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二季GDP增速快于此前預期,主要是得益于企業在AI等知識產權方面的投資回升以及貿易推動,但進口關稅仍為整體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該國第二季度GDP年率上修至增長3.3%,高于此前預估的3.1%。數據修正的主要原因在于非美生產商品和服務在計算中扣除,但消費時計入。
同一天公布的數據還顯示,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2.9萬人,二季度核心PCE折年率上漲2.5%。
具體來看,蘋果等高科技企業投資以5.7%的速度擴張,遠高于初值1.9%,主要受運輸設備投資和知識產權產品增長推動;凈出口為GDP貢獻近5個百分點。另外,隨著消費者和企業開始適應關稅政策,經濟活動也在逐步恢復。
經濟數據需從企業、政府機構等多個渠道收集,其過程可能因技術故障、數據缺失或核實延遲導致進度受阻,同時也存在季節性特征。
經濟學家指出,當前的GDP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經濟的健康狀況。他們預計進口關稅對GDP的拖累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更加明顯。

特朗普政府的全面貿易政策正在沖擊普通美國消費者和小型企業,小額包裹關稅恢復就是典型例子,尤其是隨著第四季度圣誕假期即將來臨。
自8月29日起,所有通過國際郵政網絡以外的方式寄送到美國、價值低于800美元,且原本符合最低限度免稅條件的進口貨物將被征收所有適用關稅,最低15%,最高50%。
這一變化預計將影響連接美國普通消費者與全球賣家的亞馬遜低價商城Haul、TikTok Shop等平臺,以及Etsy和Shopify等在線市場。有分析指出,預計每年為該國企業和消費者帶來4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各方報告都顯示,美國關稅政策會通過增加企業成本、抑制消費與投資、破壞供應鏈等途徑拖累經濟。
高盛全球經濟部門的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在其最新報告中對“誰為美國關稅買單”的問題估算稱,截至6月,美國企業承擔了64%的關稅成本,消費者承擔了22%。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6月發表的文章指出,特朗普關稅政策已引發市場對美國資產風險重估。特朗普最初宣布加征關稅后,美股、美債價格暴跌且美元意外貶值,反映了投資者要求更高風險溢價。
若該趨勢持續,資本外流將放大關稅對美國經濟的損害。美國制造業和農業的打擊尤為嚴重。即便在最低關稅場景下,盡管美元走弱將提升出口競爭力,但其國內投資放緩壓制內需,導致產業損失難以逆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等學者指出,如果沒有AI投資熱潮的支撐,美國經濟很可能會在物價上漲和增長放緩的重壓下陷入衰退。除了關稅,移民驅逐政策也嚴重拖累了經濟增長。
此前惠譽預測,在關稅的沖擊下,美國經濟增速將連續兩年顯著低于2.1%的趨勢增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