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絕味食品因五年間未確認加盟門店裝修業務收入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的公告,揭開了這家鹵味巨頭財務問題的冰山一角。
絕味食品收到湖南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調查結果顯示,絕味食品在2017年至2021年五年期間,少計營業收入按比例估算合計達7.24億元。
在一眾上市公司虛增營收和利潤時,絕味食品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少計超7億元營收,原因為何?7億元資金流向何處?“關店潮”下絕味食品未來會怎樣?
收入隱瞞超7億元
根據絕味食品9月19日晚間發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湖南證監局查明,2017年至2021年期間,公司未確認加盟門店裝修業務收入,導致年度報告少計營業收入,占對應年度公開披露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8%、3.79%、2.20%、2.39%、1.64%。

西安地區一家絕味鴨脖小型門店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開店費用涵蓋加盟費、保證金、裝修費等,總投資約20萬元,其中包括加盟費及保證金合計3萬元左右,裝修和設備費用10萬元(大型店在15萬元左右),還需要支付培訓費、日常經營的食材費用等。
絕味食品2017年上市,根據2023年湖南證監局對公司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公司早在上市之前,便已存在經營性占用加盟門店營業款、加盟費、管理費等違規行為。
2023年8月18日,上交所對絕味食品及相關責任人出具《警示函》,查明在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間,公司通過員工個人賬戶收取公司門店營業款、加盟費、管理費合計2107.07萬元,且未存入公司賬戶,構成經營性資金占用。公司遲至2023年3月17日才向相關責任人員追回上述全部違規占用資金。
一位券商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絕味食品"直營+加盟"的擴張模式為財務操縱提供了天然土壤。監管多次處罰結果顯示,在加盟業務的資金管理上,絕味食品存在長期失控狀態。“7億元資金未進入公司賬戶,暴露了資金體外循環的可能性,這種操作模式下,大筆資金可能直接通過體外循環流入關聯方口袋,涉嫌嚴重損害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
根據上述行政處罰公告,絕味食品將于22日停牌,23日復牌后A股簡稱變更為ST絕味,股票價格日漲跌幅限制為5%。
截至9月16日,絕味食品擁有超5萬名持股股東,上市公司被戴帽,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是利空出盡還是噩夢開始?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線上交流平臺上,多位投資者提及,上述監管處罰落地后,絕味食品被少計的超7億元營收會否被收回上市公司,對公司運營產生積極影響。
關于少計的超7億元營收會否被償還給上市公司?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絕味食品相關年度的財務報告應該更正,更正后得財務處理,這不是借款,做財務處理以達到財務數據真實反映經營情況、合規滿足監管要求即可。”
宋一欣律師向界面新聞記者稱,“營收少計也是虛假陳述,絕味鴨脖的違規行為構成損害上市公司投資者利益。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發起維權申請。”
北京一家虛假陳述維權領域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公開信息,看不出來這筆錢上市公司有沒有追回來,所以也無法判斷是不是還需要再償還上市公司。”
超7億元流入誰的口袋?
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彭才剛時任公司財務總監,安排財務部員工出借個人銀行賬戶,未規范加盟門店裝修業務的核算,并在2017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上簽字,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戴文軍時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知悉公司實際管理加盟門店裝修業務,未對加盟門店裝修業務進行規范管理,未將其納入到上市公司經營、核算體系,并在2017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上簽字,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湖南證監局擬決定:一、對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400萬元罰款;二、對戴文軍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三、對彭才剛給予警告,并處以150萬元罰款;四、對彭剛毅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上述罰款共計850萬元。
絕味食品實控人、董事長戴文軍控股的上海聚成企業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上海聚成”),持有絕味食品34.32%的股份。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慧功、第三大股東上海成廣、第四大股東上海福博,均由戴文軍控制,分別持有絕味食品8.13%、2.79%、2.54%的股份,三家公司和上海聚成及戴文軍是一致行動人關系。
也就是說,董事長戴文軍通過四家關聯企業共計控制上市公司持股總計47.78%。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聚成及上述三家公司2023年均同步出現欠稅情況且數額不小。截至2025年4月,絕味食品控股股東上海聚成欠稅金山稅務局企業所得稅金額達1.91億元,上海慧功、上海成廣、上海福博欠稅分別達0.34億元、0.99億元、2.08億元。
通過回溯上交所2023年8月18日下發的《監管函》,界面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絕味食品在2019-2021年間存在多起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涉及金額巨大且交易結構復雜。這些刻意隱瞞的關聯投資,可能成為利潤輸送的通道。
監管查明,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網聚曾參與投資湖南肆壹伍私募股權基金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湖南肆壹伍),認購份額比例65.35%。
2021年3月,湖南肆壹伍等受讓公司供應商長沙彩云農副食品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彩云)原股東股權,深圳網聚及絕味食品董事、監事等通過合伙企業間接持有長沙彩云。根據相關規定,長沙彩云應被認定為絕味食品關聯方。但公司直至2021年9月25日,前任財務總監彭才剛擔任長沙彩云監事時,才稱將長沙彩云認定為關聯方。2021年3月9日至2021年9月25日期間,公司未將長沙彩云認定為關聯方,未將與長沙彩云之間發生的8520.53萬元交易認定為關聯交易,亦未履行關聯交易相應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財報內容發現,2021年至2024年,作為主要供應商之一,上市公司與長沙彩云關聯交易的實際發生金額分別為1.44億元、1.44億元、1.31億元、1.26億元。
“關店潮”下被ST雪上加霜
作為四大鹵味企業中門店規模最大、歷史擴張速度最快的品牌,加盟模式下企業的收入確認本應遵循嚴格準則。但界面新聞記者發現,絕味食品在門店數量加速擴張的同時,卻存在加盟商管理收入異常下滑的現象。
2019年是絕味食品門店數量的擴張高峰期。2019年門店數量首度突破1萬家,2020至2023年分別為12399家、13714家、15076家、15950家。
2019至2023年,公司加盟商管理收入分別為0.55億元、0.68億元、0.67億元、0.75億元、0.83億元。2020年至2021年,公司門店增加約1300多家,加盟商管理收入反而出現下滑。
根據窄門餐眼平臺2025年4月13日數據顯示,絕味食品門店數降至12129家。截至今年上半年,加盟商管理收入0.27億元,同比下滑20.28%。
2025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收28.2億元,同比下降15.57%;歸母凈利潤1.75億元,同比降40%以上,其中二季度單季營收同比減少近兩成。
同行方面,上半年,周黑鴨(1458.HK)憑借1.08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實現228%的同比增長;煌上煌(002695.SZ)歸母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26.9%;紫燕食品(603057.SH)實現歸母凈利潤1.05億元,同比下降47.2%。
絕味食品的關店速度也遠超同行。窄門數據顯示,2024年6月底至今,絕味食品在一年多關店超4000家。今年上半年,煌上煌的門店總數較去年底的3660家減少762家,周黑鴨的門店總數較去年底的3031家減少167家。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鹵味賽道的增長有賴于幾個方面。從宏觀來說,是基于重度消費人群的人口紅利,以及門店數量的增加。從微觀來說,就包括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粉絲效應,以及品牌服務體系以及客戶黏性。整體看,從品類競爭的角度,鹵味整體的價格是偏高的,性價比不足。加上這幾年整個行業的消費意愿、消費能力、消費的信心下探后,對鹵味行業的挑戰是非常大的。
朱丹蓬說,“此次絕味食品受罰對企業的商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對團隊信心、供應商信心、加盟商的信心都是巨大的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