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天COVER 林小葵
編輯 | 陽一
近期的資本市場,被宇樹科技點燃了熱情。這家成立才9年的國產機器人公司,正帶著上百億估值,準備敲開A股市場的大門。
9月2日,宇樹科技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帖稱,預計將在10月至12月期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屆時公司的相關運營數據將正式披露。
許多網友表示,“這是今年機器人領域最受期待的IPO之一”。
隨著宇樹科技的上市進程越來越快,大眾開始期待,這家未來的“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是否能帶來一場“造富”神話。即使是現在,宇樹科技也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帶飛”了一批相關企業。
01 “沾光”宇樹科技,市值大漲百億
誰能想到,“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因為“沾”上了宇樹科技的熱點,就來了一波股價暴漲。
9月12日開盤后,巨星傳奇大漲,盤中漲幅一度超20%。而后其股價雖稍有回落,當日仍報收12.55港元/股,漲幅超13%。
巨星傳奇這次大漲卻不是因為周杰倫有何新動向,而是因為由巨星傳奇和宇樹科技共同打造的首款產品“巨星狗”,在9月13日的上海旅游節開幕式花車巡游上首次公開亮相。
早在7月30日,巨星傳奇就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已與宇樹科技簽訂合作協議書,將在全球范圍內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上述合作,巨星傳奇與宇樹科技將共同打造具有較強IP屬性的消費級機器人產品,并進行商業化。
近日亮相的“巨星狗”,就是“明星IP+潮玩+科技”的融合體,具備陪伴功能與社交屬性。后續雙方的合作范圍還將涵蓋巨星傳奇旗下藝人資源,并進一步拓展IP合作機會。
在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前景越來越明朗的當下,宇樹科技籌備上市也擴大了市場的想象空間。在這種情形下,那些和宇樹科技通過資本紐帶聯系的上市公司,更是率先獲益。
9月16日,首開股份再次漲停收盤,收報6.67元/股,市值達到172億元,股價實現了“十天九板”的走勢,累計漲幅高達152.65%。而此前,首開股份的股價長期在3元以下,9月2日收盤價僅為2.64元/股,市值只有68億元。
一眾游資也現身首開股份。9月3日后,包括華鑫江蘇分公司、廣發杭州富春路等都曾出現在買入該股的名單中。
在首開股份大漲之前,宇樹科技恰好在9月2日“官宣”即將發起IPO。而首開股份由于間接持股宇樹科技,也被股民們貼上了“宇樹概念股”的標簽。
首開股份公告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首開盈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信公司),持有金石成長股權投資(杭州)合伙企業(有限合伙)18.29%的出資份額,成為該基金的重要LP(有限合伙人)。而金石成長基金是宇樹科技的第六大股東,盈信公司通過其間接持有宇樹科技約0.3%的股權。
A股市場中直接參股宇樹科技的公司并不多。因為宇樹科技的上市之旅備受外界看好,在市場情緒的驅動下,首開股份迅速成為熱門投資標的。許多股民在投資平臺上表示看好首開股份,更有此前觀望的投資者扼腕嘆息,表示后悔“沒能及時上車”。
首開股份不得不連發多次公告,向投資者提示風險。9月11日,首開股份公告表示,盈信公司間接持有的宇樹科技股權比例很低,且盈信公司對基金的投資僅為財務性投資,對基金決策運作無控制力和影響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由情緒驅動的行情,缺少長期支撐的動能,一旦相關熱點轉移或情緒冷卻,資金就可能迅速離場。
提前“分羹”宇樹科技IPO蛋糕的,還不止這些。
今年春晚后,受宇樹科技爆火的影響,同樣借道金石成長基金間接持股宇樹科技的企業中,金發科技就曾一度拉出漲停;臥龍電驅近一個月內累計有11個交易日股價刷新歷史紀錄,截至9月16日,其市值已突破740億元,創上市23年新高。
9月3日,通過容騰基金持股宇樹科技的景興紙業也是大漲10%,迎來漲停。9月16日,景興紙業再次漲停,報收5.92元/股,總市值達79.61億元。
投資者對宇樹科技的熱情,也延續到其供應鏈相關企業中。今年以來,宇樹的核心部件供應商——長盛軸承股價上漲215.67%;傳動部件供應商雙林股份股價上漲148.42%。
02 120億估值背后的30家機構
宇樹科技雖然還未上市,但一場資本盛宴已在醞釀之中。
宇樹科技的資本運作早已開始。今年5月,其公司名稱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隨后注冊資本也從288.9萬元增至3.64億元,增幅達到125倍。
在“官宣”開啟上市進程前一個月,宇樹科技完成了C+輪融資,由中國移動旗下基金、騰訊、錦秋基金、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吉利資本六大巨頭共同領投,組成了包括運營商、互聯網、汽車多個行業巨頭在內的豪華投資團。據《晚點LatePost》報道,宇樹科技此次融資金額接近7億元,投后估值超120億元。
甚至在日前,還有媒體報道稱,宇樹科技正在為其計劃中的IPO尋求高達500億元的公司估值。隨后,宇樹科技回應稱,相關估值消息不實,目前公司內外還沒有討論過IPO估值的事情。
從宇樹科技未來的資本盛宴中能吃到最多紅利的,無疑將是公司創始人王興興。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宇樹科技的直接股東數量達到39個,其中王興興個人持股27.81%,并通過員工持股平臺間接持股,最終收益股份比例為34.49%。
在不久前發布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王興興以67億元的身家首次上榜。一旦宇樹科技成功上市,王興興的財富也勢必將再創新高。
此外,宇樹科技員工持股平臺上海宇翼持有公司6.81%股份。若只按120億元的估值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也將達到8億元。王興興近期透露,公司目前員工規模大概有1000人。一旦宇樹科技上市,也將助力眾多員工實現財富躍遷。
歷時9年,宇樹科技已完成10輪融資,30多家機構參與其中,進行了一場“資本接力”。如果宇樹科技順利上市,它背后的投資方也將從中獲取不菲的回報。
根據天眼查信息,宇樹科技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是前roobo公司聯合創始人、現銀河通用合伙人尹方鳴。2016年宇樹科技剛剛成立時,具身智能賽道還未受到資本的青睞,盡管王興興曾在2017年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與雷軍、王興等大佬坐在同一張桌上吃飯,但仍未拿到任何投資。
尹方鳴當時對宇樹科技進行了2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對于十分“燒錢”的機器人賽道研發來說,200萬元只是杯水車薪,但尹方鳴的投資,也屬于“雪中送炭”了。但時至今日,尹方鳴已選擇部分退出投資。
直到2020年左右,宇樹科技的融資才變得順利起來。紅杉中國種子基金和德迅投資等,助力宇樹完成了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
而后,隨著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資本注意到了宇樹科技。紅杉中國再次加注之外,順為資本、美團、源碼資本、金石成長基金以及經緯創投等明星機構開始出現在宇樹科技的股東行列中。隨著投資方陣容的強大,每輪融資額也升至十億元級別。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列在王興興之后,持股宇樹科技最多的外部股東是美團旗下的漢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為8.25%。在美團參投的B++輪融資后,宇樹科技當時投后估值為80億元,至今估值已上漲了至少50%。
從Pre-A輪就參與投資宇樹科技的紅杉中國,則通過寧波紅杉科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7.13%,是宇樹科技的第二大外部股東。
03 為什么是宇樹科技?
具身智能這條賽道近一年來在國內炙手可熱,宇樹科技是其中少數可以實現盈利的公司。
王興興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透露,宇樹科技的年度營收已突破10億元。其投資方也曾對外透露,宇樹科技已經連續5年實現了盈利。
宇樹科技向IPO發起沖刺之際,人形機器人產業也走到了爆發的前夜。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預言:“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十年科技投資的最大主題之一,中國在該產業供應鏈中占比達到63%。”它在報告中還表示,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正在把人形機器人的制造成本“打下來”。
在9月12日發布的聲明中,宇樹科技以2024年為例簡要介紹了其產品的收入結構,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以及零部件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約占65%、30%和5%。其中,大約80%的四足機器人被應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費領域,其余20%則用于檢測、消防等工業領域,人形機器人則完全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費領域。
此前,機器人研發多以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的理論為圭臬,其采用的高成本液壓驅動技術路線,也被視為機器人領域的標桿。
而王興興采取的是另一套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并通過自研大量關鍵零部件,將機器人的生產成本壓到極致。
特斯拉的一組人形機器人物料清單數據顯示,其總成本大約為41381美元,而關節成本就占到了56.9%。
宇樹科技選擇依靠超90%的核心部件(電機、減速器、電機驅動器、編碼器、傳感器、主控系統甚至電池等)自研率,有力地控制了成本。“成本是我們做所有東西的KPI,核心就是要賺錢?!蓖跖d興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自創立之初,宇樹科技的“價格屠夫”風格就一直延續至今。2024年5月,宇樹科技發布G1機器人,售價僅9.9萬元起,而同類產品售價動輒高達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以上。如此低廉的價格,一度震撼了整個行業,“以價換量”的策略也被業內許多公司認同,市場上隱隱有開展“價格戰”的勢頭。
憑借低廉的價格和優越的運動控制系統,宇樹科技的產品迅速獲得業內認可,許多高校、科研機構紛紛購入宇樹機器人用以研究,這很快讓宇樹科技實現了現金流循環。
一直以來,宇樹科技都專注于機器人的硬件攻克和運動控制算法領域,但隨著賽道內的競爭者越來越多,其優勢也在逐漸縮小。
松延動力算法副總裁崔文昊此前向《財經天下》表示,對于自家的算法水平,松延動力還是比較自信,“外界總說(我們的)硬件指標比宇樹差,我們有一點不甘心,只能通過調整硬件來彌補”。
宇樹科技的“價格屠夫”策略,也很快被松延動力“學”走,在機器人馬拉松上大放異彩的N2機器人,售價僅3.99萬元。
雖然宇樹科技的盈利已經證明其商業化模式的成功,但隨著上市的加速,宇樹科技將面臨的挑戰也將進一步升級。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進入機器人賽道,行業競爭加劇,這種較為“單一”的收入來源,在上市后或將面臨投資者對其長期發展的疑問。宇樹科技必須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對此,王興興曾在媒體采訪中表示:“我個人過去最大的心得體會還是要提前一步想到未來幾年大概是怎么樣的,比如在AI、技術、硬件、生產制造、全球布局等方面,提前做好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