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巴以沖突滿兩周年之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終于開啟停火進程。加沙地帶的血腥暴力和人道主義災難有望結束。
美東時間10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率先在其社交平臺發文稱,雙方均已簽署其提出的“20點計劃”第一階段協議,所有被扣押人員將很快獲釋,以色列軍隊也將撤至雙方商定的界線。他本人可能在10月12日前往中東。
哈馬斯與以色列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的間接談判結束后,關鍵斡旋方卡塔爾的外交部發言人安薩里在9日凌晨通過社交平臺表示,停火協議第一階段所有條款及執行機制已達成一致,這將促成援助物資進入加沙。
隨后哈馬斯宣布達成協議,以結束加沙戰爭、確保以色列撤軍并實現以色列被扣押人員與巴勒斯坦在押人員的交換。
據央視新聞報道,正式協議將于開羅當地時間10日中午12點簽署,內容包括立即開放加沙5個過境點,允許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調整以軍加沙撤軍路線圖,在第一階段釋放20名活著的以方被扣押人員。被扣押人員或將于10月10日或11日獲釋。
據悉該協議由美國、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擔保,只要雙方遵守協議,襲擊就不會再次發生。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召集內閣批準該協議,以便將所有的被扣押人員帶回家。按他的話說,所有48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員,不論生死,都將獲釋。
停火協議達成之際,正值兩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突破以色列防線,發動大規模襲擊,造成1250多名以色列人和外國公民死亡,隨后251人被劫持至加沙地帶。
而以色列方面則以曠日持久的高強度軍事行動予以報復,尤其是在哈馬斯盤踞的加沙。
兩年過去了,以軍的軍事行動累計造成67183人死亡,另有169841人受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加沙的人道主義局勢已達到“超出人類理解的災難性程度”。
美國則是以色列最大的支持者。據布朗大學“戰爭成本核算”項目10月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兩年,美國累計向以色列提供的軍事支持已達217億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東地中海區域主任巴爾希在10月8日強調,國際社會必須推動加沙快速轉向戰后重建,核心任務是重塑醫療體系,這項工程預計需要超過70億美元資金。
與此同時,北京時間10月10日下午5點左右,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宣布本年度的和平獎獲得者。
就在兩個月前,特朗普頻頻就和平獎問題給北約前秘書長、負責貿易的挪威財政大臣斯托爾滕貝格打電話。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是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周期,錯過了最后一天就要得等下一年。從這一章程規定來看,特朗普恐怕在今年無法如愿了。
而提名資格?僅限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前獲獎者及國際法院成員等特定群體。委員會通過多輪投票確定獲獎者,需達成多數共識。 ?
長期關注諾貝爾獎的觀察人士表示,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通常關注和平的持久性、倡導博愛,以及默默推動這些目標的機構。而特朗普明顯蔑視多邊機構、無視全球氣候變化等逆潮流的作風反而可能成為不利因素。盡管特朗普獲得了一系列提名,并采取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外交政策干預措施,但他的希望仍然渺茫。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統計,截至目前總共有4名美國總統與1名副總統獲得過這個獎項。這5人當中除了老羅斯福,其余都是民主黨人。
特朗普認為諾貝爾和平獎有偏見,僅授予自由派人士,而忽視其實際貢獻。他多次公開抱怨自己身為“和平總統”卻從未獲該獎項,試圖通過獲得該獎來提升歷史地位,以及在其國內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持。
白宮辦公廳公布的國家清單顯示,包括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哥倫比亞、加蓬、盧旺達、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國政府均已公開支持特朗普獲獎。
這些國家中有的在特朗普的主持下達成歷史性和解,有的則受到美國關稅的嚴重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