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娛價值官 馬 良
編輯 | 美 圻
最近,一份《2025云合長尾數據分析》榜單在豆瓣各大影視小組和微博流傳,統計了今年開播的劇集在熱播期之后的“長尾集均”數據,也讓“長尾劇”再度成為劇粉圈的熱門話題。
文娛價值官發現,不僅觀眾群體開始關注一部劇集的長尾情況,今年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也將獨播劇集的“長尾效應”,作為宣傳重點——無論是熱播期結束后,新增播放仍保持逆跌增長,劇集完結后會員拉新仍逆勢上漲,還是劇集播出半年依然有新廣投放,平臺不再僅僅關注劇集播出時的收視表現,而是日益看重其對于會員拉新、用戶留存、商業回報所持續釋放出的價值。
面對碎片化敘事、快消費屬性的短視頻、短劇,視頻平臺正在努力發揮長劇在敘事層次、內容厚度方面的優勢,打造出更多讓用戶逐漸“上頭”的慢熱型作品,社交平臺和短視頻也為長尾劇集的發酵破圈,提供了條件。
不僅如此,長視頻平臺也在通過“全集限免”等運營策略,進一步激活過往劇集的“長尾效應”,吸引一批批用戶持續入坑。我們有理由相信,對于劇集市場而言,“長尾”將會是一個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關鍵詞。
01 為何長視頻平臺都開始重視長尾價值?
“優質的頭部內容不僅在熱播期是成功的,而且要具有長久的長尾效應。”2024年以來,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平臺的負責人,分別在不同場合強調了內容“長尾”的重要性。對于劇集市場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明確信號。云合數據在《2024年長劇集網播年度觀察報告》中,也專門盤點當年全網老劇的有效播放數據,有7部老劇在2024年實現了集均破億。顯示出長尾表現正在和熱播期數據一樣,成為衡量一部劇集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

與此同時,今年也涌現出了一批各個維度長尾數據亮眼的劇集——《掃毒風暴》收官之后豆瓣打分人數已經翻了一倍,《生萬物》完結半個月后依然穩居云合收視率霸屏榜第一位,《藏海傳》暑期檔播放量中超過60%是回看和二刷……在微博熱搜榜上,我們也經常能看到諸如#雁回時2025長尾效應#、#蓮花樓長尾效應好強#等詞條,這背后是希望將此用戶心智,植入觀眾腦海的視頻平臺。
為什么今年長視頻平臺不約而同“卷”起了長尾劇集?
在愛奇藝2025年的財報中,曾著重提到了“長+短”內容生態戰略,其中長視頻的優質內容是立身之本,因為可以通過長尾效應,能持續吸引用戶和廣告主。
不僅如此,在“降本增效”的行業趨勢之下,隨著上新劇集數量的整體減少——根據云合數據,2025年上半年,長視頻平臺共上新271部劇集,同比減少33部,四大視頻平臺中僅芒果TV上新劇集數量增加——除了盡量延長一部劇集的熱播期,延長其生命周期也成為長視頻平臺的必由之路。而“長尾”成為行業關鍵詞,也是內容同質化倒逼差異化競爭的結果。
當古偶、甜寵等批量生產內容陷入審美疲勞,平臺轉向通過“長尾價值”證明內容品質,建立用戶信任壁壘。

其中的一個信號,是今年優酷“年度暢銷榜”的上線,該榜單依據過去365天內劇集對平臺會員開通的貢獻熱度排序,將衡量劇集平臺價值的時間周期,拉長到了一年。這份榜單的推出,再次讓去年的一批劇集進入觀眾視線。
在此之前,騰訊視頻的“經典暢銷榜”、愛奇藝站內必看榜已經成為反映內容長尾價值、持久影響力的重要指標。這些榜單不僅是成功的用戶行為引導工具——平臺通過榜單機制引導粉絲在非播期仍通過開通會員、季卡年卡并指定劇集計入拉新,持續為劇集導流,延長商業生命周期。更成為頭部內容投資回報率的“試金石”,年度排名直接影響著平臺的資源分配與題材創作方向。
對于長視頻平臺而言,這一點正在成為行業共識:唯有經得起真金白銀檢驗的內容,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
02 不再只有《甄嬛傳》《知否》,長尾劇正變得更加多元
過去,我們談到長尾劇,往往是指《甄嬛傳》《知否》《瑯琊榜》等高居榜單前三的古裝劇,剩余的席位則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陳情令》等仙俠、甜寵熱門類型劇瓜分。定義一部長尾劇,也通常是通過老劇有效播放量、二創數據等指標。
最近兩年,無論是劇集觀眾還是長視頻平臺,都開始從更廣的維度去定義一部長尾劇——不再是只有全民出圈的超級爆劇才能算是長尾劇,只要在完結后播放量、會員拉新、商業價值、周邊銷售等某一方面表現突出,都可以被認證為長尾劇。畢竟,對于長視頻平臺,《甄嬛傳》這樣的長青劇可遇而不可求,針對圈層觀眾、特定群體衍生一部劇的長尾價值,是一條更可以批量復制的路線。
不僅如此,長尾劇的也不再局限于古裝、仙俠等類型,《生萬物》這樣的農村年代劇、《掃毒風暴》這樣的緝毒刑偵劇、《以法之名》這樣的法律職業劇,也能憑借作品本身的品質,獲得持久的用戶關注度。

從播放數據來看,今年的頭部爆款劇仍天生自帶一定的“熱度慣性”,甚至在一年之內還會再度翻紅——《藏海傳》在38天熱播期之后,集均播放量仍然增長了近1000萬;《生萬物》的站內彈幕數量從8月18日破1000萬到9月13日破4000萬,20天內增長了300%,反映了持續涌入的新觀眾的互動熱情。《大奉打更人》在更新完結264天之后,出現了第二個熱播期,目前騰訊視頻站內熱搜榜高居第5,近一個月熱度幾乎每天都在14000以上。

不過,今年也出現了一些并非頭部爆款的劇集,仍然在廣告數據、IP衍生等方面表現出了綿長的續航能力。
比如,上半年的古裝劇黑馬《雁回時》熱播期集均為3310萬,因為大結局引發的爭議被認為續航力有限。然而,在劇集完結之后,廣告時長卻仍在持續追加,被觀眾調侃“超點后還在加廣”。直至9月,《雁回時》再次追加了新的廣告商,證明了只要抓住核心女性觀眾群體,這部反套路古偶具備長期的招商吸引力。

年初播出的現偶劇《愛你》熱播期集均僅為1800萬,但其長尾效應卻超過了很多播放量更高的劇集。截至今年8月,《愛你》云合集均播放量較熱播期增長近700萬,周邊銷售額增長近百萬。盡管播出時缺乏大規模營銷,但憑借良好的口碑實現持續傳播,觀眾的自發推薦與二刷三刷行為,最終實現了熱度的“細水長流”。
由此可見,在“后全民爆劇”時代,只要一部劇集用心制作,能俘獲某一圈層觀眾,在圈層內實現自行發酵,就有可能創造屬于自己的長尾效應。推出這樣商業價值源源不斷的劇集,也是長視頻平臺努力的目標。
03 從算法推薦到“全集限免”,平臺如何延長劇集生命周期?
2025年,長尾劇顯著的增勢背后,是視頻平臺積極采取各種策略,試圖延長劇集的生命周期的各種舉措。
首先,平臺不再緊抓“唯流量論”,而是注重劇集質量的提升和內容的創新。“季播化”探索也形成一定的正反饋,對于《慶余年》《長相思》等大體量作品,采用多季開發模式,為作品維持長期熱度。
排播運營的精細化,也為平臺孵化長尾劇打下基礎。今年,愛奇藝和騰訊、優酷不斷深化會員服務的各種舉措頻出,目前平臺普遍采用 “SVIP提前看”、“點映禮包”、“鎖集” 等策略,差異化付費權益,挖掘單部劇集的深度價值。
靈活的排播滿足了劇集口碑和市場的多重需求,靈活安排重播和推薦位,讓劇集再次被觀眾發現,比如《蓮花樓》就在暑期檔再次亮相,為此長尾熱度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AI的技術加持也是平臺的抓手之一,平臺借助算法將經典老劇精準推薦給可能感興趣的新用戶。同時,優化劇集相關的關鍵詞,方便用戶搜索,也是提高劇集長尾效應的關鍵。

短視頻占據大眾注意力的當下,平臺鼓勵二次創作與社區互動,通過釋放素材、舉辦活動等方式,鼓勵用戶對經典劇集進行自發傳播,并建設劇集社區,維持話題度和活力。例如《蓮花樓》《臧海傳》等都有大量的角色cut和劇情復盤內容持續傳播。
文娛價值官還發現,臺網聯動與跨媒介開發成為平臺標配,例如電視臺重播《生萬物》 就觸達了不同圈層的觀眾,進一步放大劇集長尾效應。此外,潛在的影視IP向動漫、游戲、小說等形式的轉化,也能反哺劇集本身的熱度。
限免活動方面,優愛騰無一缺席。愛奇藝開展了3次“全集限免”活動,使24部長劇限免期間日均有效播放較限免前1日上漲50%以上。《蓮花樓》《蒼蘭訣》等劇漲幅達2.5倍左右。芒果TV則推出10部熱劇限時接力免費看活動,《國色芳華》《愛的勘探法》等劇有效播放大幅回升。
2025年,長尾劇正在重塑視頻行業的商業模式,重寫劇集市場的品質新標準。只有重視內容庫的價值,通過多種方式挖掘高質量新老劇集的潛能,才能提高用戶的粘性和使用時間,也有可能在短劇時代取得通向未來的“入場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