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正在建設中的川青鐵路青海段尖扎黃河特大橋發生施工繩索斷裂事故。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截至8月22日9時,事故已造成7人遇難,尚有9人失聯,救援工作正在開展。
據央視新聞此前消息,記者從當地應急、施工單位等部門了解到,8月22日凌晨,正在施工的川青鐵路尖扎黃河特大橋發生施工繩索斷裂事故,事發時有多名工人正在作業。人民日報客戶端稱,事發時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項目部現場負責人正在作業。中新社消息稱,事發時,該工程正進行鋼絞線張拉作業,現場突發鋼索斷裂,引發鋼拱掉落、扣塔頂張拉平臺同步翻落,導致16名作業人員不幸跌落。事發后,地方政府和相關單位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展開救援。
尖扎黃河特大橋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是川青鐵路全線重點橋梁工程之一。川青鐵路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與四川省成都市,正線全長832.96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是中長期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中蘭(西)廣高鐵通道的組成部分,預計將于2029年建成。
尖扎黃河特大橋總長1596.2米,拱頂距水面130米,相當于40多層樓高,是我國首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公開資料顯示,尖扎黃河特大橋由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
央視新聞此前報道,尖扎黃河特大橋由50個節間組成,組件通過起重機吊裝,再用高強螺栓連接,就好像在“拼積木”。全橋使用的鋼材總重約1.72萬噸。最大單次吊裝重量高達66噸,大約相當于45輛小轎車的重量。
報道稱,該橋于2023年開始施工,數百名建設者克服高寒缺氧、工序轉換復雜、技術難點高等難題,經過近7個月的緊張施工后于2025年6月14日實現了大橋關鍵設施吊索塔架的順利封頂。此次封頂的吊索塔架,單座重達1800噸,邊跨最大索力1161噸,它就相當于一個巨大的鋼鐵杠桿,為主橋合龍提供承重和拉力。

該報道還介紹,尖扎黃河特大橋預計將于今年8月實現合龍。青海日報8月6日也報道,尖扎黃河特大橋50個主橋節間已完成44個,總體進度近90%,預計2025年8月底合攏,屆時將成為高原上的新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