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linone 沐風
編輯|時楠
世界首富,換人了!
就在9月10號,81歲的埃里森,突然就把馬斯克從首富的寶座上給踹了下去。雖然只坐了幾個小時,但這一下,把整個科技圈都給干懵了。
埃里森是誰?甲骨文的創始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甲骨文已經是一家吃老本的“古典”軟件公司了。但就是這家公司,股價一天之內暴漲36%,讓埃里森的身家,一天就多了7000億元。
那么,他怎么突然就“封神”了?
這背后是,埃里森敢于All in AI,帶領甲骨文簽了四筆“數十億美元”的大合同。目前,81歲的埃里森仍老當益壯,同時擔任甲骨文的執行董事長、首席技術官(CTO),親自盯公司的技術變革。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公司有不少華人大咖,埃里森的第6任妻子還是34歲東北姑娘。
01、81歲“狂人”的AI賭局
我們先來看,甲骨文到底發生了什么,能讓市場這么瘋狂。
就在9月9號,甲骨文甩出了一份財報。營收、利潤這些,其實都比市場預期的稍微差了那么一點點。但財報里,有一個數字,直接把所有空頭都給干爆了。
這個數字,叫RPO(剩余履約義務),說白了,就是公司已經簽了合同、還沒收錢的訂單。這個數字有多少?4550億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這個數字,是上一季度的三倍還多。這意味著,甲骨文手里,攥著一座金山,一座由未來幾年的確定性收入堆起來的金山。
誰這么有錢,給甲骨文下了這么大的單子?答案是AI圈的頂級玩家:
OpenAI、馬斯克的xAI、扎克伯格的Meta……
當全世界都在為AI瘋狂的時候,81歲的埃里森,把自己和他的甲骨文,變成了給所有“淘金者”賣水、賣電、賣鏟子的“軍火商”。
甲骨文CEO薩弗拉·卡茲說得更直接:我們上個季度,簽了四筆“數十億美元”的大合同,未來幾個月,手里的訂單總額,要沖破5000億美元!
這才是最讓華爾街瘋狂的地方。他們看到的是,甲骨文的云基礎設施業務(OCI),今年要增長77%,未來幾年,年收入要干到1440億美元!
這場豪賭,是81歲的埃里森親自操盤的。他不僅是董事長,還是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他在電話會上說得很明白:AI,正在從根本上改變甲骨文。
這種魄力,連股神巴菲特都沒有。巴菲特一向不碰科技股,因為他覺得技術變化太快,看不懂,沒法估值。而埃里森,這個科技圈的老炮兒,卻在81歲的年紀,把自己全部的身家和聲譽,都押在了AI這趟最快、也最顛覆的列車上。
02、從數據庫升級到AI
甲骨文的逆襲,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埃里森一套極其刁鉆的打法。
過去幾十年,甲骨文靠著數據庫軟件,幾乎壟斷了全世界大公司的“數據倉庫”,埃里森也因此被稱為“數據庫沙皇”。但在云計算時代,他們被亞馬遜、微軟、谷歌這些新貴,打得節節敗退。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甲骨文要被時代淘汰的時候,埃里森,找到了一個“彎道超車”的辦法。
他沒去跟AWS、Azure這些巨頭,硬拼誰的數據中心多、誰的開發者生態好。他干了一件更聰明的事:打入敵人內部。
甲骨文和微軟、谷歌這些死對頭,都簽了協議,讓甲骨文的云服務,可以直接在對手的云平臺上運行。
這是什么操作?這就好比,可口可樂直接在百事可樂的工廠里,建了一條自己的生產線。你用誰家的云都行,但最后,你可能還是得用我的數據庫。
這招,夠狠。
而在AI時代,埃里森又看準了,AI這個行業,最燒錢的,不是算法,而是算力。像OpenAI這種公司,訓練一次大模型,電費都得按“億”美元來算。
于是,埃里森就把甲骨文,變成了一個專門給AI公司提供“超級算力”的平臺。他不僅賣云服務,還推出了“AI數據庫”,能讓ChatGPT、Gemini、Grok這些最前沿的AI模型,直接在他的云上跑。
他甚至還預言,未來AI推理(就是我們普通人用AI)的市場,要遠遠大于AI訓練的市場。
你看,這個81歲的老頭,不僅沒過時,反而比硅谷很多年輕的CEO,看得更遠、更透。
03、34歲東北嬌妻和華人軍團
埃里森這個人,在硅谷,一直是個異類。
他性格張揚,生活奢靡,玩游艇、開飛機、組帆船隊,花錢如流水。他也是蘋果喬布斯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喬布斯臨終前那段日子,很多時候都是埃里森陪著他散步。
他的感情生活,更是充滿了戲劇性。他結過6次婚,前妻有公司職員,有小說家,有模特。
而就在2024年12月,當時80歲的埃里森,開啟了他的第六段婚姻。妻子是一位叫朱可人(Keren Zhu)的華人女性,1991年出生于中國沈陽,畢業于密歇根大學。一個80歲的硅谷傳奇,娶了一個33歲的東北姑娘。
更有意思的是,埃里森對華人的青睞,似乎不僅僅是在個人生活上。
在他的甲骨文帝國里,華人技術高管,一直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比如,數據庫技術全球高級副總裁吳承楊、胡維,內存數據庫研發團隊經理周諭含……這些,都是能代表公司,在中國和硅谷兩地頻繁露面的核心人物。
再往前追溯,當年百度的“自動駕駛教父”王勁,在1991年,就是以“30多個應聘者里唯一拿到offer的華人”的身份,進入甲骨文核心的內核組。
04、結語
這么一圈看下來,埃里森的這次沖擊首富,就清晰了。
一個81歲的“老炮兒”,在所有人都以為他該退休享受生活的時候,卻帶著一家“古典”的軟件公司,一頭扎進了最前沿、也最燒錢的AI浪潮。
他用一套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硬是在亞馬遜、微軟、谷歌的眼皮子底下,搶下了一塊大蛋糕。
這場關于AI王座的戰爭,才剛剛開始。而埃里森用行動證明,年齡,可能真的只是一個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