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自稱星巴克的員工發帖稱,因中秋月餅銷售任務未完成,被迫自掏腰包購買產品,兼職員工墊付近3000元,全職員工面臨更高銷售壓力及懲罰措施,引發關注。
據湖北經視,近日有網友發帖稱,作為星巴克兼職員工,因門店中秋月餅銷售任務,“被逼著墊了15盒”,金額近3000元,導致生活費緊張。
不少自稱為星巴克員工的在評論區表示,自己也面臨月餅銷售攤派。有網友評論稱:“年年這樣,被爆了依舊這樣。”一位IP屬地為浙江的網友回應稱,身為全職員工,“目標25盒已經墊了5盒,已經一千多元了”。該網友還表示,正低價轉賣月餅,若完不成任務將受到實質性懲罰:“沒有完成不給安排三薪班(全國節假日時按平常工作日薪資的三倍計算)。”
界面新聞查閱二手平臺,在閑魚的個人閑置歸類中,可見多個星巴克的月餅或月餅券轉售,原價358/盒(六塊裝)的售價139到175元不等。
9月11日,界面新聞就上述情況致電星巴克客服熱線;工作人員回應不知曉此事,但將記錄下相關情況并向公司內部反應,工作人員本人否認有相關銷售任務。
同一天,星巴克中國回復界面新聞稱:“對于網友所說的情況,我們正在核實。星巴克不允許墊款自購這種行為,這是原則問題。此外,星巴克的月餅每年上市后都會受到很多關注,也請廣大顧客到正規渠道購買我們的月餅,保障自己的權益。”

星巴克正在考慮出售中國地區業務。在7月底召開的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星巴克董事長兼CEO倪睿安(Brian Niccol)對此表示:“超20家機構感興趣,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承諾不變,并希望保留中國業務相當比例的股權。”
據稱,星巴克可能保留30%的股權,其余股權將由多家買家分攤,每家持有不到30%的股權。
據科創板日報,最新消息顯示,星巴克已將博裕資本、凱雷集團、EQT與紅杉中國列為中國業務出售的最終候選方。這項收購案已在最后一輪談判階段,將在10月底前敲定結果。
此前,高瓴、凱雷等資方在參與星巴克中國股權競購時給出的企業估值約為50—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6億元至427億元)。
7月29日,星巴克發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6月29日)財報,當季合并凈營收增長4%至95億美元。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2%,但平均客單價上漲1%。第三季度,星巴克國際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9%,達到20億美元。
在中國市場,營收7.90億美元,同比增長8%,同店銷售額上漲2%,平均客單價下降4%。
第三季度,星巴克凈新開門店308家,季度末門店總數達41097家;截至三季度末,星巴克在美國和中國門店數量分別為17230家和7828家,占公司全球門店總數的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