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田鶴琪
金價又創新高,“中國金王”陳景河的第三個IPO在此時落地。
9月30日,現貨黃金向上觸及3850美元/盎司,日內漲0.43%,續創歷史新高。
當天,紫金黃金國際(02259.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開盤漲超55%,報111.5港元/股。截至今日收盤,紫金黃金國際報每股121.3港元,較發行價上漲69.44%,總市值達3183億港元(約合2913.24億元人民幣)。
今年以來,金價一路狂飆,國內多家黃金股受益,素有“礦茅”之稱的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表現尤為亮眼。
作為紫金礦業創始人、董事長的陳景河,在此時了啟動公司旗下海外黃金資產分拆上市計劃,這也是其掌舵紫金礦業以來的第三場IPO。2003年,紫金礦業就已登陸港股,五年后又在A股上交所上市。

紫金礦業股價今日也再創歷史新高,開盤報34.5元/股,近一個月累計有11個交易日股價刷新歷史紀錄。截至今日收盤,A股每股報29.44元,同比上漲3.12%,總市值7824億元(約合1098.5億美元)。
截至美東時間9月29日下午4時,必和必拓總市值1426.86億美元,力拓總市值為1071.45億美元,紫金礦業僅次于必和必拓,超過力拓位列全球礦業巨頭第二。
界面新聞從紫金礦業獲悉,陳景河在今日上市答謝致辭時表示,今年香港市場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也是紫金黃金國際分拆上市的首選。
今年4月末,紫金礦業發布了重磅公告,宣布將下屬境外黃金礦山資產,重組至總部位于中國香港的全資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下稱紫金黃金國際)旗下,并申請將紫金黃金國際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5月,紫金礦業進一步發披露《關于分拆所屬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至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預案》,更多細節曝光。
紫金黃金國際成立于2007年,主營業務為黃金的勘探、開采、加工和銷售,主要銷售產品為金錠、合質金和金精礦。
紫金礦業于2000年成立,主要在中國從事黃金及其他礦產資源的勘探、開採、選礦、冶煉、提煉及銷售。該公司是業內公認的“并購王”,多年來已將其采礦業務擴展至多個海外司法權區。
上述分拆完成后,紫金礦業主要負責中國境內勘探及開采銅、鋅、鋰及其他金屬資源以及黃金開採業務;紫金黃金國際將獨家擁有及經營海外金礦。
除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外,所有海外金礦的股權將在分拆完成前轉讓給紫金黃金國際,且紫金礦業在分拆完成后,將不會從事中國境外的黃金勘探及開采業務。
此次分拆上市主要涉及八座世界級大型黃金礦山,堪稱 “全球優質黃金資產組合”。
八座礦山位于南美、中亞、非洲和大洋洲,包括哥倫比亞最大在產金礦之一的武里蒂卡金礦、澳大利亞最大黃金生產企業之一諾頓金田金礦、南美洲最大在產露天金礦之一的羅斯貝爾金礦、塔吉克斯坦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的吉勞/塔羅金礦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4年年底,紫金黃金國際的黃金儲量及黃金產量綜合計算分別位居全球第九及第十一。
截至今年上半年,紫金黃金國際的礦山(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波格拉金礦)的總礦產資源量約11.76億噸,平均金品位為每噸1.5克,金金屬礦產資源量為1768.4噸,黃金產量為20.4噸,母公司紫金礦業的黃金產量為41.19噸,占比接近50%。
陳景河用30多年把一家縣屬礦產公司打造成全球礦業巨獸,如今又把最肥的“海外黃金板塊”切出來赴港上市。
對于背后的考量,紫金礦業官方解釋稱,一方面,這是公司在新全球宏觀環境下黃金資產證券化的戰略抉擇。在全球通脹高企、地緣風險升溫的宏觀環境下,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資產”的價值持續凸顯,黃金價格持續增長創歷史新高。
2020-2024年,全球黃金需求以5.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4年達到4606.1噸。展望未來,2024-2030年,全球黃金需求預計將以3.2%的復合年增長率穩步增長。
另一方面,該公司引入優質投資者,拓寬國際融資渠道,有助于提升紫金黃金國際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和并購交易中的國際化進程等。
不過,此次分拆上市,紫金黃金國際也面臨諸多風險。
該公司在哥倫比亞、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亞同地區等多地擁有或經營金礦,并于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個金礦擁有少數股權。多元化的地緣政治環境使其面臨一系列特定國家風險。
與此同時,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內部及周邊存在非法采礦活動,公司與哥倫比亞政府之間存在一項持續的國際仲裁。其還需承受與經營所在司法權區的訴訟及監管程序相關的風險。
另外,該公司也面臨與過往及未來收購、投資及設立合營企業相關的風險及不確定性,還面臨陳舊和減值風險,以及存貨的運輸和儲存風險等。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界面新聞表示,此次分拆對紫金礦業而言,發展機遇更大,分拆上市是其將自身打造成世界級礦企的關鍵一步,目的在于主動抓住金價上行的周期,順勢而為通過資本運作做大做強黃金業務。
在王國清看來,紫金礦業將黃金板塊獨立后,更能發揮優勢,避免資源分散與定位模糊的問題,提升運營能力。
“操作核心邏輯是清晰的,將有效提升企業在全球資源競爭力,也反映了其在地緣政治持續變局下的主動應對。”她說。
東北證券發布研報指出,分拆上市后,黃金板塊將獲得資本市場價值重估,帶動紫金礦業整體估值上修。
東北證券認為,紫金黃金國際繼承了紫金礦業相對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超額能力。一是資源獲取能力強,收購成本低,收購后還能不斷增儲;二是礦山運營能力強,把虧損礦山做成盈利,采選成本控制能力強;三是產量兌現能力,產量增速領先,且歷史上基本完成指引。
今年6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遞表港交所;近三個月后,該公司開啟全球招股。
本次全球發售的基礎發行股數為3.49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安排了3489.91萬股,占總發行股數的10%;國際發售部分則為3.14億股,占總發行股數的90%。 發行價格定為71.59港元/股。
全球發售完成后,紫金礦業將透過紫金西北及金山香港控制紫金黃金國際已發行股本約86.7%,為后者的控股股東。
紫金黃金國際預計募資總額249.84億港元(約合228.56億元人民幣),為今年年內港股第二大IPO,僅次于寧德時代410億港元的募資規模。
紫金礦業表示,這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黃金開采行業規模最大IPO、中國礦業企業規模最大境外IPO及全球今年規模第二大IPO。
本次香港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支付收購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用于現有礦山的升級及建設項目,以全面提升產能等項目。
紫金礦業曾于6月末發布公告稱,旗下紫金黃金國際及其新加坡金哈礦業公司,計劃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在產的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
界面新聞注意到,此次分拆上市的基石投資者陣容強大。
招股書披露,基石投資者包括新加坡外匯儲備管理機構GIC Private Limited、高瓴資本、泰康人壽及貝萊德等26家機構,合計認購16億美元(約合114億元人民幣)的發售股份,占全球發售股份的49.9%。
業績層面,紫金黃金國際近年收入呈增長態勢。2022-2024年的收入分別是18.18億美元、22.62億美元、29.9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收入為19.97億美元,同比上漲了42.3%。
同期,黃金銷售收入分別為17.24億美元、21.67億美元、28.39億美元及19.54億美元,分別占總收入的94.8%、95.8%、94.9%及97.9%。
過去幾年,紫金礦業的業績保持穩健增長。2022-2024年營收分別是2703.29億元、2934.03億元、3036.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是200.42億元、211.19億元、320.5億元。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業績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為232.92億元,同比增長54.41%,一度超過了2023年全年211.19億元的凈利潤。金價上漲,是其業績大增的主要因素之一。
據半年報,紫金礦業最新資產負債率為56.36%。短期借款387.72億元,長期借款613.3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99.72億元。
從行業參照來看,這一負債水平在合理范圍內。王國清分析指出,有色金屬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約為60%,紫金礦業當前的負債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結合其近年持續增長的營收與凈利潤,當前財務結構整體呈現穩健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