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在A股上市的品牌管理公司若羽臣日前發布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發行H股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其稱此舉是為“進一步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提升國際化品牌形象,增強境外融資能力”。
據公告,若羽臣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的相關工作進行商討,相關細節尚未確定。
如果該計劃能順利進行,若羽臣或將成為首個實現“A+H”股架構的代運營公司。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界面新聞,A股上市公司布局H股,能帶來的優勢首先是優化股東結構。“A股投資者以境內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為主,而H股投資者以國際機構的投資者為主。H股能為企業引進更多國際機構股東,實現股東結構多元化,進而有利于減少短期情緒波動對股價和市值穩定性的威脅。”
2025年以來,若羽臣股價一度達到64.68元/股的高點,總市值突破140億元。但近期有所回落,截至8月7日上午十點半,若羽臣股價為53.79元/股,換手率6.31%,總市值達到117.62億元,滾動市盈率為107.23倍,遠高于深證A股平均市盈率的27.54倍。可對比參考的是,在港股上市的代運營龍頭寶尊電商的股價為7.31港元/股,換手率0.00%,總市值為12.8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1.76億元),市盈率虧損。

張毅表示,不同資本市場對行業和企業的估值邏輯有差異,H股以國際資本為主,企業套利機制相對比較公平,長期下來有助于企業獲得更貼近全球市場的公允定價。
若羽臣也向界面新聞提到,近年來港股流動性提升,市場活躍度高,有利于上市后的股票交易和合理估值。
張毅也認為,從融資和業務的角度來看,H股作為全球重要的離岸資本市場,對于企業對接國際資本、實現全球化的業務擴張、供應鏈建設,以及減少匯率變動帶來的成本風險等,都很有幫助。企業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國際影響力,強化海外客戶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這也是若羽臣謀劃H股上市的一大核心目的。若羽臣對界面新聞稱,H股上市“是公司全球化戰略的關鍵落子”,公司通過政策紅利、國際資本整合、資本運作靈活性等多重優勢的疊加,可以更好地拓寬國際視野、對接和整合全球資源,在品牌出海、供應鏈全球化等方面建立長期競爭力。
現階段,若羽臣的業務范圍和影響力主要在國內。
若羽臣從2011年創立以來依靠電商代運營業務起家,2020年做到深交所上市。電商代運營目前仍是若羽臣的第一大業務板塊,但近幾年該公司也開始涉足品牌運營的更多環節,包括以總代理、買斷經營權、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開展品牌管理業務,以及孵化自有品牌。其自有品牌中,已有兩大品牌初具規模,分別是家清品牌綻家和保健品品牌斐萃。
若羽臣的品牌管理和自有品牌這兩個新業務板是該公司近年來的主要增長引擎。2024年,若羽臣營收同比增長29%至17.66億元,凈利潤增長95%,首次突破1億元。其中,電商代運營、品牌管理、自有品牌三類業務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43%、28%、27%。
若羽臣熟悉的消費品領域包括母嬰、食品、醫療保健、美妝個護等,如拜耳康王、艾惟諾、佳貝艾特、DHC等品牌都是其合作伙伴。若羽臣向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將持續在全球市場挖掘大健康、個護行業的優質產業資源。
總體上來看,目前若羽臣更多是幫外資品牌進入中國。但該公司也有推動品牌走出去的追求。
若羽臣向界面新聞透露,若羽臣的出海計劃會先以自有品牌綻家為主,優先考慮東南亞市場。綻家依靠香氛支撐起品牌的高端定位,主打產品包括洗衣液、地板清潔劑等。
若羽臣援引Statista數據指出,東南亞清潔用品市場中,洗衣用品和家清用品是占比最大的兩個細分品類。“且東南亞市場對香氛的需求更高,但目前市場還是以傳統產品為主,綻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若羽臣對界面新聞表示。
張毅向界面新聞分析稱,全球化市場對于如今發力做自有品牌的若羽臣來說是不二之選。他認為,不論是家清還是保健品市場,國內的同質化競爭嚴重,未來的利潤空間會受擠壓。而這兩類產品在其他市場的家庭里也是普遍需求,因此若羽臣可以利用其跨境電商的經驗將品牌推向海外。
張毅認為,若羽臣全球化戰略的想象空間還能更進一步,包括將其業務模式做全球化復制,以及對全球的供應鏈、技術、人才等資源做整合,開發出符合全球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但總體來講,現在還是在起步階段,有一定的想象空間,最終還是要用時間去證明。”張毅說。
值得提到的是,近期資本市場的政策變革也為A+H股公司提供了利好。就在若羽臣發布公告的前兩日,港交所IPO新規于8月4日正式落地生效,其中特別放寬了A+H股公司的上市條件,包括降低公眾持股比例、加快備案審核等。
若羽臣也向界面新聞表示,良好的政策環境是若羽臣選擇在此時籌劃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但其中也并非全無風險。
張毅告訴界面新聞,由于國際資本市場對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的要求更嚴格,所遵守的國際會計準則也比較復雜,因此A+H股架構的合規成本更高。“公司需要滿足兩地的監管,也要配備兩套合規團隊,會帶來一定的運營壓力。”
此外,H股的流動性相較于A股較弱,可能帶來估值差異的問題。且H股涉及外匯兌換,匯率波動也會影響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和實際收益。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A股投資者也可能擔憂資金分流。“需要公司在信息披露、保障方案上給予投資者更多安全感。”張毅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