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美慧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在協同辦公賽道,同樣掀起了AI競賽。
8月20日,企業微信5.0正式發布,新版本上線“智能搜索、智能總結、智能機器人”三項核心能力,并把AI接入搜索、文檔、會議、郵件等更多辦公模塊,指向“一體化”的協同體驗。
騰訊公司副總裁、企業微信負責人黃鐵鳴同日披露新數據:企業微信已接入超1400萬家真實企業與組織,每天經由企業微信服務的微信用戶數超過7.5億。過去一年,企業微信完成了12次版本迭代,上線1700多個功能更新。
整體來看,企業微信5.0更像一次體系化的“把AI塞進日常”的工程。
企業微信AI及海外產品負責人Bobby向界面新聞介紹,在智能搜索與智能總結上,企業微信強調“口語化提問、全域關聯、自動匯總”的完整鏈路,用戶可以模糊描述,系統自動跨聊天、文檔、會議、郵件定位“最終版”與關鍵信息,并匯整輸出;在智能機器人上,企業可把SOP、規章制度、客戶案例等“喂給AI”,讓AI學習并實現零門檻問答,且開放API與業務系統打通。

按照Bobby說法,5.0會把企業已有數據當作地基,再用模型能力去檢索、匯總、總結,“如果原始數據里沒有,系統會明確告訴你‘暫時回答不出來’,不會用幻覺強行補齊。”
這背后是騰訊在AI上的“底座”外溢。
8月13日披露的騰訊2025年Q2財報顯示,騰訊在加大AI投入的同時,AI應用已在廣告、社交、企業服務等業務中轉化為增長動能。在騰訊Q2電話會中,管理層強調將持續升級“混元”基座模型,讓AI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更多價值。這為企業微信在產品層引入AI提供了資源與技術確定性。
當然,對于企業微信來說,機會與競爭并存。
從宏觀層面來看,協同辦公仍然是增量市場。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中國協同辦公市場規模2023年已達330.1億元,預計2025年規模將達414.8億元。
國內賽道里,釘釘、企業微信、飛書被視為“三強”,目前均在加碼AI。按第三方統計,QuestMobile此前報告中披露,釘釘長期位居效率辦公賽道用戶規模首位,企業微信、飛書分列其后。
海外市場也在AI化,Microsoft 365 Copilot把會議總結、檢索與自動化工作流前置到Teams,Slack推出面向頻道與私信的AI總結與智能搜索。
與競對相比,企業微信最獨特的“殺招”,是與微信的互通。
企業微信互通產品負責人Stacy向界面新聞介紹,5.0在互通側重點更新了“智能服務總結”和“企業名片”:前者把銷售、客服對話沉淀為服務進展與下一步動作,后者在聊天、會議、文檔、郵件等全鏈路承載企業認證信息、產品與案例,來增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任連接。
“這不僅能精準捕捉外部市場變化,還能直接地聯動內部協同,這有點像柔性供應鏈,讓整個過程更順暢。”Stacy表示,“企業微信與微信的天然互通,內外結合才是真正的全局最優解。”
當界面新聞問及未來市場份額預期時,企業微信團隊并未給出直接的答復。
企業微信用戶增長負責人Cicy在回答時給出了“穩”的判斷。她表示,每次發布都會帶來新增嘗試,“企業微信每一步都是在健康、穩步、持續的增長中,每一年都超過預期。”
“協作化的時代到來了,每個企業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在協作化合作方面,企業微信是非常獨特的。”Cicy說。
按照黃鐵鳴的說法,則是“希望通過企業微信,能支持企業更好地連接上下游的各種資源,幫助企業在社會化協同中創造更大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