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時代財經
這個國慶,國內各大名山再度開啟“人從眾叕”模式。
“五岳之首”泰山在長假剛啟便迎來“人潮擁堵”。10月3日,景區各進山口門票售至預售上限,因游客過多,多條進山線路一度暫停檢票入園。
這批登山大軍中,泰山陪爬從業者們也忙得不可開交。10月1日至2日,泰山景區突遭大風降雨天氣,陪爬左手持手電筒為顧客照亮前路,右手幫顧客拎包,“加油,馬上就到山頂了”,還會不時側過頭說幾句暖心的話語,為體力不支的游客鼓勁。
陪爬,是近年伴隨著戶外爬山熱興起的有償服務,從業者為許多體能有限、需要陪伴的登山者提供向導、拎包、聊天等支持。
早在國慶假期前一周,許多陪爬服務價格已經從600元/趟攀升至1000元/趟,但仍供不應求,“今年國慶的陪爬單全滿了”“只有10月5日后才有檔期了”。為了國慶泰山行約到心儀的陪爬師,還有消費者在今年2月就交了定金。
陪爬這個行當,也成為當代年輕人“搞錢”的香餑餑。在泰山陪爬的從業人群中,有大學生開設“陪爬工作室”,單月營收過萬;有從大廠離職的程序員,日爬三次泰山,全年收入數十萬元……《2024年福布斯中國副業100評選》榜單,也將名山陪爬收錄其中。陪爬正在借助節日流量,有了走向職業化的可能。
多位陪爬從業者告訴時代財經,優秀的陪爬遠非“會爬山”那么簡單。除了需要具備體力、路線規劃等基礎能力,還有必要的打卡拍照技能、耐心陪伴和隨時隨地的鼓勵。真正讓消費者為陪爬服務買單的,是遠超向導、助理范疇所提供的情緒價值。
千元一趟,泰山上擠滿陪爬
這個國慶假期,游客涌向泰山,陪爬訂單也迎來大爆發。
劉浩在泰山做陪爬已經一年有余,并聯合當地陪爬從業者,組建了一個超80人的“劉厲害”陪爬團隊。劉浩透露,國慶陪爬預定高峰期是從8月底開始,彼時來自各地游客的訂單需求就不斷涌來,“我自己國慶就接到了超30單。但一個人肯定沒辦法完成,所以分了一部分給團隊其他人?!?/p>
據其保守估計,即便今年國慶期間泰山有雨,但團隊陪爬訂單超過200單,流水達16萬元,比去年更熱。
許多在社交平臺爆火的網紅陪爬,更是早早就已約滿。劉浩回憶,今年2月底,有游客已經在預定國慶的陪爬訂單。
王華是一名00后,上一份工作離職后專程來泰安轉型做泰山陪爬,“國慶爬山的人比平時多太多,找陪爬的也跟著多,國慶前訂單就接滿了?!?/p>
靠著亮眼的外形條件與高頻的社交平臺運營,王華的陪爬服務定價并不低——白天900元/趟、夜間1000元/趟,在國慶假期前一周,他就已經靠陪爬入賬6000元。
在山東泰安讀體育專業的大三學生安鑫,陪爬訂單也接到手軟,“一周接了7單,一天1-2單,不下雨基本都排滿了”。
國慶陪爬需求暴漲,價格也水漲船高。
時代財經以消費者身份咨詢某陪爬團報價,對接人員表示,在平日費用基礎上,國慶期間需額外加收陪爬人員門票(115元)。另根據陪爬人員等級區分,白天陪爬單次價格從499元到799元不等,晚間陪爬價格再貴100元。
劉浩指出,泰山陪爬服務的平日定價多在700-800元/趟;國慶期間,劉浩將團隊的陪爬定價普遍提升了10%。而他自己在國慶陪爬一趟,價格是1000元。安鑫的陪爬價格也在國慶前上調了100元。
今年3月,有泰山陪爬從業者對媒體表示,全職陪爬一年收入近30萬元,引發了廣泛討論。一次陪爬,收入幾百元到千元不等,行業正吸引著更多人涌入。
安鑫說,泰山單次陪爬通常需6至8小時,很多同學都在做。大廠程序員臻丞也因為“熱愛爬山”,在今年4月辭職后加入了陪爬的行列,“邊爬山邊賺錢,特別滿足”。
劉浩預測,泰山陪爬市場在國慶后還將迎來小旺季:“那些因為國慶下雨沒趕來的游客,大概率會趕在國慶后的下個周末,或下下個周末來,他們總歸是想來爬一次泰山的。”
有顧客不在乎登頂,陪爬還得像演員
花上千元請人陪爬泰山,究竟圖什么?
王華說,大部分購買陪爬訂單的人體能有限,但依然想體驗登頂的快樂。他曾連續六小時托舉顧客登頂,這屬于陪爬服務的基礎,“全程拉拽顧客都沒問題”。公開資料顯示,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隸屬于泰安市,主峰玉皇頂海拔約1545米;盡管絕對海拔不算太高,但以其漫長陡峭的臺階和持續體力消耗著稱。
而另一部分消費者則是為陪爬背后的情緒價值買單。許多從業者表示,在體力協助之外,情緒價值已成為消費者選擇陪爬服務的核心訴求。
在讀研究生李枰,因為恐高和害怕孤獨選擇了約一名陪爬。原本她只期待陪爬為其“帶路”,但沒想到的是,在陪爬師的耐心引導下,她克服了對泰山“十八盤”路段的恐懼。
李枰對時代財經回憶,在她體力不支時,陪爬會停下來等她,用“慢慢走”等話語為她打氣。一路上陪爬還講解景點故事,讓她覺得“像和熟路朋友游玩”。
除了陪爬提供的背水、幫忙拍照等實用幫助,這份消解不安、傳遞暖意的情緒價值,才是她覺得最值得的部分。
多位陪爬師對時代財經總結,消費者的核心需求無外乎兩點:一是安全層面的專業向導服務,二是精神層面的情緒陪伴,而后者往往是決定買單的關鍵。購買陪爬服務的主要客戶以25-40歲的85后、90后為主,且女性占比顯著高于男性。
安鑫直言,有的顧客就是不在乎是否能登頂,“只希望在5~6個小時的山路上獲得共鳴”。
對于王華來說,為了給足顧客情緒價值,陪爬還要具備一些專業演員的素養。他自述,自己是業內較早提出“一日男友式”陪爬模式的人。在上山的過程中,拉手、公主抱、甚至是背著上山,這些偶像劇里會出現的橋段,王華都可以實現,這也吸引了不少顧客。
某社交平臺上,一名泰山陪爬在廣告中描述了登山過程中的特色服務,“在你累的時候給你跳舞(抖音舞蹈,可提前點),在沒精神時放DJ,節湊感上山!”“拍轉場視頻包剪輯,絕對出片包后期”“打雞血式鼓勵服務,情緒價值拉滿”。
據王華觀察,連陪爬師的外觀相貌,都成為了部分消費者是否買單的衡量標準之一。許多顧客會被陪爬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視頻吸引,在視頻里,他們身穿運動背心、露出肌肉線條分明的手臂,陪伴顧客登頂。
在王華組建的陪爬團隊中,大約有5名陪爬師,而他們都歷經了性格、談吐、身材形象等多個條件的篩選。
月入2萬的陪爬,是門好生意嗎?
當下名山陪爬雖熱度高漲,但風光背后也有不少問題。
做起了全職陪爬的王華,如今月收入穩定在2~3萬元區間,但他卻透露,高強度工作帶來的身體損耗與運營成本,正悄然侵蝕著行業表面的風光。
王華直言,“夜間陪爬等同于通宵作業,需倒時差恢復,長期下來睡眠嚴重不足”。安鑫也曾創下兩天完成三單的紀錄,一天徒步6-10小時,膝蓋和腰部承受巨大壓力。
陪爬職業看似門檻低,但實則十分考驗陪爬師自身的身體素質與恒心。所以,當下行業中許多人也并沒有將其視為一項長期從事的工作。安鑫就準備干半年就撤,“實在傷身體”。
此前,“陪爬副業年入30萬”沖上熱搜。但在王華看來,10個全職陪爬師中可能只有1~2個能夠達到這樣的收入水平。且隨著陪爬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想要穩定的訂單,越來越依靠社交平臺內容引流,這對陪爬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要求。
據他自述,約8成客戶都是被自己發布在社交平臺的短視頻所吸引?!皶囊曨l、懂互動的陪爬師更容易脫穎而出?!?span>王華之所以能拿到高價訂單,也是得益于社交平臺的運營,拍短視頻三個月漲粉數萬。
時代財經了解到,陪爬從業門檻看似較低,實則陷入“二八定律”的殘酷競爭。20%的頭部從業者靠流量運營、優質服務掌握80%的訂單,剩下80%的從業者因不懂運營、服務能力不足而訂單數寥寥。
這也讓陪爬師的接單成本越來越高。
王華透露,隨著行業發展,泰山已經有不少專業的陪爬團隊,陪爬師加入陪爬團之后,團隊要從訂單中扣除100~200元費用(通常為顧客預訂定金),以覆蓋平臺的社交賬號運營、日常運營和管理成本。陪爬師實際到手收入已較陪爬火爆初期大幅縮水,“除非全年無休、單價極高且有團隊支撐,否則很難實現月入30萬元?!?/p>
如今從業1年半的“老陪爬”劉浩明確表示,隨著越來越多人主動加入,陪爬市場已經沒有初期“好做”。
臻丞也算了一筆賬:按每月20單、平均單價500元計算,年收入約12萬元,已是不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陪爬者透露,目前陪爬市場魚龍混雜,“隱形消費”“灰色交易”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影響行業發展,遲早要被整頓”。有陪爬師透露,許多連登山經驗都沒有,且專業能力缺乏的人,都來接單做陪爬師,這導致顧客的體驗感、安全性都得不到相應的保障。
等泰山國慶的人潮散去,陪爬師們手機里的訂單提示或許會暫歇,有人剛靠國慶單趟千元的訂單賺夠了和女朋友的零花錢,有人揉著酸脹的膝蓋盤算 “再干倆月就撤”,但也有人在琢磨怎么把 “吃青春飯” 變成能長久的事業。
社交平臺上爆火的陪爬生意,還需要更多冷思考,才能有更長久的底氣。
(應受訪者要求,王華、臻丞、安鑫、劉浩、李枰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