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10月10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總部已由北京遷至雄安新區,成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又一標志性動作。
京津冀鐵路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注冊資本800億元,負責京津冀區域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運營、投融資及綜合開發。十四五期間,該公司將承擔11個鐵路項目,總里程約1220公里,總投資約2950億元,旨在通過鐵路投資輻射帶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并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10月9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舉行升旗儀式,這標志著作為雄安新區首批疏解央企的中國華能和中國中化正式遷駐雄安。
首批落戶雄安新區的疏解央企中,除中國華能、中國中化外,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0月入駐雄安總部大樓辦公;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雄安總部項目也已經進入精裝修施工階段。與此同時,第二批疏解項目有序落地,中國大唐總部啟動建設,中國華電、中國農發、中國誠通正有序推進前期工作。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既有央企集團總部入駐雄安,也有央企二三級子公司進駐,為雄安建設注入了強大經濟活力與創新能力。

劉興國表示,央企在雄安新區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起到筑基礎的作用,即分別從公共基礎設施、辦公場所等方面,為雄安新區發展構筑高質量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會起到聚力量的作用,即通過央企自身的示范效應,帶動其他資本共同參與雄安新區建設與發展,為新區發展聚集各方力量。
“央企應成為雄安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支撐,不僅要做好相關服務,有力支持雄安新區的發展建設,更要帶動當地產業升級,為雄安新區的未來貢獻力量。”他在采訪中表示。
據央視新聞報道,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階段。第二批疏解項目基本選址落位,央企目前在雄安已設立各類分支機構300多家。
除了央企總部及子公司,高校方面,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區正加快建設,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5所高校的雄安校區已明確選址用地,正在編制總體規劃建設方案。
醫院方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正加快推進主體結構施工,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于今年9月29日開工建設,阜外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廣安門醫院雄安院區已明確選址用地,正在有序開展可研報告編制等前期工作。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消息稱,中央區域辦、發改委接下來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穩妥推進后續疏解項目落地建設,推動雄安新區進一步完善市政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落實落細住房、人才、教育、醫保等疏解支持政策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