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聽圈
據行業機構群智咨詢(Sigmaintell)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Mini LED TV出貨量預計突破1300萬臺,達到OLED TV(約700萬臺)的1.8倍,這一差距較2024年進一步擴大。Mini LED電視繼去年小幅領先之后,正持續拉開身位,逐步確立其在高端電視市場的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OLED技術則在IT及車載領域展現出強勁增勢——筆記本、顯示器和車載OLED出貨分別預計增長25%、63%和36%,顯示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成本下探與技術成熟,助推Mini LED快速放量?
Mini LED能夠在出貨量上確立顯著優勢,根本原因在于其快速提升的性價比和供應鏈成熟度。通過結構優化與材料創新,Mini LED面板成本持續下降,終端價格更易被主流市場接受。另一方面,RGB Mini LED等技術的引入顯著提升了對比度與亮度表現,畫質不斷逼近OLED,滿足了多數消費者對HDR、高動態范圍內容的觀看需求。反觀OLED TV,仍受限于面板成本較高和品牌定價策略,整體市場規模增長平緩。
不過,有行業人士向《視聽圈》分析表示,雖然OLED技術在彩電市場和Mini LED電視有1.8倍的出貨量落差,并不意味著OLED技術的失敗,而是反映出兩者逐漸清晰的市場定位分化。Mini LED憑借其“高端性能、中高端價格”的定位,成功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成為大眾高端市場的首選。
而OLED則堅守“畫質天花板”路線,聚焦追求極致對比度和像素級控光的用戶,增長重心逐漸向IT、車載等泛顯示領域遷移。這種此消彼長的格局,實則是顯示技術在不同場景中尋求最優解的必然結果。
未來格局:互補而非替代,場景化競爭成主流?
展望未來,Mini LED與OLED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將更趨于場景化。Mini LED將繼續依托成本優勢和持續畫質提升,在中大尺寸電視領域擴大占比;OLED則有望依托WOLED、QD-OLED等路線優化產能與壽命問題,并在超大尺寸、游戲顯示等細分領域保持競爭力。二者并非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逐步形成“Mini LED主導規模、OLED突破高端細分”的互補格局。
與此同時,QD-EL、Micro LED、激光顯示等下一代技術也在加速孵化,高端市場的技術競賽遠未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