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葛優的身影出現在三元鮮奶的廣告片中,并喊出“喝了幾十年,還是認三元”這個19年前的廣告語,他勾起許多北京消費者關于三元牛奶的記憶碎片——這是三元股份時隔19年再度為鮮奶產品啟用代言人葛優,并借此正式推出了“三元北京鮮牛奶”。這是一款升級版的72度巴氏殺菌低溫牛奶,這款牛奶升級后除了提高蛋白質含量之外,還將“100%自有奶源”印在包裝瓶的明顯位置上。
在整個鮮奶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長期盤踞北京市場的三元也開始加強渠道建設。
界面新聞在北京盒馬門店的鮮奶貨架上看到,僅三元牛奶的升級產品(紅瓶)在這里擁有三排17個產品位置,此外三元鮮奶產品還包括極致有機鮮牛奶和極致A2β-酪蛋白鮮牛奶,以及三元為盒馬代工生產的盒馬自有品牌鮮牛奶、盒馬晚安牛奶,從整個貨架排面占比看,三元的產品幾乎接近一半的貨架量。

在這背后,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下滑后的三元自2024年開始轉變策略——聚焦低溫鮮奶等細分領域和核心區域市場,試圖通過差異化競爭建立壁壘。
一名乳制品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最近幾年原奶價格處于歷史洼地,再加上品牌和地緣效應,三元在北京市場能夠與伊利、光明、蒙牛這些品牌持續抗衡,不過價格戰已經并不多見,各家更多是找到各自產品的差異化優勢來獲得更多份額。三元自身的品牌積淀、市場占有率和新鮮奶源在北京市場都具有比較優勢。
凱度消費者指數顯示,2024年三元鮮奶在北京鮮奶市場的銷售額份額為58.3%,在北京市場位居首位。
界面新聞走訪超市渠道發現,北京市場的低溫牛奶以伊利、蒙牛、三元、君樂寶為主,此外還包括零售賣場推出的自有品牌低溫牛奶,少量渠道也有優諾、塞上一頭牛、新乳業今日鮮奶鋪等產品,此前光明在北京市場大量鋪貨的“新鮮牧場”牛奶在永輝、盒馬、京客隆北京門店都無法找到。永輝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2.6元一袋的三元鮮牛奶(243毫升)幾乎每天都會售罄,“這款產品已經賣了十多年,價格實惠,北京消費者較為認可。”
三元食品在上半年財報中表示,渠道創新是三元生態布局的重要支點,公司成立專門的 KA團隊,為盒馬等新零售渠道定制專屬牛奶產品,盡管盒馬晚安牛奶在上市之初引發過爭議;但界面新聞從行業人士處獲知,這款產品的銷售表現要好于預期。
在聚焦低溫牛奶優勢的同時,三元在去年還砍掉了近20%的產品。三元股份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其主要動作包括優化生產布局、提高產能與銷售匹配度,降低運營成本,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等。它在上半年退市SKU數占比近20%,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并進一步強化精細管理,通過各種措施有效降低采購成本。
在管理方面,三元2024年公司總部部門從21個調整為14個,總部人員減幅46%。
這一系列的動作已經在經營數據上顯現出變化。財報顯示,2024年三元股份營收70.12億元,同比減少10.73%;歸母凈利潤5481.18萬元,同比下滑77.44%。今年上半年,它實現營業總收入33.31億元,同比下降13.77%,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43.33%。
在今年三元還迎來了一位更年輕的總經理。今年4月,三元發布人事任免公告,唐宏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聘請陳海峰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與具有大央企背景的前任總經理唐宏相比,80后的陳海峰擁有更為豐富的消費品行業工作經驗,在營銷與電商方面尤為擅長。
新總經理履新后,三元還重啟了“北京市牛奶公司”的IP,在鼓樓、北京西站等地開設茶飲店,推出“現打鮮奶+現制飲品”模式,店內鮮奶均來自三元近郊有機牧場,采用當日配送模式。現打鮮奶分為250mL(5.9元)和500mL(10.9元)兩種規格,同時搭配冰淇淋、奶茶、奶皮子酸奶等增強場景和體驗到休閑飲品;而鼓樓東大街的首家旗艦店還設置了拍照打卡區。
這些動作,都讓三元在北京市場的低溫鮮奶領域增強差異化壁壘。
但乳制品行業競爭仍趨激烈,三元面臨的挑戰還在于,如果要保持持續的增長,在華北之外的地區如何強化品牌建設是一個挑戰。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和三元之于北京一樣,都有消費者長期購買的地域性品牌,例如光明等。通過產品升級、渠道優化實現市場化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并且持續擦亮“北京鮮奶”的招牌將是三元未來破局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