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今年,百度對旗下多個互聯網產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AI化改造,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也是重點改造的產品之一。
實際上,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在更早之前就開始了AI重構。2023年4月,百度文庫成為百度內部第一批利用大模型改造的產品之一。去年9月,百度網盤也開始進行徹底的AI化改造。
這兩款產品都是已經上線多年的產品,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運營生態和商業模式,用戶對產品的形態和功能也形成了固有認知。
談及兩款產品的改造,百度集團副總裁、文庫事業部、網盤事業部負責人王穎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最開始改造百度文庫和網盤時,團隊內部首先想到的都是基于這兩款產品的定位和功能,在原有場景中進行迭代升級。
但在王穎看來,兩款產品之所以形成原來的產品形態,是因為受限于當時技術能力,不可能什么功能都做。但現在技術能力已經足夠,在對兩款產品進行改造時沒必要再受限于原來的思路。“我們必須要打破自己的肌肉記憶。”

從改版后的產品形態來看,百度文庫變成一個一站式AI內容獲取和創作平臺,用戶可在用AI完成文檔、PPT、研究報告、小紅書文案、視頻繪本等多模態內容生成,用戶還可以直接在線進行編輯、把自己的創作內容分享在社區,而百度文庫此前積累的14億文檔,也成為了AI的參考素材。百度網盤也不再是一個存儲工具,提供了更多用AI處理、管理用戶圖片、視頻的能力。
顯然,在AI時代,百度文庫和網盤不希望自己僅僅作為一個工具存在。
想要在自己場域中滿足用戶所有需求
在王穎接受界面新聞專訪之前,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剛剛發布了全端通用智能體GenFlow2.0,這也是其進行的一次較大幅度的能力升級。
根據百度文庫方面介紹,GenFlow2.0可支持超100個專家智能體同時干活,3分鐘并行完成超5項復雜任務。界面新聞記者體驗了使用GenFlow2.0生成一份“主流在線辦公軟件競品分析報告”,這份生成的報告長達數萬字,用時幾分鐘生成。
百度文庫產品負責人鐘昊對界面新聞表示,百度文庫大部分核心智能體都是自研,對智能體本身的效果、性能打磨是技術方面面臨的挑戰之一。一方面,團隊不斷優化每個智能體的效果,以及不斷優化背后的技術、策略,包括資源效率、耗時等指標;另一方面,GenFlow2.0在行業中首次推出并行模式,而且過程可干預,允許用戶在任何一個環節打斷、追問,或者增加新的信息或數據,來保證內容的個性化和準確性。
從內容來看,這份報告和專業咨詢機構的報告并無太大差異,涉及功能對比、技術框架、商業化模式等多個維度,涵蓋的內容比較齊全。從內容來源來看,其引用的數據和產品資料均來自于百度文庫和學術中的相關文檔。
但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文檔生成也不是目前最大眾的需求。王穎向界面新聞講述了其在調研中被提及比較多的應用場景:很多初中生經常需要完成課外作業,比如寫一份社會實踐報告或者反詐宣講PPT等,這些材料往往需要家長來輔助完成。在沒有AI的時代,家長往往在百度文庫下載PPT或者報告模板,同時需要全網搜索各種資料來輔助轉寫。但在文庫AI重構之后,家長可以一站式完成從模板、資料搜索、大綱到內容生成、編輯的過程。
王穎表示,在全新的AI重構思路下,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團隊重點要思考的是兩個產品滿足的用戶根本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在自己的場域中徹底滿足用戶需求。
她給出的答案是兩個平臺能夠合力幫用戶完成找、看、用、享、創、編、存、管的全過程,而且兩個平臺輸入、輸出的內容都要向全模態進化。從產品定位來看,兩個產品完成重構之后,能夠服務的用戶范圍更加廣泛。
王穎向界面新聞透露,在重構百度網盤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使用AI能力重構產品,而是調研了用戶對網盤產品的痛點,并對網盤的基礎設施進行了重構。“我們重構了播放器,把圖片處理器也進行了重構,先讓用戶喜歡用我們,把產品的用戶留存提高上去。”
AI重構之后,百度文庫和網盤保留了原來會員付費的商業模式。在王穎看來,大模型時代唯一跑通的商業模式就是訂閱制。百度文庫和網盤的商業模式本身不需要改,但需要把價值做得更厚,讓用戶覺得更值得。
AI重構之后,百度文庫和網盤的增長潛力有多大?
百度剛剛發布的第二季度顯示,百度文庫目前的AI月活已經超過9700萬,而百度網盤的AI月活用戶已經超8000萬,百度文庫和網盤的整體月活超過了3億。
王穎對界面新聞表示,兩款產品所有的AI能力推出之后,數據都在漲。有的是付費率漲得特別快,有的是DAU漲得特別快。比如,文庫推出文本潤色、續寫、改寫功能時,DAU漲得特別快;推出PPT功能時,雖然DAU也漲的很快,但付費率漲得更快。文庫網盤重構過程中,始終堅持第一性原理,從用戶的需求出發。
推出GenFlow2.0之后,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的AI重構還在繼續。王穎透露,目前GenFlow還沒達到穩定態,后面還會進行架構升級,工程方面的改進也會非常多、多模態內容的生成速度要更快。
“GenFlow架構升級之后,我們還會打通百度文庫和網盤的消費場域,讓用戶生產的內容在端內自由交流起來。”王穎表示。
從國內AI應用市場來看,現階段并沒有一個成熟的產品能夠與AI改造后的百度文庫、網盤對標。目前,日活用戶規模比較高的幾款應用以AI助手為主,主要滿足用戶輕度的信息搜索、文檔整理、翻譯以及圖片生產和編輯等需求。相比之下,百度文庫和網盤能夠滿足的用戶需求更加復雜,也更適用于學習、工作等對專業能力要求更高的場景。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的發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4年12月,中國線上辦公用戶規模達5.7億人,占網民整體的51.5%。
從潛在用戶規模來看,服務學習、辦公人群是一個足夠大的市場,而且這部分人群也有著較強的付費能力。而具體到百度文庫和網盤,產品的增長潛力既取決于其AI能力,還要看后續的生態運營能力。
過去一年多,百度文庫和網盤的AI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的改造以及AI能力的建設上,這個過程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持續。而在生態運營上,百度文庫和網盤既需要引入更多Agent開發者,提升自己在垂直領域的能力,還需要在內容生態上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這是一個更為長期的過程。
據界面新聞了解,目前百度文庫和網盤已經在專業合同、美術涂鴉等領域引入了第三方Agent合作伙伴,類似的合作勢必會延伸到更多領域。
把AI重構老產品的故事講好,百度文庫和網盤還需要更多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