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趙陽戈
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均亮相,作為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依據,半年報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至關重要。
一批上市公司報告的“不保真”聲明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這些聲明背后,牽連出職務侵占、高管被查、內部控制失靈、信息不透明等多重問題。從董事棄權到監事反對,從無法簽字到拒不披露,每一則“不保真”公告都折射出公司治理的隱憂與信任危機。
職務侵占尚未偵破,司爾特兩董事投棄權票
8月30日,司爾特(002538.SZ)公告,董事吳玉光、朱克亮無法保證2025年半年度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黃席利等涉嫌職務侵占犯罪一案目前尚未偵破,且根據公司目前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的情況,在《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認定范圍之外仍有可能存在其他對財務報表產生影響的虛構交易”。

實際上,這兩位董事早在審議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時,就曾提出類似異議。
今年初,司爾特審計部副部長黃席利等人因涉嫌職務侵占犯罪,拒配合調查并提出辭職。公司隨后向宣城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寧國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報案。證監會安徽監管局介入,對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后發現,司爾特全資子公司存在臺車掘進業務不真實,成本費用核算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導致了公司定期報告披露不準確。對此,司爾特進行了自查與整改,5月份出具了整改報告。
值得玩味的是,司爾特曾表示,違規問題“主要發生在2021年度,2022年至2023年涉及金額相對2021年較小”。但從董事吳玉光、朱克亮對2025年半年報“不保真”的態度看,此結論還有待商榷。
司爾特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濃度磷復肥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1.83億元,同比增長7.15%,凈利潤9518.08萬元,同比下滑43.6%。
9月1日,司爾特收到了來自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
亞鉀國際董事長被采取強制措施,未在半年報上簽字
亞鉀國際(000893.SZ)2025年半年報“不保真”源于公司董事長郭柏春被銀川市人民檢察院采取強制措施,無法出席董事會,因此未簽署關于2025年半年度報告的書面確認意見,無法保證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
8月20日,銀川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挪用公款罪、濫用職權罪對郭柏春作出了逮捕決定。在此之前,其因被實施留置,亞鉀國際2023年年報、2024年一季報、半年報及年報連續被標注“不保真”。目前,董事會推薦由董事劉冰燕代為履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
界面新聞致電亞鉀國際,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代行董事長已簽了字,但因為郭柏春未簽署,才導致半年報“不保真”。“(相關事項)與公司沒有關系,這個是郭柏春之前任職單位的事情”,上述人士表示,后續將視司法程序推進再作處理。
公開資料顯示,郭柏春1965年出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過銀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分管金融。目前郭柏春也擔任上市公司天娛數科(002354.SZ)的董事。根據天娛數科的聲明稱,上述事項系郭柏春任公職期間的個人事項,與上市公司無關。
盡管治理層面存在波動,亞鉀國際業績表現不錯,上半年營業收入25.22億元,同比增長率48.54%,凈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率216.64%。
亞光科技董事長被留置,生產經營稱正常
董事長無法簽字的還有亞光科技(300123.SZ)。
因董事長李躍先目前被滑縣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無法出席董事會,因此未簽署關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的書面確認意見,自然也就無法保證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鑒于此,目前亞光科技董事、總經理胡代榮代為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責。
界面新聞注意到,公司稱李躍先被實施留置的緣由尚不清楚,甚至亞光科技知悉此事還是經由李躍先家屬的通知。亞光科技強調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由高管團隊負責,目前“生產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資料顯示,亞光科技主營高性能微波電子、航海裝備及其產品的研發設計與制造,已連續四年半虧損。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1.99億元、-12.01億元、-2.83億元、-9.19億元、-4200.9萬元。
*ST亞太董事:不了解,不保證
*ST亞太(000691.SZ)的情況有些不同。
根據公司公告,在8月26日的董事會上,董事賈明琪、趙勇對《2025年半年度報告及摘要》投出了反對票。兩位董事表示,“不了解、不清楚公司生產經營、財務會計具體情況”,公司方面也未安排董事進行相關的調研、說明,甚至提供資料,因此無法對半年報進行保證。
*ST亞太對此迅速回應稱,會前未收到任何來自這兩位董事的質疑、調研或索取資料的要求,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形式。
7月,因*ST亞太控股股東廣東萬順技術有限公司以上市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甘肅省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蘭州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及預重整。目前已啟動預重整程序,并已有12家意向投資人提交材料,重整投資人的遴選工作尚在進行中。
短時間內出現12家意向投資人,*ST亞太未來的走向備受市場關注,7月來其股價也積累了不少漲幅。如今*ST亞太的副董事長賈明琪帶頭對財報提出異議,為重整前景增添變數。
界面新聞致電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是否有影響要看看證監會方面的反饋,目前沒有收到相關問詢。重整投資人目前仍在遴選,公司也在等臨時管理人通知。
ST路通監事投反對票,公司內部矛盾浮出水面
除董事異議外,還有公司監事對報告提出“不保真”。
8月29日,ST路通(300555.SZ)趕在時限內完成了半年報的披露,不過“不保真”的說明卻是分外扎眼。公司監事會主席曾慶川、監事符玉霞對相關議案投出了反對票,無法保證《2025年半年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曾慶川、符玉霞表示,公司此前被江蘇證監局要求整改,但董事會未披露部分監事會決議,且未杜絕同類事件;另外其還指出未決訴訟披露不完整、原控股股東破產清算影響不明確等問題。公司方面雖一一對應作出回應,但治理層面的矛盾已公開化。
因寧波梅花天使投資的吳世春入駐并改組管理層,使得ST路通備受市場關注。5月,公司曾收到來自吳世春等股東的提請,要求罷免包括董事長邱京衛在內的三名董事,不過該提請并未獲得董事會同意。上述監事聲稱,未披露的監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的內容,正是“相關股東提請監事會召開臨時股東會罷免現任董事”。
之后7月27日監事會第七次會議則涉及“監事會對董事長邱京衛提起訴訟”,曾慶川、符玉霞表示,在監事會的多次要求下,董事會至今仍未披露相關決議。
ST路通系專業從事有線寬帶網絡傳輸系統及相關產品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公司2021年以來業績持續虧損,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2186.68萬元。
*ST天茂主動退市,2024年年報至今仍未完成
除“不保真”現象外,此次定期披露中還有公司無法按時完成半年報。
*ST天茂(000627.SZ)原定8月29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但因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尚未編制完成,導致半年報難產。公司已于7月8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ST天茂已在8月8日董事會及8月25日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主動終止上市”的議案,并計劃在決議后十五個交易日內正式提交終止上市申請。
界面新聞注意到,盡管屬于少數現象,但在定期報告披露期間,總會出現部分公司聲明“無法保證定期報告真實性”的情況,而這類“不保真”聲明往往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首先,“不保真”行為容易引發監管關注。
以大連圣亞(600593.SH)為例,在2023年半年報中,有兩名董事投出棄權票并表示無法保證報告真實。隨后,上交所迅速下發問詢函,要求相關董事說明理由,并質詢公司在報告編制過程中是否與管理層進行了充分溝通。
其次,“不保真”聲明也可能影響機構對公司的評價。
一位機構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反映公司內部存在矛盾,不同利益方之間存在分歧。”在該人士看來,這類事件暴露出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因此在評估時會相應下調評分。盡管不同機構的評估標準存在差異,但較為謹慎的機構若認定公司信用下沉嚴重,不排除將其從跟蹤名單中剔除。
此外,“不保真”聲明不應被視為免責的“擋箭牌”。國浩律師事務所在相關分析中指出,董監高提出的“不保真”聲明可在某些情形下作為確定處罰幅度的參考因素。若該聲明是基于與其職責相符的前期調查和核查工作而作出,則說明當事人一定程度上履行了勤勉義務(盡管不充分),在量罰時應予酌情考慮;反之,若“不保真”出于與職責無關的原因(如僅因審計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身體健康問題或長期休假等),或無合理依據,則該聲明不能體現其已盡勤勉義務,相應在處罰時不應予以采納。
這一觀點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精神一致。根據該辦法第十七條,“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按照前款規定發表意見,應當遵循審慎原則,其保證定期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的責任不僅因發表意見而當然免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