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中國月度用電量首次突破萬億千瓦時。
國家能源局8月21日發布數據稱,7月,全社會用電量102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這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相當于東盟國家全年的用電量,在全球也屬首次。
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2%;第二產業用電量59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第三產業用電量20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0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0%。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界面新聞表示,月度用電量首次突破萬億千瓦時,是一個標志性事件,也是一個必然事件,“隨著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的用電量還會繼續創下新高”。
林伯強認為,今年7月用電量大增,主要是因為高溫天氣和經濟增長的驅動。這一方面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韌性,另一方面也彰顯了近年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的成效。

博眾智合能源轉型中國電力項目主任尹明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7月用電量過萬億千瓦時至少體現了四層深意。
從規模上看,這體現了我國大存量、大增量的電力增長特征?!?月單月的用電量相當于德國全年用電量的2倍,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曾有過?!币鞣Q,這是認識和研究中國電力問題的最重要的前提。
從結構上看,7月份的用電量結構中第三產業、居民生活用電量占比分別達到20.4%和19.9%,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和2025年1-7月的水平,特別是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達到18%。這說明,7月份炎熱天氣對居民用電量帶動性強,同時,夏季“夜經濟”的用電帶動作用也很突出。
從趨勢上看,過去十年,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在我國用電量占比分別增長了6個和3個百分點,這些用電量都是直接與居民生活質量、消費需求相關聯的?!俺浞煮w現了國家鼓勵消費和持續改善民生政策導向?!币鞣Q。
從能力上看,中國電力系統的保障能力是世界上最好的,是世界上最耐壓、最安全、最可靠的。這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這些年來頻發的大規模停電事故形成鮮明對比。
尹明認為,這得益于堅強的網架、高水平的大范圍資源統籌以及系統預測預報能力,也得益于市場機制和科學管理對供需關系的調節作用。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在供應側,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投產發電裝機容量超2億千瓦,其中新增水電、氣電、煤電等支撐調節性電源3000萬千瓦;新投三回跨區輸電通道,增加跨區輸電能力1600萬千瓦。7月以來,又新增投產(并網)支撐調節性電源超1000萬千瓦,電力保供基礎進一步夯實。
在需求側,今年6月以來,浙江、四川、安徽等地相繼公布電力需求側響應相關實施方案。其中,浙江省提出,推動工商業用戶主動開展削峰填谷,引導廣大電動汽車車主推遲晚間充電時間,力爭通過分時電價引導實現1 GW以上削峰效果,有效降低全省基礎用電負荷。
在尹明看來,要實現萬億千萬時用電量的平穩供應,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克服至少三重挑戰。
一是電源結構持續清潔化帶來的穩定性電源占比降低。這無疑增加了“萬億”用電量的保障難度。
2014-2024年,我國煤電、水電裝機的全國占比分別降低了25和9個百分點,而核電、燃氣等裝機占比變化不大。與此同時,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占比不斷上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799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5.6%,約占全部發電量的近四成。
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114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4%,在全社會用電量中占比達到23.7%,較去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風電、光伏合計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470億千瓦時,超出全社會用電量增量。
風電光伏能源的增長,在加快實現能源轉型的同時,也給電網的穩定性帶來了更多挑戰。
第二重挑戰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和各地電力市場建設加快,帶來的調控和交易問題。盡管有應急保供的特殊機制,但是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新能源市場化交易、現貨市場等多品種、多市場、多機制的復雜性,增加了供需聯系與實現交割的難度。
第三重挑戰是在全國大部分省份負荷屢創新高、各地保供高壓力情況下,能夠實現“萬億”用電量的保供工作,是對我國電力系統調控體系、資源統籌能力和不同地理空間層面的源網荷儲協同能力的重大考驗。
在這三重挑戰下,今年7月卻沒有發生類似往年拉閘限電等情況,“這充分反映了我國近年積極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成效?!币鞅硎?。
2024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等聯合發布《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行動方案提出,2024年至2027年重點開展9項專項行動,包括電力系統穩定保障行動、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堅行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新一代煤電升級行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拓展行動等。
此外,多年來,我國持續加強大容量輸電通道建設、跨省跨區輸電能力不斷增加,為我國“萬億”用電量提供了基礎物理保障;基于分布式能源和多類可調節負荷的集聚價值及需求側響應機制,在配用電側數智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加持下,發揮了基礎機制保障。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表示,考慮到三季度高溫因素及上年四季度基數偏低因素,預計今年下半年用電量增速高于上半年。繼續確保電力平穩運行仍是重中之重。
尹明認為,要確保電力系統平穩運行,除了關注高溫因素之外,還需要關注在中美貿易戰持續背景下的第四季度工業和出口的情況,即這些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持續回落的問題。此外,還需要關注,隨著新能源這些年的高增長,特別是分布式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配電網,造成的“主配微”協同問題。
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湯奕教授曾表示,隨著分布式能源、儲能設備等的廣泛接入,主網、配網和微網之間的互動日益頻繁。如何實現主配微之間的高效協同調控,確保電力系統的全局優化和動態平衡,是智能配電網技術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他認為,在應對極端天氣、極端環境和未來配電網形態發展中,主配微協同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進一步釋放提升配電網對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今年8月中旬,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針對“配電網承載力”的相關政策征求意見。用更加靈活的標準替代了原來的“一刀切”標準,為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創造了新的更多發展機會。
“因此,需要更加關注配電網網架的投資、創新配電網層面的調控和交易機制、創新配電網縣域及多縣域集群發展模式等問題?!币鞣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