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無痛取卵”?86歲“試管內受精”?2025年9月29日,國家醫保局網站發文介紹,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國家醫保局精準查處多起異常數據典型案例,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醫保數據對監管的賦能作用持續凸顯。
數據監測發現,某醫院為73歲老人開展“無痛取卵”,另一醫院則為86歲老人開展“試管內受精”。發現問題后,醫保部門當天派出人員現場核實。
核實發現,73歲老人本為開展“無痛胃腸鏡”,但醫生在填寫診斷時僅輸入“無痛”二字,在下拉選項中誤選“無痛取卵”。86歲老人所患疾病本為“腎功能衰竭”,由于首字母“SGNSJ”與“試管內受精”相同,醫生在填寫診斷時僅輸入首字母,又未仔細查看下拉選項,導致錯誤發生。檢查人員現場指出問題,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完善數據校驗機制,助力醫務人員準確填寫診療信息,向醫保部門上傳準確數據,避免浪費監管資源。
在另一起案例中,醫?;鸨O管數據分析發現,某醫生存在一分鐘內為不同病人開具多份司美格魯肽處方情況。醫?;痫w檢組按線索進駐檢查,精準查處涉嫌偽造病歷等違法違規行為。
檢查發現,某醫藥代表收斂數十人社保卡,使用這些參保人身份到醫院就診,該醫生明知其冒名就醫,仍長期配合為其開具診斷為糖尿病、二甲雙胍用藥療效不佳、建議使用司美格魯肽的門診復診處方。醫藥代表隨后前往某定點零售藥店集中刷卡,使用門診統籌基金購買大量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飛檢組進一步調取部分參保人歷史就診記錄,發現部分參保人從未有糖尿病史或糖尿病用藥記錄。最后,醫院對照檢查發現問題開展全面自查,對該醫生作出暫停延聘程序、待崗培訓和扣罰個人績效等措施。涉嫌違法問題已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查處。
此外,醫?;鸨O管數據分析發現,某醫院百余名男性患者出現宮腔鏡使用費項目結算記錄,觸發性別與診療項目邏輯矛盾預警。醫?;痫w檢組按線索進駐檢查。

經現場核驗醫院信息系統和費用清單,問題出在編碼對應錯誤上:醫院在錄入“輸尿管鏡”服務項目時,本應正確匹配國家與本地項目代碼,生成地方醫療服務項目代碼,并上傳醫保中心用于結算。但實際操作中,卻誤將“輸尿管鏡”的本地編碼與“宮腔鏡”本地編碼混淆,導致地方代碼關聯錯誤,在醫保系統中錯誤生成了“男性患者接受宮腔鏡檢查”的異常記錄。需要說明的是,患者實際接受的是輸尿管鏡治療,相關收費也符合標準,但由于代碼對應錯誤,在數據層面出現了明顯矛盾。
常規藥品數據監測發現,某名醫生開具煙酰胺總金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余倍。異常數據引起醫保部門關注,檢查發現,煙酰胺開方量異常由“數據質量塌方”造成。該院上傳的部分住院費用數據,開單醫生處未填寫真實醫生姓名,而是在數據處理中被填充為“未知”。數據上傳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后,該院多位“未知”醫生匯總的煙酰胺開方量觸發異常報警,暴露定點醫療機構數據填報不規范和數據校驗機制缺失的疊加問題。
國家醫保局指出,相關案例揭示出,部分定點醫藥機構在日常管理最基礎也最關鍵的環節——數據質量管理上仍存在短板。數據質量稍有偏差,就會自動觸發醫保警訊,引發醫?,F場飛檢,最終導致醫保監管和醫藥機構管理成本的雙重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