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醫保局9月1日發布消息,目前,全國有20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實現生育津貼直接發放至個人,即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海南、重慶、四川、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生育津貼直接發放至個人的統籌區占比將近八成。
國家醫保局此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全國共有13個省份所有統籌區生育津貼均可直接發放至個人。
過去生育津貼的發放需要參保單位專管員攜帶報銷相關材料到業務經辦窗口辦理,審核通過后統一發放至單位賬戶,再由單位下發至個人。而這些材料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參保女職工提供的,比如結婚證、準生證等各類紙質證明材料。
這意味著過去參保女職工通常得在自己休完產假后,才把報銷資料交到單位、再上報,前前后后需要大半年的時間才能收到生育津貼。
今年2月1日起,在實現生育津貼直發個人的地區,參保人員的生育津貼,由當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后,可一次性發放至參保職工的個人銀行賬戶。

中辦、國辦今年6月印發《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要求“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
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劉娟在7月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特別提到,優化“出生一件事”,探索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參加基本醫保,實現“出生即參、待遇即享”。進一步減環節、簡材料、壓時限,實現生育津貼審核支付10個工作日內辦結。積極推動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讓參保人在生育期間第一時間得到經濟支持。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此前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提到,盡管全國有不少的省份已實現生育津貼的直接發放,但是還有不少省份沒有實現。這個時候非常關鍵是要補齊短板,實現全國各地的相關區域都能夠全覆蓋。與此同時,需要關注不少育齡家庭在生育方面面臨的困難,著力去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比如,在生育津貼領取方面,可以探索免申即享。同時,相關的產檢、產假政策也可以進一步地優化。對于一些人戶分離的家庭,也需要去考慮怎么樣去解決跨地區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問題。”馬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