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趙陽戈
一則未見于公告欄、僅現身官網的戰略合作消息,點燃了市場熱情,也引發了股價的過山車行情。
翰宇藥業(300199.SZ)攜手加密貨幣交易所KuCoin,試圖以創新藥研發未來收益權為錨,開啟中國內地RWA代幣化的嘗試。這場看似前沿的“金融實驗”,是否為上市公司開辟新的融資渠道,進而緩解流動性壓力,市場正在思考。
一則官網消息帶來20CM漲停
翰宇藥業官方網站8月4日悄然發布的一則消息——《翰宇藥業與KuCoin達成戰略合作,共探中國創新藥RWA項目先河》,該消息披露,公司與全球知名數字資產平臺KuCoin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計劃在香港共同探索推進中國內地首個以“創新藥研發未來收益權”為底層資產的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試點項目。
“創新藥”、“首個”、“代幣化”,——這些充滿想象力的關鍵詞瞬間點燃市場情緒。消息當日(8月4日),翰宇藥業股價強勢封住20CM漲停。次日盤中繼續沖高逾13%,最終收漲5.63%。而后,前期涌入的短線資金在8月6日集中兌現,導致當日股價下挫8.91%。8月7日、8日翰宇藥業股價穩住了身形,漲幅分別為-0.94%、2.42%。

對于本次合作,翰宇藥業并未發布正式公告。界面新聞就此致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此次僅為戰略合作意向簽署,尚未達到信息披露標準。”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合作,在保障數據安全和法律合規的前提下,打通一條‘科技-醫藥-金融’融合的創新通路,推動研發資產的價值前置化釋放,并激發全球資本對中國原創新藥的關注與參與”,翰宇藥業方面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KuCoin成立于2017年,是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平臺之一,在RWA全流程發行方面具備技術儲備,涵蓋資產確權、收益數據化、資產上鏈、交易安全、機構級托管、鏈上收益分配、流動性提供及交易平臺支持等環節,并承諾將獲取香港監管所需許可。
那么,什么是RWA呢?
RWA(Real World Asset,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本質上是將現實世界的實物或金融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標記,利用智能合約實現收益分配和通證流轉。其核心價值在于將傳統上難以分割交易的大型資產(如房地產、藝術品、知識產權等)進行數字化分割,顯著提升資產流動性并降低投資門檻。
據RWA.XYZ網站數據,截至2025年8月9日,鏈上RWA資產規模已突破257億美元,擁有超34萬名資產持有者和260位發行方。有市場人士預計,到2030年,RWA市場規模可能飆升至5萬億至16萬億美元,徹底改變數據資產交易和價值創造模式。
“RWA就是將鏈上代幣的價值和“真實”資產的價值掛鉤,其與穩定幣的區別在于穩定幣掛鉤的是現實世界中的法幣,對應是鏈上交易媒介,而RWA掛鉤現實世界的各類有價物,對應鏈上的‘投資標的’”,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未來RWA提供直接融資渠道,為企業設備、藝術品、知識產權等非標上鏈提供融資渠道還有巨大想象空間。”
界面新聞也了解到,RWA項目可以根據底層資產的實際運營情況實時分配收益,這種動態收益機制使得投資者能夠更直接地享受到底層資產運營帶來的收益增長,而無需像傳統ABS那樣等待固定的付息日。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A股市場對RWA的探索不止翰宇藥業一例:
7月20日,金科環境(688466.SH)與坤亨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坤亨國際”)簽署關于RWA發行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基于金科環境的新水島?產品發行RWA業務。
2024年12月,協鑫能科(002015.SZ)與螞蟻數科合作完成國內首單光伏實體資產RWA,融資金額超2億元人民幣,底層資產為位于湖北、湖南兩省的82MW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25年收益。此后,2025年6月12日,在SNEC上海光伏展覽會上,螞蟻數科與協鑫能科共同宣布成立新公司——螞蟻鑫能。
2024年8月,朗新集團(300682.SZ)與螞蟻數科合作在香港完成國內首單基于新能源實體資產RWA項目,金額約1億元人民幣。據悉該合作的錨定資產為朗新集團旗下新電途平臺所運營的9000部充電樁。
然而,新興事物必然伴隨風險。有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指出,RWA當前面臨的主要風險在于:
- 政策合規性: 目前主要發行地限于香港等特定區域,監管框架仍在發展。
- 技術安全性: 存在不同區塊鏈平臺間的兼容性問題,需依賴“跨鏈橋”技術解決。
- 底層資產權屬風險: RWA價值高度依賴現實世界資產的權屬清晰與價值穩定,這是資產上鏈的核心門檻。“資產不能重復上鏈,未來需要通過技術手段確權和驗證。”該人士強調。
連虧3年,資產負債率78%
翰宇藥業基本面壓力不容忽視,公司已連續三年虧損(2022年虧3.71億、2023年虧5.14億、2024年虧1.74億),扣非后凈利潤更是連續七年為負。
2024年年報中,公司坦言面臨集采沖擊、研發不確定性、產品質量風險及技術泄密風險等多重挑戰。
好在2025年上半年,有了一些喜色。公司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同比扭虧,預計盈利1.42億至1.62億元,同比增長1470.82%至1663.89%;扣非凈利潤預計1.22億至1.42億元,同比增長304.27%至337.76%。翰宇藥業表示,盈利主要源于國際業務收入增長,特別是其利拉魯肽注射液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并實現銷售,原料藥出口放量以及成本控制。
翰宇藥業資產負債率逐步走高,從2021年的58.81%到2024年末達到80.15%,2025年一季度末略降至78.07%。界面新聞記者致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稱負債率高企涉及多方面因素,如融資用于廠房建設等,并強調“(負債率)已經開始往下降”。
流動性指標同樣承壓:公司貨幣資金從2023年的3.44億元銳減至2024年的9486.51萬元,2025年一季度末進一步降至5844.15萬元。同時,短期借款從2022年的3.16億元增至2024年的6.39億元(2025年一季度末為6.35億元),長期借款在2024年末亦有5.63億元(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3.45億元)。
“這個可以理解為多一個募資的渠道”,前述翰宇藥業人士表示,與KuCoin的合作是首次嘗試,看重后者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成功案例。但其也坦言,以“創新藥研發未來收益權”這類無形資產作為底層資產的RWA尚未檢索到有成熟先例可循,“難度就在于無形資產的價值的把控,如何估值,如何拆分,都需要探討”。
翰宇藥業在2020年和2023年策劃的非公開發行均告“停止實施”,新的融資渠道的探索,能否讓翰宇藥業面臨的流動性壓力一絲緩解,還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