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美的集團旗下的新能源企業科陸電子(002121.SZ)業績持續轉好,今年上半年同比扭虧為盈。
8月15日,科陸電子發布業績報告,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73億元,同比增加34.66%;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加579.14%,同比扭虧。上年同期,該公司虧損約0.4億元。
作為美的集團購入的新能源子公司,科陸電子近年來的發展備受市場關注。2024年,其虧損4.64億元,近四年累計虧損超17億元。
今年以來,在清除了歷史包袱、剝離不良資產計提后,科陸電子業績改善明顯,其一季度凈利同比大漲857.45%,達到0.67億元。以此計算,科陸電子二季度凈利潤約1.23億元,同比增長362.5%。
科陸電子解釋稱,業績驅動因素主要來自行業發展推動、客戶需求推動、公司內部管理的精細化運作、核心競爭力或服務能力提升帶來的商業機會等。該公司稱,其已實現從產品功能終端向智能化終端、從設備供應商向系統集成服務商轉型。

科陸電子主要業務涉及智能電網和新型電化學儲能領域。按照該公司定位,前者是其核心基礎,這部分產品包括標準儀器儀表、智能電表、用電信息采集和智能配電網一二次產品和設備。
在新型電化學儲能部分,科陸電子主要產品包括能量型儲能系統、功率型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一體機、集中式儲能系統、儲能雙向變流器、光儲一體變流器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科陸電子的儲能業務營收占比已首次超過了智能電網,成為公司第一大營收來源。
上半年,儲能為科陸電子貢獻了12.82億元收入,同比大幅上漲177.15%,占總營收比重49.83%。同期,智能電網營收12.54億元,同比下滑9.17%,占總營收比重48.74%。
這對于科陸電子來說,是業務結構的重大轉變。上年同期,智能電網占其營收的比重超過七成,2024年年報中,這部分業務占比也超過64%。
此外,科陸電子目前的少部分營收還來源于綜合能源管理及服務、物業等板塊。
今年上半,該公司兩大主營板塊的毛利率均維持在33%左右,同比幾乎持平;“綜合能源管理及服務”和“其他業務”板塊,毛利率分別上漲23.08個百分點和58.1個百分點。
對于儲能業務,科陸電子半年報中總結道,其先后中標中廣核新能源2025年度儲能系統框架采購、中船風帆350 MWh框架采購、綿陽港青200 MWh儲能系統采購等項目,新開拓希臘、捷克、波蘭等市場,產品覆蓋電網側儲能及工商業儲能。
上半年,科陸電子全棧自研的AquaC2.5新一代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實現大規模發貨,這也是該新一代儲能系統的首次商用實踐。
分地區看,科陸電子的國內外營收占比已基本平分。上半年國外營收達1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6.84%,占比49.78%。上年同期,其國外營收占比僅三成左右。
海外市場部分,科陸電子稱,實現差異化布局,深耕美洲、歐洲市場,同時重點攻堅亞太、中東非市場。
2022年5月,美的集團宣布入主科陸電子,2023年6月完成股權變更成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22.79%。
在財報中,科陸電子也強調了美的帶來的優勢,“通過共享美的集團全球供應鏈資源與渠道管理模式,公司有效優化了采購成本,縮短了產品交付周期。”
今年上半年,科陸電子工商儲產品推出“美的+科陸”雙軌并行的雙品牌戰略。
不過,科陸電子的資產負債率仍高達90.88%。報告期末,其負債總額72.94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2.82%。
科陸電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在上半年轉負,為-661.3萬元,上年同期為1.23億元,同比下降 153.94%。其在變動原因中指出,主要因本期向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支付項目保底收益及電費補償等合計0.33億元,導致現金流出增加。
目前,科陸電子宜春儲能基地年產能為10 GWh。為進一步完善海外戰略布局等,該公司正在印度尼西亞建設儲能生產基地,初期規劃產能3 GWh,后續將根據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適時調整產能規劃,項目計劃2026年正式投產。
在此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科陸電子曾透露,2025-2027年的業績考核目標為,營業收入相比2023年分別增長不低于43%、90%、150%,考核凈利潤分別不低于0.2億元、1.1億元、3.7億元。
按照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看,該公司2025年的凈利潤考核有望達標。
截至8月15日收盤,科陸電子上漲2.42%,收于7.19元/股,總市值約119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