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uhf2o"></blockquote>

      <cite id="uhf2o"></cite>
    • <rt id="uhf2o"><label id="uhf2o"></label></rt>
      <output id="uhf2o"><big id="uhf2o"></big></output>
      <big id="uhf2o"><fieldset id="uhf2o"></fieldset></big>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亚洲人妻一区二区精品,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性一交一乱一伦,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正在閱讀:

      1900萬元存貨“消失”背后:ST景谷子公司身陷“查封風暴”,債務黑洞還有多少?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1900萬元存貨“消失”背后:ST景谷子公司身陷“查封風暴”,債務黑洞還有多少?

      ???????珠寶巨頭周大福的光芒未能照亮ST景谷的坎坷之路,反而陷入一場由收購引發的債務風暴中。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旗下重要子公司1900萬元存貨“不翼而飛”?

      繼資產在短短一周內三次被法院查封,ST景谷(600265.SH,景谷林業)兩年前收購的子公司唐縣匯銀木業有限公司(下稱“匯銀木業”)再次“暴雷”。

      8月13日,ST景谷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匯銀木業在年中庫存盤點時發現,約1900萬元存貨盤虧。 

      1900萬元的存貨去哪了?

      ST景谷表示,經初步核查,盤虧原因系原匯銀木業實控人之一王蘭存“繞開公司內控系統監控及正常業務審批流程,導致匯銀木業在盤點清查時出現庫存虧空”。

      ST景谷進一步核查發現,部分貨物很可能已被王蘭存變賣,且變賣所得款項均已轉入其指定的個人銀行賬戶。截至公告披露日,匯銀木業尚未收到王蘭存歸還上述存貨或其變賣所得款項。

      8月14日上午,界面新聞記者對此致電ST景谷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獨家回應稱,匯銀木業“丟失”的約1900萬存貨主要系人造板材,是上市公司在年中庫存盤點時發現的。針對子公司身陷民間借貸風波,“公司之前確實是不知情的,匯銀木業資產被查封后,公司收到相關法律文書后第一時間去披露這個事情”。

      據悉,經ST景谷財務部門初步核算,該事項將造成匯銀木業約1900萬元的存貨盤虧損失,如果按持股比例(51%)計算,歸屬于上市公司的損失約為969萬元,最終涉案金額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核實。

      “公司已經報案了,截至公告發布時還沒有立案,后續如果有實質進展,公司會跟蹤披露”,上述ST景谷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至于王蘭存本人是否承認涉嫌違法犯罪的事實,以及上述存貨損失是否會在即將披露的中報中計提,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不便回復,以后續公告內容為準。

      公開資料顯示,ST景谷總部位于云南普洱,主營業務包括人造板制造、林化產品制造(委托加工模式)和營林造林等業務。

      景谷林業的控股股東是有著珠寶行業背景的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周大福投資”),當前持股比例為55%,實控人為鄭家純。

      此次存貨“暴雷”的匯銀木業,系ST景谷旗下最為重要的子公司,兩年前通過溢價收購而來。

      天眼查APP顯示,匯銀木業位于河北保定,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高端刨花板和高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與營銷,系索菲亞(002572.SZ)、皮阿諾(002853.SZ)、 歐派家居(603833.SH)等家具類上市公司合作商。

      以2024年為例,匯銀木業全年實現營收3.89億元,同期ST景谷實現營收4.47億元,占比高達87%。正是因為去年人造板行業的低迷,導致匯銀木業虧損超過3200萬元,進而導致上市公司業績由盈轉虧。

      雖然目前關于1900萬元存貨的去向有待進一步調查,但界面新聞注意到,在此前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披露的匯銀木業前五大客戶中,包括了王蘭存曾經實控的公司——石家莊市歐美木業有限公司。另外,彼時的第二大客戶——天津盈格迪貿易有限公司,系匯銀木業總經理李炳堂兒子控制的公司。

      來源:公告

      存貨“暴雷”的同時,匯銀木業近期還陷入“查封風暴”。

      匯銀木業在最近短短一周之內三次被法院查封資產,多起民間借貸糾紛浮出水面,事件的矛頭同樣指向匯銀木業原實控人。

      據界面新聞梳理,匯銀木業的資產查封風波始于今年6月。

      2025年6月,因匯銀木業及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涉及民間借貸糾紛訴訟案件,申請人王三全等向法院申請進行財產保全。當地法院將匯銀木業的成品庫房及庫房內所有成品板材貨物查封,查封的資產賬面金額約5000萬元,同時,將匯銀木業的主要銀行賬戶進行了凍結,凍結賬戶資金約80萬元。

      隨著冰山一角被揭開,8月7日,ST景谷發布公告稱,匯銀木業位于河北唐縣工業園區的砂光線、鋸切線、翻板器、熱壓機各一套被法院查封,起因同樣是匯銀木業及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因民間借貸糾紛引發的財產保全,標的金額達1093.07萬元。

      前次查封令未解,8月11日又添新案。匯銀木業部分庫房內的木板及配件庫房零件被查封,申請人向法院請求對其名下價值719.86萬元財產進行保全,匯銀木業部分庫房內的木板及配件庫房零件被查封。

      8月13日,“查封風暴”再度升級。正定縣法院應申請人請求,裁定凍結匯銀木業400萬元銀行存款或查封等值財產。這次被查封的是企業核心生產設備——一套密度板砂光生產線,查封期限長達兩年(2025年8月12日至2027年8月11日止)。

      盡管被查封的財產暫由匯銀木業負責保管,法院允許其可用于正常生產經營,然而對于深陷債務危機的匯銀木業來說,“正常生產經營”已成奢望。

      ST景谷表示,本次匯銀木業的一套密度板砂光生產線被法院查封,將對匯銀木業正常生產及銷售造成不利影響。若最終判決匯銀木業承擔責任,相關資產可能存在被司法處置的風險,對其經營將造成不利影響。

      隨著查封事件不斷發酵,匯銀木業背后的債務黑洞逐漸顯現。

      截至目前,ST景谷控股的這家子公司涉及訴訟事項累計7項,涉案金額合計達7090萬元(訴訟本金,不包括相應利息),占ST景谷最近一期凈資產的74.55%。

      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ST景谷在公告中承認,根據公司初步自查,除上述涉訴借款外,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及匯銀木業尚有未償還的借款金額合計約3089.35萬元。

      一位長期關注ST景谷的投資者對界面新聞表示,“結合ST景谷一周內三次披露的公告看,后兩次新增查封的金額719.86萬元和400萬元,均不在之前披露的已查明3089.35萬元借款范圍內。也就是說,匯銀木業可能還存在其他潛在的民間借貸糾紛,隨時可能引爆新的訴訟,就像是無底洞一樣。”

      對此,上述ST景谷證券部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會進一步進行核查,以事實為準,若達到披露標準,公司會進行披露”。

      ST景谷公告中也表示,鑒于債務尚在核查中,同時部分債權人可能通過訴訟等途徑進一步主張權利,上述未償還的借款金額存在不斷增加的可能性。

      界面新聞注意到,匯銀木業身陷民間借貸風波,早在2024年年報披露時已有端倪。

      ST景谷在2024年年報的“或有事項”中提到,2025年4月22日,子公司匯銀木業收到法院傳票和起訴書,原告訴請匯銀木業、崔會軍、王蘭存向其償付于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借入的款項及利息人民幣1120.42萬元,并分別凍結崔會軍、王蘭存持有的匯銀木業股權數額152.88萬元。

      突如其來的借貸糾紛一度引發監管關注。在后續對上交所的問詢函回復中,ST景谷披露了更加細節的內容。

      ST景谷稱,根據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向公司出具的書面說明,原告張茂祥訴請的債務是原兩位實控人作為共同借款人,四次向其借入款項合計1100萬元,同時出具四份借條,后償還了200萬元。

      據悉,借入的資金打入了原兩位實控人指定的賬戶,由原兩位實控人自行安排使用。ST景谷強調,匯銀木業未收到上述款項,也不是原借條的借款人,原兩位實控人自認該債務屬于其二人的個人債務,與匯銀木業無關。

      蹊蹺的是,2022年7月,也就是ST景谷籌劃現金收購匯銀木業前夕,匯銀木業原兩位實控人又向對方重新出具了借條,“按民間借貸慣例,當面撕毀了原四份借條”,并在借款人中加入了匯銀木業。

      新的借條顯示,匯銀木業、崔會軍、王蘭存于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向出借人張茂祥借款共計1100萬元用于資金周轉。截至2022年7月1日,借款人尚欠本金900萬元,尚欠利息100萬元,自2022年7月1日起,上述借款本金按年息15%計息。

      正是這份新的借條,導致即將成為ST景谷子公司的匯銀木業被卷入。

      根據景谷林業的說法,上述借貸事項該事項是兩位原實控人共同決策并實施,并未留下書面決策或任何審批記錄,“在當初公司收購匯銀木業時,由于其二人遺忘,并未將該事項告知公司以及各中介機構,導致公司未在各項重組材料中對該事項進行披露”。

      界面新聞注意到,無論是在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還是律所和會計師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中,均未提及上述借貸事實。更為關鍵的是,在收購完成后的整合過程中,ST景谷是否真正掌握了匯銀木業的真實債務狀況,不由得令人產生疑問。

      眼下的問題是,另外六起民間借貸是否同樣發生在景谷林業收購之前?是否均屬于原實控人個人債務且與匯銀木業無關?上述ST景谷證券部負責人對界面新聞并未透露,只是表示“公司之前確實是不知情的”。

      在今年6月披露的問詢函回復中,ST景谷曾表示“公司與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就相關事項進行了核實,根據其書面回復,確認不存在其他的類似情況”。然而后續爆發的“查封風暴”卻一次次“打臉”。

      收購前,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分別持有匯銀木業45.292%股權。來源:公告

      如今“暴雷”的匯銀木業,系ST景谷通過高溢價收購而來,距今不到三年時間。

      時間回溯到2022年9月,景谷林業籌劃現金收購匯銀木業51%股權。彼時,主營業務羸弱且連年虧損的景谷林業將此視為戰略整合的重要一步。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分別持有匯銀木業45.292%股權。

      2023年1月,這筆交易以2.70億元的價格成交,景谷林業如愿拿下匯銀木業51%股權,增值率達83.70%。

      彼時交易設置了看似穩妥的業績承諾:崔會軍、王蘭存承諾匯銀木業2023年、2024年、2025年的凈利潤分別為4353萬元、5767萬元和6404萬元,三年凈利潤累計1.65億元。

      但現實很快擊碎承諾。

      2024年,匯銀木業虧損超3200萬元,導致ST景谷計提商譽減值8331.87萬元。當初交易形成的9195.22萬元商譽,一年時間減值超90%。

      2024年,匯銀木業虧損超3200萬元    圖:界面新聞編制

      對于業績轉虧,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人造板業務一方面受到供給端的產能大幅增加影響,另一方面受到銷售端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傳導周期的影響,人造板行業價格競爭愈發激烈,致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和銷售量均出現下降,毛利率大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應由崔會軍、王蘭存支付的1.42億元業績補償款,最終由ST景谷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以債權轉讓的方式“攬下”。

      根據中報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規模或首次破億。來源:同花順

      實際上,自2018年控股以來,周大福投資持續為景谷林業輸血。

      2022年9月,為收購匯銀木業,ST景谷擬向周大福投資申請借款不超過3.5億元。今年7月,ST景谷再發公告,擬向周大福投資借款2500萬元。

      截至2024年年末,ST景谷僅應付控股股東借款利息就達210.50萬元。盡管逾期,周大福投資并未催收。

      盡管周大福投資持續“補窟窿”,但珠寶巨頭的光芒始終未能照亮ST景谷的坎坷之路,上市公司難改持續虧損的命運。自2018年以來,ST景谷扣非凈利潤均為負值,且虧損連續擴大。根據中報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規模將首次破億,在1.05億元至1.30億元之間。

      如今面對子公司不斷“作妖”,ST景谷表示,公司已成立專項小組,全面核查相關借款的真實性、完整性,聘請了專門訴訟律師積極應訴,積極向相關責任人采取追償手段。

      對此,界面新聞將持續關注。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景谷林業

      • ST景谷河北子公司高管涉挪用資金致1900萬存貨盤虧
      • 午間漲跌停股分析:53只漲停股、6只跌停股,金融科技概念活躍,御銀股份3連板,京北方、翠微股份等漲停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1900萬元存貨“消失”背后:ST景谷子公司身陷“查封風暴”,債務黑洞還有多少?

      ???????珠寶巨頭周大福的光芒未能照亮ST景谷的坎坷之路,反而陷入一場由收購引發的債務風暴中。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旗下重要子公司1900萬元存貨“不翼而飛”?

      繼資產在短短一周內三次被法院查封,ST景谷(600265.SH,景谷林業)兩年前收購的子公司唐縣匯銀木業有限公司(下稱“匯銀木業”)再次“暴雷”。

      8月13日,ST景谷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匯銀木業在年中庫存盤點時發現,約1900萬元存貨盤虧。 

      1900萬元的存貨去哪了?

      ST景谷表示,經初步核查,盤虧原因系原匯銀木業實控人之一王蘭存“繞開公司內控系統監控及正常業務審批流程,導致匯銀木業在盤點清查時出現庫存虧空”。

      ST景谷進一步核查發現,部分貨物很可能已被王蘭存變賣,且變賣所得款項均已轉入其指定的個人銀行賬戶。截至公告披露日,匯銀木業尚未收到王蘭存歸還上述存貨或其變賣所得款項。

      8月14日上午,界面新聞記者對此致電ST景谷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獨家回應稱,匯銀木業“丟失”的約1900萬存貨主要系人造板材,是上市公司在年中庫存盤點時發現的。針對子公司身陷民間借貸風波,“公司之前確實是不知情的,匯銀木業資產被查封后,公司收到相關法律文書后第一時間去披露這個事情”。

      據悉,經ST景谷財務部門初步核算,該事項將造成匯銀木業約1900萬元的存貨盤虧損失,如果按持股比例(51%)計算,歸屬于上市公司的損失約為969萬元,最終涉案金額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核實。

      “公司已經報案了,截至公告發布時還沒有立案,后續如果有實質進展,公司會跟蹤披露”,上述ST景谷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至于王蘭存本人是否承認涉嫌違法犯罪的事實,以及上述存貨損失是否會在即將披露的中報中計提,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不便回復,以后續公告內容為準。

      公開資料顯示,ST景谷總部位于云南普洱,主營業務包括人造板制造、林化產品制造(委托加工模式)和營林造林等業務。

      景谷林業的控股股東是有著珠寶行業背景的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周大福投資”),當前持股比例為55%,實控人為鄭家純。

      此次存貨“暴雷”的匯銀木業,系ST景谷旗下最為重要的子公司,兩年前通過溢價收購而來。

      天眼查APP顯示,匯銀木業位于河北保定,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高端刨花板和高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與營銷,系索菲亞(002572.SZ)、皮阿諾(002853.SZ)、 歐派家居(603833.SH)等家具類上市公司合作商。

      以2024年為例,匯銀木業全年實現營收3.89億元,同期ST景谷實現營收4.47億元,占比高達87%。正是因為去年人造板行業的低迷,導致匯銀木業虧損超過3200萬元,進而導致上市公司業績由盈轉虧。

      雖然目前關于1900萬元存貨的去向有待進一步調查,但界面新聞注意到,在此前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披露的匯銀木業前五大客戶中,包括了王蘭存曾經實控的公司——石家莊市歐美木業有限公司。另外,彼時的第二大客戶——天津盈格迪貿易有限公司,系匯銀木業總經理李炳堂兒子控制的公司。

      來源:公告

      存貨“暴雷”的同時,匯銀木業近期還陷入“查封風暴”。

      匯銀木業在最近短短一周之內三次被法院查封資產,多起民間借貸糾紛浮出水面,事件的矛頭同樣指向匯銀木業原實控人。

      據界面新聞梳理,匯銀木業的資產查封風波始于今年6月。

      2025年6月,因匯銀木業及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涉及民間借貸糾紛訴訟案件,申請人王三全等向法院申請進行財產保全。當地法院將匯銀木業的成品庫房及庫房內所有成品板材貨物查封,查封的資產賬面金額約5000萬元,同時,將匯銀木業的主要銀行賬戶進行了凍結,凍結賬戶資金約80萬元。

      隨著冰山一角被揭開,8月7日,ST景谷發布公告稱,匯銀木業位于河北唐縣工業園區的砂光線、鋸切線、翻板器、熱壓機各一套被法院查封,起因同樣是匯銀木業及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因民間借貸糾紛引發的財產保全,標的金額達1093.07萬元。

      前次查封令未解,8月11日又添新案。匯銀木業部分庫房內的木板及配件庫房零件被查封,申請人向法院請求對其名下價值719.86萬元財產進行保全,匯銀木業部分庫房內的木板及配件庫房零件被查封。

      8月13日,“查封風暴”再度升級。正定縣法院應申請人請求,裁定凍結匯銀木業400萬元銀行存款或查封等值財產。這次被查封的是企業核心生產設備——一套密度板砂光生產線,查封期限長達兩年(2025年8月12日至2027年8月11日止)。

      盡管被查封的財產暫由匯銀木業負責保管,法院允許其可用于正常生產經營,然而對于深陷債務危機的匯銀木業來說,“正常生產經營”已成奢望。

      ST景谷表示,本次匯銀木業的一套密度板砂光生產線被法院查封,將對匯銀木業正常生產及銷售造成不利影響。若最終判決匯銀木業承擔責任,相關資產可能存在被司法處置的風險,對其經營將造成不利影響。

      隨著查封事件不斷發酵,匯銀木業背后的債務黑洞逐漸顯現。

      截至目前,ST景谷控股的這家子公司涉及訴訟事項累計7項,涉案金額合計達7090萬元(訴訟本金,不包括相應利息),占ST景谷最近一期凈資產的74.55%。

      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ST景谷在公告中承認,根據公司初步自查,除上述涉訴借款外,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及匯銀木業尚有未償還的借款金額合計約3089.35萬元。

      一位長期關注ST景谷的投資者對界面新聞表示,“結合ST景谷一周內三次披露的公告看,后兩次新增查封的金額719.86萬元和400萬元,均不在之前披露的已查明3089.35萬元借款范圍內。也就是說,匯銀木業可能還存在其他潛在的民間借貸糾紛,隨時可能引爆新的訴訟,就像是無底洞一樣。”

      對此,上述ST景谷證券部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會進一步進行核查,以事實為準,若達到披露標準,公司會進行披露”。

      ST景谷公告中也表示,鑒于債務尚在核查中,同時部分債權人可能通過訴訟等途徑進一步主張權利,上述未償還的借款金額存在不斷增加的可能性。

      界面新聞注意到,匯銀木業身陷民間借貸風波,早在2024年年報披露時已有端倪。

      ST景谷在2024年年報的“或有事項”中提到,2025年4月22日,子公司匯銀木業收到法院傳票和起訴書,原告訴請匯銀木業、崔會軍、王蘭存向其償付于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借入的款項及利息人民幣1120.42萬元,并分別凍結崔會軍、王蘭存持有的匯銀木業股權數額152.88萬元。

      突如其來的借貸糾紛一度引發監管關注。在后續對上交所的問詢函回復中,ST景谷披露了更加細節的內容。

      ST景谷稱,根據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向公司出具的書面說明,原告張茂祥訴請的債務是原兩位實控人作為共同借款人,四次向其借入款項合計1100萬元,同時出具四份借條,后償還了200萬元。

      據悉,借入的資金打入了原兩位實控人指定的賬戶,由原兩位實控人自行安排使用。ST景谷強調,匯銀木業未收到上述款項,也不是原借條的借款人,原兩位實控人自認該債務屬于其二人的個人債務,與匯銀木業無關。

      蹊蹺的是,2022年7月,也就是ST景谷籌劃現金收購匯銀木業前夕,匯銀木業原兩位實控人又向對方重新出具了借條,“按民間借貸慣例,當面撕毀了原四份借條”,并在借款人中加入了匯銀木業。

      新的借條顯示,匯銀木業、崔會軍、王蘭存于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向出借人張茂祥借款共計1100萬元用于資金周轉。截至2022年7月1日,借款人尚欠本金900萬元,尚欠利息100萬元,自2022年7月1日起,上述借款本金按年息15%計息。

      正是這份新的借條,導致即將成為ST景谷子公司的匯銀木業被卷入。

      根據景谷林業的說法,上述借貸事項該事項是兩位原實控人共同決策并實施,并未留下書面決策或任何審批記錄,“在當初公司收購匯銀木業時,由于其二人遺忘,并未將該事項告知公司以及各中介機構,導致公司未在各項重組材料中對該事項進行披露”。

      界面新聞注意到,無論是在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還是律所和會計師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中,均未提及上述借貸事實。更為關鍵的是,在收購完成后的整合過程中,ST景谷是否真正掌握了匯銀木業的真實債務狀況,不由得令人產生疑問。

      眼下的問題是,另外六起民間借貸是否同樣發生在景谷林業收購之前?是否均屬于原實控人個人債務且與匯銀木業無關?上述ST景谷證券部負責人對界面新聞并未透露,只是表示“公司之前確實是不知情的”。

      在今年6月披露的問詢函回復中,ST景谷曾表示“公司與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就相關事項進行了核實,根據其書面回復,確認不存在其他的類似情況”。然而后續爆發的“查封風暴”卻一次次“打臉”。

      收購前,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分別持有匯銀木業45.292%股權。來源:公告

      如今“暴雷”的匯銀木業,系ST景谷通過高溢價收購而來,距今不到三年時間。

      時間回溯到2022年9月,景谷林業籌劃現金收購匯銀木業51%股權。彼時,主營業務羸弱且連年虧損的景谷林業將此視為戰略整合的重要一步。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分別持有匯銀木業45.292%股權。

      2023年1月,這筆交易以2.70億元的價格成交,景谷林業如愿拿下匯銀木業51%股權,增值率達83.70%。

      彼時交易設置了看似穩妥的業績承諾:崔會軍、王蘭存承諾匯銀木業2023年、2024年、2025年的凈利潤分別為4353萬元、5767萬元和6404萬元,三年凈利潤累計1.65億元。

      但現實很快擊碎承諾。

      2024年,匯銀木業虧損超3200萬元,導致ST景谷計提商譽減值8331.87萬元。當初交易形成的9195.22萬元商譽,一年時間減值超90%。

      2024年,匯銀木業虧損超3200萬元    圖:界面新聞編制

      對于業績轉虧,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人造板業務一方面受到供給端的產能大幅增加影響,另一方面受到銷售端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傳導周期的影響,人造板行業價格競爭愈發激烈,致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和銷售量均出現下降,毛利率大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應由崔會軍、王蘭存支付的1.42億元業績補償款,最終由ST景谷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以債權轉讓的方式“攬下”。

      根據中報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規模或首次破億。來源:同花順

      實際上,自2018年控股以來,周大福投資持續為景谷林業輸血。

      2022年9月,為收購匯銀木業,ST景谷擬向周大福投資申請借款不超過3.5億元。今年7月,ST景谷再發公告,擬向周大福投資借款2500萬元。

      截至2024年年末,ST景谷僅應付控股股東借款利息就達210.50萬元。盡管逾期,周大福投資并未催收。

      盡管周大福投資持續“補窟窿”,但珠寶巨頭的光芒始終未能照亮ST景谷的坎坷之路,上市公司難改持續虧損的命運。自2018年以來,ST景谷扣非凈利潤均為負值,且虧損連續擴大。根據中報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規模將首次破億,在1.05億元至1.30億元之間。

      如今面對子公司不斷“作妖”,ST景谷表示,公司已成立專項小組,全面核查相關借款的真實性、完整性,聘請了專門訴訟律師積極應訴,積極向相關責任人采取追償手段。

      對此,界面新聞將持續關注。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破解版|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国产激情艳情在线看视频|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大量|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午夜在线一区|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8050影院| 日韩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很黄的视频|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 国产真实younv在线| 无码人妻斩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综合网|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久久久婷婷成人综合激情|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2020婷婷激情五月|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资源|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 毛片av在线尤物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大胸美女被吃奶爽死视频|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