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uhf2o"></blockquote>

      <cite id="uhf2o"></cite>
    • <rt id="uhf2o"><label id="uhf2o"></label></rt>
      <output id="uhf2o"><big id="uhf2o"></big></output>
      <big id="uhf2o"><fieldset id="uhf2o"></fieldset></big>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亚洲人妻一区二区精品,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性一交一乱一伦,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正在閱讀:

      日本停播韓國緩慢,為何4K電視只在中國一枝獨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日本停播韓國緩慢,為何4K電視只在中國一枝獨秀?

      供給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4K普及,但需求側呢?

      文 | 娛樂資本論 James

      對于“電視迷”來說,9月28日是一個大日子。這一天,湖南、東方、浙江、江蘇、山東五臺的4K超高清頻道將同日開播。

      今年已經有3個省臺主頻道的4K超高清版本開播,北京衛視于3月28日、廣東、深圳衛視于6月28日開播。與此同時,河南、天津、云南等地的省臺4K頻道也已經上星測試信號,預計在年底前也會正式開播。

      在政策引領下,國家媒體的基礎設施迎來全面更新換代,而這個大變化又會不會影響到普通消費者的客廳呢?長期疲軟的客廳電視開機率指標,會不會因此回暖?

      相比之下,日本五家主要民營電視臺的 4K 廣播衛星(BS)頻道因其虧損高達300億日元每年,計劃于 2027 年停播;而韓國和中國臺灣,4K生態系統也未能建立。

      也就是說,中國電視4K普及進程在東亞算是“一枝獨秀”,其中又有什么獨特之處?這是否意味著又一個領域“彎道超車”的機會來臨?

      政策強力驅動,省臺梯隊上新

      中國廣電系統的4K超高清普及進程,是一場由頂層設計驅動、多部委協同、全產業鏈參與的國家級行動。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創造出規模化的市場需求,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迭代升級。

      2025年是廣電總局確定的“超高清發展年”,統籌開展超高清發展、高清普及和標清關停工作,要求到年底全國4K超高清頻道數量超過20個,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基本完成高清化。

      對于此,業內專家劉洋告訴小娛,因為大屏端內容供給“陳舊已久”,消費持續疲弱,“整個改革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套,新《21條》也是在此大背景下出臺”。所以此次4K迭代還綁上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工作(“雙治理”)等其它政策,將超高清普及作為提升用戶體驗、解決收視痛點的一攬子方案。

      頂層設計的供給側改革,意在克服市場發展初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境。當超高清內容無處不在,用戶的消費習慣必將隨之形成。

      在今年省級衛視4K化大力推進之前,地方臺已經有上海的歡笑劇場4K、北京紀實科教4K(原冬奧紀實)、廣東綜藝4K等頻道,試驗性播出4K內容。

      2025年3月28日,北京衛視4K超高清頻道在省臺主頻中首個上星,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這個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地體現在各地臺標的樣式上。電視愛好者們曾猜測各地會使用CCTV4K和CCTV-16奧林匹克頻道4K的臺標樣式,但最后大家卻向北京臺看齊了。

      隨后,廣東衛視和深圳衛視于6月28日同步開播,形成第二梯隊。

      而規模最大的一波浪潮定于本周日即9月28日,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山東衛視都已經官宣本日定檔開播4K超高清頻道。各地有線電視第一時間更新節目單,使用4K機頂盒的用戶可以在開播當日搜臺,然后在屏幕上“數雀斑”。

      根據廣電總局“統一標識、統一編排、統一呼號”要求和部署,4K超高清頻道上線時,對4K節目片源占比有明確要求,不能簡單采用1080p上變換糊弄了事。在這里,北京衛視的策略也成為全國其它地方借鑒的模板。

      北京衛視4K播出的核心是“存量升級”,即優先將擁有穩固收視基礎和良好口碑的王牌欄目進行4K化制播,而非冒險推出未經市場檢驗的4K原生節目。這包括紀實文化類《檔案》《生命緣》和《博物館之城》,生活服務類《養生堂》和《暖暖的味道》,以及打造《4K里的中國》紀錄片欄目。

      這些節目都需要更高的畫質,比如展示文物細節、手術場景、菜品色澤等。在高標清同播的要求下,現有的北京衛視觀眾也同步收看到這些節目,可以催生觀眾們對看到更高畫質的需求。

      至于東方衛視則突出其“新聞立臺”優勢,強調“大都市的新聞視角”,同時大力擴張紀錄片版圖,打造清晨、黃金檔、深夜播出的紀錄片內容矩陣,以及發力微短劇、體育直播等。值得注意的是,東方衛視4K超高清將會在衛星、有線、IPTV和移動端全線開播,特別是通過看東方客戶端可以直接接收4K的網絡信號。

      內容供給豐富,客廳硬件換代

      廣電總局定調,超高清“對廣電視聽乃至整個互聯網內容升級意義重大,是一項全局性、牽引性的重大系統工程”,已納入國家“兩重”“兩新”戰略,特別是其中的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內將新增1800萬臺有線電視和IPTV超高清機頂盒,全國超高清終端總規模達3億臺。

      供給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4K普及,但需求側呢?

      娛樂資本論曾多次撰文闡述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看電視”正在衰落。中國電視的日均開機率已從2016年的70%,斷崖式下跌至2022年的不足30%。盡管微短劇已經在搬上大屏,但真正通過電視大屏觀看短劇的比例尚不足20%。

      然而,將“開機率下降”等同于“電視消亡”是一種誤讀。盡管線性直播的收視率下降,但電視機作為物理設備并未被淘汰。截至2025年,中國電視大屏的去重用戶規模仍有10.4億,智能電視的日均使用時長依然維持在6.3小時。其中,人們使用電視的功能包括點播、游戲、投屏、健身等,不一而足。

      只要有客廳,那么大屏化就是電視消費最顯著的趨勢。2023年,65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電視銷量均為負增長,而75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銷量則實現了超過200%的增長。即使是在不便安裝大電視的場合,自帶電池,可以推著走的“閨蜜機”也在生長,蘇寧易購8月閨蜜機銷量同比增長384%。

      據第一財經報道,今年上海超高清電視(即4K電視)加快普及,有的廠家的銷量占比已達95%。此外,120Hz及以上高刷新率和大內存的電視亦受到追捧。

      在今年決定換電視的人群當中,娛樂資本論遇到的小王(化名),說了一個意想不到,但又確實無法拒絕的理由。

      小王一家擁有各大主流視頻網站的會員,但電視端以及投屏“帶不動”最高的畫質,比如“幀綺映畫”之類的。有時,他會在電腦上看視頻,但他發現,有很多4K內容在電腦和手機上打開顏色不對勁,顯得灰蒙蒙的。

      實際上這是因為小王的設備不支持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范圍)。HDR是超高清體驗的核心支柱之一,也是與清晰度同樣重要的術語。

      如果你使用的是iPhone,一定聽說過深夜群里用一個表情包或視頻“閃瞎眼”的事情,那就是HDR的效果:

      具體原理小娛不做深入講解,簡單可以理解為HDR亮度更高、效果更好,讓畫面更接近人眼所見的真實世界。然而,HDR內容在普通屏幕上看會“發灰”。這是因為幾十年來,我們所有的電視、顯示器和視頻內容都基于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標準動態范圍)。

      在SDR設備上,HDR內容(左下)必須經過重新調色才能顯示正常的色彩(右上)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技術

      小王對河豚君說,他原本認為“屏幕足夠大了就夠用了”,忽略了某些便宜的大屏電視,實際上并不支持完整的4K/8K體驗。

      在內容生產上,去年發起的“超高清先鋒行動計劃”計劃到2025年底,全國新拍電視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新聞、綜藝等節目超高清占比顯著提升;除了年底前衛視開播計劃之外,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咪咕視頻、B站等6大頭部網絡視聽平臺,年新增節目超高清需要占比超40%。

      以前,“早買早享受”的高檔電視機用戶缺少的是片源。現在,當國家驅動的4K供給側改革落地,片源不成問題了,但老舊的終端卻成了新的問題。在高清轉換時,舊的“大屁股電視”加個機頂盒也能湊合用。但現在要想節目畫面“不發灰”,連電視機也得跟著一起換。由此可見,4K超高清帶來的以舊換新和消費升級浪潮,有希望比此前任何時候都要猛烈。

      奧維云網認為,目前超高清電視的硬件發展速度快于內容,內容的超高清化升級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有利于激發用戶的開機率,從而進一步拉動超高清電視的需求。

      緊緊把握標準和內容的自主權

      4K內容的制播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有時相當于把電視臺的設備換了個遍。東方衛視為了4K超高清播出新聞節目,翻新了已經用了十多年的主演播室“新聞夢工場”,總算是換上了無縫大屏。

      如果在純商業利益導向的考量下,升級到4K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日本的民營廣播公司(五大民放)因為每年虧損300億日元,正在集體退出BS4K電視頻道業務,交還頻譜,轉而通過互聯網流媒體提供4K內容。自2018年啟動以來,4K頻道的觀眾觸達率微乎其微。以某臺主頻道的月度觸達率為83%,而BS4K頻道僅為3.5%。為同時滿足高清和超高清播出,節目后期制作需要準備2K和4K兩個版本,這導致后期成本額外增加20-25%。在韓國和中國臺灣,4K生態系統也未能建立,發展嚴重依賴政府補助,缺乏商業動力。

      排除換設備相對“平價”,對體育和電影節目需求廣泛的美歐市場,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如果沒有持續且大規模的國家級干預,開辦和維持4K線性廣播頻道,甚至可以說在商業上是不可行的。有趣的是,全球流媒體巨頭Netflix、Disney+等通過與日韓等地進行廣泛的聯合制作,實際上成為資助當地4K內容生產的“唯一希望”。

      此時,中國由國家主導的4K戰略,其獨特性和魄力愈發凸顯。這可以確保高端文化內容的生產和傳播能力牢牢掌握在本國媒體的手中,并且我們制作的4K優質劇集、紀錄片等也能全球輸出。

      在全面更新家庭終端之外,中國的超高清戰略最具獨創性的一環,是將電影院和戶外公共大屏,改造為4K/8K內容落地的重要渠道。

      從2021年春晚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便將4K/8K信號實時傳輸至全國部分城市的影院進行直播。這一模式隨后被應用到歐洲杯、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以及閱兵等重大活動上。

      由工信部、廣電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起的“百城千屏”項目,旨在推動在全國上百個城市的商業中心、交通樞紐、文化場館等人流密集區域,建設或改造數千塊4K/8K超高清公共大屏。

      將影院網絡用于電視節目是打破傳統行業邊界的融合戰略,也用實際行動向近年處于寒冬的電影行業伸出援手。原本專屬于電視的直播內容,此時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這類項目成為了中國自主超高清技術標準的“閱兵場”。就像中影主導的CINITY在國內院線茁壯成長,與IMAX形成競爭態勢一樣,“百城千屏”項目也要求播出內容需大量采用AVS3等國產音視頻編解碼標準。同時,中星6E、中星9C等新型國產衛星投入使用,為4K超高清信號的全國覆蓋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HDR標準領域,中國也推出了自己的方案HDR Vivid,這是一個與主流的HDR10+和杜比視界(Dolby Vision)類似的開放標準。HDR Vivid得到了國內眾多設備制造商和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內容平臺的支持,并已成為廣電總局的行業標準,在本次4K超高清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的4K超高清普及進程,是一場植根國家發展戰略的媒體革命。

      首先,廣電系統的“供給側改革”可以視為線性電視的一場“戰略反擊”,希望通過提供一種在畫質、音效和流暢度上遠超常規網絡視頻的卓越產品,直面流媒體平臺、游戲機、投屏等其他內容源的競爭,重新奪回用戶按下遙控器后的第一選擇權。

      但其最終目標不止于此,而是建立一個技術主權穩固、媒介深度融合的生態,為未來更為沉浸式的媒介新體驗做好準備。

      圖片來源:SMG發布

      近日,在東方衛視4K超高清頻道演練期間的一張演播室圖片中,屏幕上顯示了上海臺“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一周年的大事節點,而開播4K頻道位于時間軸的盡頭。

      正如這張圖片所展示的,2025年省級衛視4K頻道的批量上新,標志著已經開展一年多的“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一個階段性的收官之作。它為未來深度整合5G、AI等技術,以及更廣泛的媒體形態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果能夠成功應對推廣過程中的重重挑戰,我國將擁有處于全球前列的超高清技術標準,以及全球最龐大和健康的超高清生態系統之一。這不僅能極大地豐富國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可能使我國在下一代行業標準制定和引領上獲得顯著的先發優勢,在全球科技版圖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日本停播韓國緩慢,為何4K電視只在中國一枝獨秀?

      供給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4K普及,但需求側呢?

      文 | 娛樂資本論 James

      對于“電視迷”來說,9月28日是一個大日子。這一天,湖南、東方、浙江、江蘇、山東五臺的4K超高清頻道將同日開播。

      今年已經有3個省臺主頻道的4K超高清版本開播,北京衛視于3月28日、廣東、深圳衛視于6月28日開播。與此同時,河南、天津、云南等地的省臺4K頻道也已經上星測試信號,預計在年底前也會正式開播。

      在政策引領下,國家媒體的基礎設施迎來全面更新換代,而這個大變化又會不會影響到普通消費者的客廳呢?長期疲軟的客廳電視開機率指標,會不會因此回暖?

      相比之下,日本五家主要民營電視臺的 4K 廣播衛星(BS)頻道因其虧損高達300億日元每年,計劃于 2027 年停播;而韓國和中國臺灣,4K生態系統也未能建立。

      也就是說,中國電視4K普及進程在東亞算是“一枝獨秀”,其中又有什么獨特之處?這是否意味著又一個領域“彎道超車”的機會來臨?

      政策強力驅動,省臺梯隊上新

      中國廣電系統的4K超高清普及進程,是一場由頂層設計驅動、多部委協同、全產業鏈參與的國家級行動。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創造出規模化的市場需求,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迭代升級。

      2025年是廣電總局確定的“超高清發展年”,統籌開展超高清發展、高清普及和標清關停工作,要求到年底全國4K超高清頻道數量超過20個,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基本完成高清化。

      對于此,業內專家劉洋告訴小娛,因為大屏端內容供給“陳舊已久”,消費持續疲弱,“整個改革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套,新《21條》也是在此大背景下出臺”。所以此次4K迭代還綁上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工作(“雙治理”)等其它政策,將超高清普及作為提升用戶體驗、解決收視痛點的一攬子方案。

      頂層設計的供給側改革,意在克服市場發展初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境。當超高清內容無處不在,用戶的消費習慣必將隨之形成。

      在今年省級衛視4K化大力推進之前,地方臺已經有上海的歡笑劇場4K、北京紀實科教4K(原冬奧紀實)、廣東綜藝4K等頻道,試驗性播出4K內容。

      2025年3月28日,北京衛視4K超高清頻道在省臺主頻中首個上星,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這個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地體現在各地臺標的樣式上。電視愛好者們曾猜測各地會使用CCTV4K和CCTV-16奧林匹克頻道4K的臺標樣式,但最后大家卻向北京臺看齊了。

      隨后,廣東衛視和深圳衛視于6月28日同步開播,形成第二梯隊。

      而規模最大的一波浪潮定于本周日即9月28日,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山東衛視都已經官宣本日定檔開播4K超高清頻道。各地有線電視第一時間更新節目單,使用4K機頂盒的用戶可以在開播當日搜臺,然后在屏幕上“數雀斑”。

      根據廣電總局“統一標識、統一編排、統一呼號”要求和部署,4K超高清頻道上線時,對4K節目片源占比有明確要求,不能簡單采用1080p上變換糊弄了事。在這里,北京衛視的策略也成為全國其它地方借鑒的模板。

      北京衛視4K播出的核心是“存量升級”,即優先將擁有穩固收視基礎和良好口碑的王牌欄目進行4K化制播,而非冒險推出未經市場檢驗的4K原生節目。這包括紀實文化類《檔案》《生命緣》和《博物館之城》,生活服務類《養生堂》和《暖暖的味道》,以及打造《4K里的中國》紀錄片欄目。

      這些節目都需要更高的畫質,比如展示文物細節、手術場景、菜品色澤等。在高標清同播的要求下,現有的北京衛視觀眾也同步收看到這些節目,可以催生觀眾們對看到更高畫質的需求。

      至于東方衛視則突出其“新聞立臺”優勢,強調“大都市的新聞視角”,同時大力擴張紀錄片版圖,打造清晨、黃金檔、深夜播出的紀錄片內容矩陣,以及發力微短劇、體育直播等。值得注意的是,東方衛視4K超高清將會在衛星、有線、IPTV和移動端全線開播,特別是通過看東方客戶端可以直接接收4K的網絡信號。

      內容供給豐富,客廳硬件換代

      廣電總局定調,超高清“對廣電視聽乃至整個互聯網內容升級意義重大,是一項全局性、牽引性的重大系統工程”,已納入國家“兩重”“兩新”戰略,特別是其中的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內將新增1800萬臺有線電視和IPTV超高清機頂盒,全國超高清終端總規模達3億臺。

      供給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4K普及,但需求側呢?

      娛樂資本論曾多次撰文闡述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看電視”正在衰落。中國電視的日均開機率已從2016年的70%,斷崖式下跌至2022年的不足30%。盡管微短劇已經在搬上大屏,但真正通過電視大屏觀看短劇的比例尚不足20%。

      然而,將“開機率下降”等同于“電視消亡”是一種誤讀。盡管線性直播的收視率下降,但電視機作為物理設備并未被淘汰。截至2025年,中國電視大屏的去重用戶規模仍有10.4億,智能電視的日均使用時長依然維持在6.3小時。其中,人們使用電視的功能包括點播、游戲、投屏、健身等,不一而足。

      只要有客廳,那么大屏化就是電視消費最顯著的趨勢。2023年,65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電視銷量均為負增長,而75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銷量則實現了超過200%的增長。即使是在不便安裝大電視的場合,自帶電池,可以推著走的“閨蜜機”也在生長,蘇寧易購8月閨蜜機銷量同比增長384%。

      據第一財經報道,今年上海超高清電視(即4K電視)加快普及,有的廠家的銷量占比已達95%。此外,120Hz及以上高刷新率和大內存的電視亦受到追捧。

      在今年決定換電視的人群當中,娛樂資本論遇到的小王(化名),說了一個意想不到,但又確實無法拒絕的理由。

      小王一家擁有各大主流視頻網站的會員,但電視端以及投屏“帶不動”最高的畫質,比如“幀綺映畫”之類的。有時,他會在電腦上看視頻,但他發現,有很多4K內容在電腦和手機上打開顏色不對勁,顯得灰蒙蒙的。

      實際上這是因為小王的設備不支持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范圍)。HDR是超高清體驗的核心支柱之一,也是與清晰度同樣重要的術語。

      如果你使用的是iPhone,一定聽說過深夜群里用一個表情包或視頻“閃瞎眼”的事情,那就是HDR的效果:

      具體原理小娛不做深入講解,簡單可以理解為HDR亮度更高、效果更好,讓畫面更接近人眼所見的真實世界。然而,HDR內容在普通屏幕上看會“發灰”。這是因為幾十年來,我們所有的電視、顯示器和視頻內容都基于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標準動態范圍)。

      在SDR設備上,HDR內容(左下)必須經過重新調色才能顯示正常的色彩(右上)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技術

      小王對河豚君說,他原本認為“屏幕足夠大了就夠用了”,忽略了某些便宜的大屏電視,實際上并不支持完整的4K/8K體驗。

      在內容生產上,去年發起的“超高清先鋒行動計劃”計劃到2025年底,全國新拍電視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新聞、綜藝等節目超高清占比顯著提升;除了年底前衛視開播計劃之外,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咪咕視頻、B站等6大頭部網絡視聽平臺,年新增節目超高清需要占比超40%。

      以前,“早買早享受”的高檔電視機用戶缺少的是片源。現在,當國家驅動的4K供給側改革落地,片源不成問題了,但老舊的終端卻成了新的問題。在高清轉換時,舊的“大屁股電視”加個機頂盒也能湊合用。但現在要想節目畫面“不發灰”,連電視機也得跟著一起換。由此可見,4K超高清帶來的以舊換新和消費升級浪潮,有希望比此前任何時候都要猛烈。

      奧維云網認為,目前超高清電視的硬件發展速度快于內容,內容的超高清化升級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有利于激發用戶的開機率,從而進一步拉動超高清電視的需求。

      緊緊把握標準和內容的自主權

      4K內容的制播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有時相當于把電視臺的設備換了個遍。東方衛視為了4K超高清播出新聞節目,翻新了已經用了十多年的主演播室“新聞夢工場”,總算是換上了無縫大屏。

      如果在純商業利益導向的考量下,升級到4K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日本的民營廣播公司(五大民放)因為每年虧損300億日元,正在集體退出BS4K電視頻道業務,交還頻譜,轉而通過互聯網流媒體提供4K內容。自2018年啟動以來,4K頻道的觀眾觸達率微乎其微。以某臺主頻道的月度觸達率為83%,而BS4K頻道僅為3.5%。為同時滿足高清和超高清播出,節目后期制作需要準備2K和4K兩個版本,這導致后期成本額外增加20-25%。在韓國和中國臺灣,4K生態系統也未能建立,發展嚴重依賴政府補助,缺乏商業動力。

      排除換設備相對“平價”,對體育和電影節目需求廣泛的美歐市場,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如果沒有持續且大規模的國家級干預,開辦和維持4K線性廣播頻道,甚至可以說在商業上是不可行的。有趣的是,全球流媒體巨頭Netflix、Disney+等通過與日韓等地進行廣泛的聯合制作,實際上成為資助當地4K內容生產的“唯一希望”。

      此時,中國由國家主導的4K戰略,其獨特性和魄力愈發凸顯。這可以確保高端文化內容的生產和傳播能力牢牢掌握在本國媒體的手中,并且我們制作的4K優質劇集、紀錄片等也能全球輸出。

      在全面更新家庭終端之外,中國的超高清戰略最具獨創性的一環,是將電影院和戶外公共大屏,改造為4K/8K內容落地的重要渠道。

      從2021年春晚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便將4K/8K信號實時傳輸至全國部分城市的影院進行直播。這一模式隨后被應用到歐洲杯、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以及閱兵等重大活動上。

      由工信部、廣電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起的“百城千屏”項目,旨在推動在全國上百個城市的商業中心、交通樞紐、文化場館等人流密集區域,建設或改造數千塊4K/8K超高清公共大屏。

      將影院網絡用于電視節目是打破傳統行業邊界的融合戰略,也用實際行動向近年處于寒冬的電影行業伸出援手。原本專屬于電視的直播內容,此時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這類項目成為了中國自主超高清技術標準的“閱兵場”。就像中影主導的CINITY在國內院線茁壯成長,與IMAX形成競爭態勢一樣,“百城千屏”項目也要求播出內容需大量采用AVS3等國產音視頻編解碼標準。同時,中星6E、中星9C等新型國產衛星投入使用,為4K超高清信號的全國覆蓋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HDR標準領域,中國也推出了自己的方案HDR Vivid,這是一個與主流的HDR10+和杜比視界(Dolby Vision)類似的開放標準。HDR Vivid得到了國內眾多設備制造商和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內容平臺的支持,并已成為廣電總局的行業標準,在本次4K超高清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的4K超高清普及進程,是一場植根國家發展戰略的媒體革命。

      首先,廣電系統的“供給側改革”可以視為線性電視的一場“戰略反擊”,希望通過提供一種在畫質、音效和流暢度上遠超常規網絡視頻的卓越產品,直面流媒體平臺、游戲機、投屏等其他內容源的競爭,重新奪回用戶按下遙控器后的第一選擇權。

      但其最終目標不止于此,而是建立一個技術主權穩固、媒介深度融合的生態,為未來更為沉浸式的媒介新體驗做好準備。

      圖片來源:SMG發布

      近日,在東方衛視4K超高清頻道演練期間的一張演播室圖片中,屏幕上顯示了上海臺“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一周年的大事節點,而開播4K頻道位于時間軸的盡頭。

      正如這張圖片所展示的,2025年省級衛視4K頻道的批量上新,標志著已經開展一年多的“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一個階段性的收官之作。它為未來深度整合5G、AI等技術,以及更廣泛的媒體形態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果能夠成功應對推廣過程中的重重挑戰,我國將擁有處于全球前列的超高清技術標準,以及全球最龐大和健康的超高清生態系統之一。這不僅能極大地豐富國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可能使我國在下一代行業標準制定和引領上獲得顯著的先發優勢,在全球科技版圖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久青草视频在线视频在线| 自贡市| 国产玖玖玖玖精品电影| 人妻激情文学|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欧美在线人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vpswindows少妇| 最新的国产成人精品2020|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激情五月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在线看国产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欧美一进一出抽搐大尺度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毛片子一区二区三区| 无套内谢少妇一二三四|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人人妻碰人人免费| 俺也来俺也去俺也射|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最大av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97丁香色香蕉| 无码专区 人妻系列 在线|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综合91社区精品福利| 五峰|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合集|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92国产福利午夜757小视频| brazzers欧美巨大|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