億元。
通過杭州久視和養生堂,鐘睒睒合計持有10.58%股份,躍居錦波生物第二大股東。
養生堂的加入,能為錦波生物帶來多方面助力。
渠道方面,養生堂通過農夫山泉擁有超過200萬個零售終端,以及超過8000家化妝品網點,并在妍麗等高端美妝集合店有布局,可快速承接錦波生物重組膠原蛋白二類械與妝品,實現雙方渠道和產品的結合布局。
研發方面,養生堂天然藥物研究所的研發體系涵蓋CDMO等業務,有望助力錦波生物開發如全長三螺旋重組人膠原蛋白、長效型膠原蛋白制劑等差異化新品,從而避開正面價格戰。
而鐘睒睒34億重磅押注錦波生物,除了業務協同,背后或有更多考量。
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流動性,相對滬深兩市欠佳。從財務等指標來看,錦波生物已具備轉板到創業板或科創板的潛力。
一旦轉板成功,市值385億的錦波生物,屆時也將對標醫美茅愛美客(300896.SZ),沖擊其巔峰其市值1700億并非不可能。“首富”的算盤,當是在此。
只是,當膠原蛋白注冊證稀缺性消失后,錦波生物能否從"資質依賴"轉向產品與渠道硬實力兼具?引入外部合作方與跨界資本入局,能否滿足市場對其未來溢價空間的期待?
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錦波生物,能否從順風順水的科研團隊,真正蛻變成為具備產品迭代、渠道掌控、資本運作能力的成熟企業。
來源: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