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2021年鋰電池漲價,產業周期使得業內對鈉電制造產生非理性預期,熱度太高。這兩年回落又有點過于悲觀,目前產業邏輯已經從原來簡單的價格顛覆預期回到價值創造。”
日前,在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主辦的2025“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與標準發展論壇”上,北京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樹軍表示。
近年來,在眾多電池技術路線中,鋰離子電池持續占據主導地位,但市場對于納離子電池等其他技術的探索并未停止。
起點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鈉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3.7 GWh,同比增長率達259%。
與鋰離子電池類似,鈉離子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由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集流體和外殼等組成。

相比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儲備量豐富、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溫性能好等優勢,但其能量密度較低、循環壽命較短。
據李樹軍介紹,鈉離子電池在中國已發展了約15年,前五年可能主要是基礎開發階段,即材料;第二階段是電池樣品化的階段。
“目前是鈉離子電池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2026年將是鈉離子電池真正的商業化應用時點。”李樹軍表示。其希望,今年鈉離子電池在特定的市場上完成商業化驗證,明年進行商業化調試。驗證的市場包括兩輪車、乘用車、啟動電池、電力儲能、商用車等。
2021年前后,鋰離子電池價格暴漲,促使業內對成本低廉的鈉離子電池寄予厚望,希望其能與鋰離子電池形成互補,鋰離子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當時也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產品。
但近兩年來,鋰價大幅下降,鋰離子電池價格也大幅回落。由于尚處于產業化初期,生產規模小、產業鏈不成熟,且研發成本較高,鈉離子電池成本下降不及預期,其商業化進程也進入瓶頸期。
據界面新聞查閱,目前鈉離子電池成本約0.5元/Wh,鋰電池成本約為0.3-0.4元/Wh。
但據李樹軍預計,未來兩三年,鈉離子電池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左右。
對于鈉離子電池應用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在上述論壇中指出,鈉離子電池應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優勢,瞄準混合動力汽車、不間斷電源(UPS)、調頻儲能、鉛酸替代等應用場景。
業內有觀點認為,當前鈉離子電池最大的應用市場是儲能。但李樹軍對這部分發展沒有這么樂觀。
在其看來,儲能規模大,對產品性能、成本要求極高。對于這樣的主流成本型市場,應該等待產業技術和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再切入。
他認為,這兩年鈉離子電池主打的商業化產品應是商用車,比如重卡、輕卡、礦卡和工程機械等。鈉離子電池應從細分的性能型市場切入,同步提升能量密度,即降低成本。
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細分路線中,聚陰離子鈉電池被提及較多。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研究員鄧亮在上述論壇的演講中指出,聚陰離子型磷酸鹽正極材料因其結構穩定、安全性高,尤其適合鈉離子電池在寬溫域與高倍率場景的應用。
鄧亮也同時強調,正極材料性能的充分發揮需與耐低溫/高溫電解液、適配負極等系統部件協同優化,方能實現長循環與高倍率充放電。展望未來,鈉電池需在成本控制與性能優化方面持續突破,并提前布局材料回收利用體系,以更好響應市場期待。
近日,中科海鈉中標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20 MWh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該公司稱,這標志著其鈉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技術在規模化儲能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中科海鈉成立于2017年,是國內最早從事鈉離子電池開發與制造的公司之一。
目前,龍頭電池企業也在繼續加碼納電領域的產能與技術布局。
數日前,鋰電老大寧德時代(300750.SZ)曾在互動平臺表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離子電池略低,但低溫性能、碳足跡、安全性能均更有優勢。
例如,鈉新電池將有助開拓嚴寒市場,拓寬新能源應用的區域邊界;鈉新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175Wh/kg,具備超500公里的純電續航能力,可以覆蓋超四成的國內乘用車市場需求,具備廣闊的目標市場空間。
寧德時代稱,其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正在與客戶推進開發、落地中,明年將根據客戶節奏實現批量供貨。
今年4月,寧德時代曾發布全球首個大規模量產的鈉離子電池,包含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和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兩類產品。
據起點研究院統計,上半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出貨量前十的企業,分別是維科技術、比亞迪、海四達鈉星、寧德時代、超威鈉電、中科海鈉、易事特鈉電、青鈉科技、為方能源以及華鈉芯能。
在上述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與標準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四級調研員王尋表示,工信部將持續統籌鈉離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將加強產業統籌規劃,引導產業資源合理配置,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結合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形成區域協調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強與其他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二是優化產品創新生態,持續加大對鈉離子電池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鼓勵支持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加快成果創新轉化和應用。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要讓市場主體發揮創新活力。
三是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王尋稱,工信部將盡快推進鈉離子電池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標準框架,形成一套企業合理完善的標準體系,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是推動市場拓展和應用。積極培育和拓展鈉離子電池的市場應用領域,通過政策引導等方式,鼓勵在儲能電站、交通工具、分布式儲能系統、通信基站等領域優先推廣應用鈉離子電池產品。
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主任何鵬林透露,中國鈉離子電池標準化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已發布2項國家標準,另有11項國標及行標正在制定中。此外,中國牽頭的4項鈉電池國際標準也正在起草過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