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三發布數據顯示,8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4%,7月為同比持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8月CPI同比由平轉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疊加當月食品價格漲幅低于季節性水平所致。從翹尾看,上年價格變動對8月CPI同比的翹尾影響約為-0.9個百分點,下拉影響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8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4.3%,降幅較上月擴大2.7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6.1%,降幅較上月擴大7.6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同比下降15.2%,降幅較上月擴大7.6個百分點。
另外,8月份,非食品價格上漲0.5%,其中,服務價格上漲0.6%,漲幅較上月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
統計局數據顯示,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核心CPI同比漲幅連續第4個月擴大。本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部門總監馮琳對界面新聞表示,整體上看,年初以來物價水平偏低態勢在延續,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樓市調整已逾4年,居民財富持續“縮水”,消費信心不足。
另外,馮琳表示,上半年外部環境波動加劇,國際原油價格顯著下跌,也在向國內CPI傳導。當前物價走勢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在于,“以舊換新”政策發力下,汽車、家電等商品價格同比數據上行勢頭較為明顯。
往后看,馮琳在采訪中分析稱,去年9月食品價格基數小幅抬高,加之當前食品價格走勢平穩,或導致今年9月食品CPI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不過,去年同期國際原油價格基數大幅下沉,預計今年9月國內成品油價格同比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另外,“反內卷”對汽車價格等國內物價的支撐作用在9月會有進一步顯現。綜合以上,9月CPI環比或處于正值,同比會由負轉正。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界面新聞表示,非食品、核心CPI價格增速有望在低基數、“反內卷”政策繼續支撐工業消費品價格走高和需求刺激政策的疊加影響下繼續提高,從而支撐整體CPI的基本穩定。此后的9-12月份,預計CPI逐月走高的概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