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馬越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一只叫做“Bowie”的博美小狗眼睛盯住飯盆里的奶一口氣喝光,它住在加拿大的主人以小狗語氣的社交賬號中寫道,“第一次喝ZEAL的寵物奶,好美味,還要再來點。”
“ZEAL”是中國企業中寵股份的品牌,在過去幾年,中國寵物巨頭們悄悄加速出海,出現在歐美寵物商店的貨架以及他們曬出的寵物短視頻里。除了ZEAL之外,WANPY品牌的貓糧在海外社交平臺Instagram上也有不少寵物主推薦。
事實上,中寵股份的營收主力區域也已經轉移到海外,它的境外收入占比能達到6成左右。界面新聞在中寵股份最新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中看到,它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4.32億元,同比增長24.32%;凈利潤為2.03億元,同比增長42.56%;其中,境外業務占比68.45%。
中寵股份旗下的寵物品牌包括“WANPY(頑皮)”、“TOPTREES(領先)”、“ZEAL(真致)”、 “GREAT JACK'S” 等,產品涵蓋寵物貓和狗的干糧、濕糧、零食、凍干等。
目前,中美關稅仍然處于懸而未決的狀態。

8月12日,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方承諾繼續調整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關稅。
在此期間,中寵股份也加速了在北美的工廠布局。
界面新聞近日獲悉,中寵股份的墨西哥工廠近期已經正式建成,投資近1億元,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產品覆蓋寵物零食等品類。這也是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第一個在墨西哥布局的企業。
此外,中寵股份位于美國的第一工廠已完成技術改造,美國第二工廠計劃2026年投產;而它在加拿大第二條產線也將于2025年下半年建成,本土產能成為其規避關稅的重要手段。
而在今年5月的一份投資者關系記錄中,界面新聞看到中寵股份回應關稅問題時表示,在本輪關稅加征之前,公司銷往北美市場的產品主要就是由美國工廠、加拿大工廠和柬埔寨工廠承接,國內產能則專注于服務歐洲、東南亞、國內等市場需求。目前,中寵股份在全球范圍內有23間生產基地,其中海外有9間。除了在國內設有大型生產基地外,它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新西蘭、柬埔寨等地區均設有工廠。
因此在關稅摩擦加劇的背景下,中寵股份的今年上半年境外業務仍實現了17.61%的增長。
但這家公司也預感到了未來的危機。
界面新聞從它最新財報中的表述中看,中寵股份已經顯得沒有那么樂觀。“美國對中國以及全球眾多貿易順差國大規模加征關稅。這一行為極有可能致使公司直接出口美國業務的銷售收入下滑,盈利水平降低,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中寵股份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
“寵物企業特別是頭部品牌在海外建廠日益普遍,其核心目的是規避貿易風險以及實現供應鏈本土化,類似中寵股份、天元寵物等都在推進建廠的布局。”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對界面新聞分析稱,“一般來講,他們會選擇發達國家,更靠近消費市場,或東南亞有勞動力優勢的國家或地區。”
譬如除了中寵股份外,另一家寵物食品企業乖寶寵物也在泰國布局了生產研發中心;佩蒂股份在新西蘭也投資建設了寵物主糧工廠;主做寵物用品的天元寵物則在柬埔寨布局生產基地。一批中國寵物企業正在通過全球化產能布局,逐步從“代工出海”到“品牌出海”轉型。
在海外建廠不只是為了規避關稅風險,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更接近成熟而廣闊的寵物消費市場。相較于國內,海外的寵物產業發展更早、市場滲透率也更高,因此很多寵物企業選擇將海外作為業務布局的重點。
此外,一個趨勢是,中國寵物企業并不會貿然選擇以“新來的中國品牌”身份闖入海外的貨架,而是更多以隱藏身份逐漸滲透。一位寵物食品行業從業者對界面新聞稱,有些小型的中國寵物品牌在海外不會特意讓消費者知道它來自中國。
而海外消費者在對待寵物吃什么的問題上,其實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不過年輕人相對會做出一些新的嘗試。
英敏特中國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彭袁君在采訪中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歐美的寵物市場市場還是以雀巢、瑪氏等跨國大品牌為主,但這幾年自有品牌也呈現出了顯著的增長趨勢。”
彭袁君對界面新聞稱,根據調研顯示,在品牌忠誠方面,品牌對65%的美國消費寵物食品消費者來說很重要,約50%左右的消費者會持續選擇同一個產品,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寵物主擔心換產品導致一些寵物反應與安全問題。70%的美國寵物食品消費者會在購買前做功課,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美國老年寵物食品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特別高,18-34歲的年輕美國消費者雖然也很看重品牌知名度,但對換品牌的接受度也很高。
在英國,45歲以上的寵物食品消費者有著很高的品牌忠誠度,而年輕的消費者則可能會因為更優惠的折扣、更大的產品規格或其他的產品附加值(如天然成分、可持續性、健康益處等)被產品吸引,相對品牌忠誠度較低。
于是除了做代工之外,中國寵物企業切入海外市場的一個路徑,是收購當地成熟的品牌,以便控制海外的生產線和渠道。
比如乖寶寵物收購美國中端寵物零食品牌Waggin’ Train;佩蒂股份也收購了新西蘭BOP集團及其子公司Alpine,并將高端寵物食品品牌ITI納入麾下。
中寵股份的做法也不例外。
這家公司曾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將加拿大寵物零食品牌GREAT JACK'S和新西蘭寵物食品品牌ZEAL(真致)收入囊中,而也借此機會獲得了它們在當地的工廠。
這也是中寵股份得以打入歐美市場的一個關鍵策略。這樣做的好處是,中寵股份可以借助海外本地品牌進行本土化生產,并進行渠道滲透。
譬如在2023年,中寵股份旗下的新西蘭ZEAL(真致)和GREAT JACK'S進入了加拿大156家寵物連鎖門店PetSmart。而PetSmart是北美寵物零售的頭部公司,在北美有近1700家零售店,產品以中高端寵物品牌為主。于是在加拿大,中寵股份旗下的這兩個品牌已經在渠道上覆蓋了專渠、寵物連鎖、大型商超、電商等,進駐Petsmart,Petvalu、Costco、亞馬遜等多個大型銷售渠道。
因此北美也是中寵股份的最大銷售市場,而當地的產能還在持續擴張。
從供應鏈布局上看,中寵股份早在2015年就投資2800萬美元在美國建設全美最大的寵物零食工廠,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也是第一個在海外發達國家建廠的中國寵物企業。2024年,這家公司完成了對美國第一工廠的改造和產能增加;也在2023年決定投資建設美國第二工廠,其產能遠高于目前正在運行的美國第一工廠,并計劃在2026年建成。
在加拿大除了收購品牌,中寵股份也進行了自建工廠的投資。2018 年,中寵股份投資了1600萬美元建成了加拿大最大的寵物零食工廠,目前其加拿大工廠產能擴建也在加速推進中,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將加拿大工廠第二條產線建設完畢,持續補充北美市場產能需求。
“在海外建廠需要考慮政策合規性,比如要符合當地外資準入、環保、認證等要求,也要評估自己的資金鏈實力,因為初期的投資一般不低,持續運營的投入需要健康的資金流。”林岳對界面新聞分析道,而他也認為,在管理方面需要解決跨國資源協同的難題,面對海外勞工政策和不同的文化差異,應留意用工環境的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