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時隔一年多,宗馥莉再次辭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等相關職務。
10月10日晚,界面新聞自一位娃哈哈內部人士獲悉,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辭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長等相關職務并已通過集團股東會和董事會的相關程序。娃哈哈集團對界面新聞表示,該消息屬實。
此外,界面新聞還獲悉,目前娃哈哈集團總經理由其宏勝集團核心成員許思敏接棒。在10月10日之前,許思敏隸屬于宏勝集團法務部,職務是法務部部長。10月11日,許思敏的具體職務無法在該集團內部OA系統查詢到。
對于許思敏的任命,界面新聞向娃哈哈集團和其國資股東上城文旅求證,但均未獲得回應。
目前,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宗馥莉仍為杭州娃哈哈集團法定代表人,由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城文旅”)、宗馥莉、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共同持股,其中上城文旅、宗馥莉分別持股46%、29.4%,宗馥莉為第二大股東。

而宗馥莉再度辭職背后,交織著她繼承一年多來的種種紛爭——娃哈哈商標的轉讓、職工股權回購糾紛、子工廠脫離娃哈哈自立門戶,以及娃哈哈核心成員嚴學峰被立案審查等等。
商標權為導火索
界面新聞獲悉,引發宗馥莉辭職的導火線是娃哈哈商標的使用權。
娃哈哈商標權要追溯到“達娃之爭”。1996年,娃哈哈集團與法國達能公司達成合作,達能出資4500萬美元加5000萬人民幣商標轉讓款,占合資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團占有49%的股份,達能從合資公司里分得利潤。成立合資公司后雙方簽署了《商標轉讓協議》,然而該協議因不符合《企業商標管理若干規定》而被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兩次駁回。
1999年,雙方簽訂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將商標許可給合資公司在一定期限內使用“娃哈哈”商標,并終止了《商標轉讓協議》。
隨著娃哈哈與達能的合作在2006年出現裂痕,一份所謂的“陰陽合同”被曝光,引發了雙方對于商標權屬的激烈爭議。
2007年12月,達能公司提起國際仲裁要求履行轉讓協議,而娃哈哈集團則通過杭州仲裁委員會確認《商標轉讓協議》已于1999年12月終止。杭州仲裁委員會于2007年12月作出了裁決,明確支持了娃哈哈集團的觀點,確認《商標轉讓協議》已于1999年終止,仲裁裁定“娃哈哈”商標所有權仍歸娃哈哈集團所有。
而在宗馥莉去年出任娃哈哈董事長和總經理之后,其采用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架構和管理規章制度的調整,并對娃哈哈發展歷程中的遺留問題進行梳理,這當中,就包括娃哈哈集團公司希望完成商標轉讓登記備案。
但這一動作,在今年2月再次引發風波。
今年2月,娃哈哈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娃哈哈”系列商標共計387件正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由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集團公司”)轉讓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食品公司”)。
娃哈哈的聲明也提及了娃哈哈系列商標轉移的歷史因素。聲明稱,“娃哈哈”系列商標初始登記在集團公司名下,食品公司成立時,娃哈哈集團曾以“娃哈哈”系列商標作為出資,注入食品公司,獲得其39%股權。這一商標出資經過評估并獲得當時主管部門的同意,“娃哈哈”系列商標也作為實物出資項下的無形資產列入,同時部分商標以資產轉讓方式由食品公司向集團公司購買。
據此,食品公司獲得“娃哈哈”系列商標所有權,集團公司取得食品公司39%的股權。
聲明稱,當時,雙方按規定向主管機關提交了商標轉讓申請,但因集團公司與外資公司之間的歷史糾紛,未完成商標轉讓的登記備案,并非因其他法律、行政法規所規定的禁止轉讓事由。而“娃哈哈”系列商標登記在集團公司名下期間,食品公司作為商標實際權利人長期自用,并持續授權集團公司及其關聯方使用“娃哈哈”系列商標。
更多高管或被帶走
但從今年2月至今的8個月時間中,娃哈哈始終沒能完成商標轉讓。
這其中的阻力,娃哈哈在今年9月下發的一份《關于開展2026銷售年度經銷商溝通工作的通知》隱晦地提及過,“因復雜的歷史相關問題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決,導致公司經營始終暴露在相關法律風險之下。因此,我們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在現行股權架構下,‘娃哈哈’商標的使用,須獲得娃哈哈集團全體股東的一致同意,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使用?!?/p>
界面新聞從一名娃哈哈內部人士處獲知,娃哈哈集團大股東上城文旅曾提出讓娃哈哈出資購買其所持46%股份和娃哈哈商標,但金額并未談攏。界面新聞就此向上城文旅董事長林時鵬求證,電話未被接聽。
在今年8月底,娃哈哈曾“喊話”杭州上城區法院,希望杭州上城法院盡快受理股權回購訴訟案。
彼時,娃哈哈法務方面通過書面向界面新聞回應稱,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就宗馥莉女士一人;因為訴訟案件的存在,所以尚未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此外,娃哈哈集團的核心成員嚴學峰因涉嫌違紀,在10月2日被杭州市上城區紀律檢查委員會立案審查,不過他已于10月5日結束審查,目前回到宏勝集團正常上班。
就在10月11日,娃哈哈一名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昨晚(10月11日)宏勝集團另一核心成員祝麗丹也被“帶走調查”,但界面新聞尚未從娃哈哈官方獲得回應。
祝麗丹是宏勝集團的核心成員,在宏勝擔任人力資源部部長,天眼查信息顯示,她在娃哈哈系統內167家公司任職,其中擔任法人代表的公司有158家,擔任高管的也有158家公司,通常的高管職務是董事、經理等。
辭職背后的博弈
關于娃哈哈集團控制權的博弈在過去一個月以驚人的速度演進。
8月末,宗馥莉及娃哈哈法務部門做出了一個在商界極為罕見的動作:向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多部門投訴舉報杭州上城區法院。他們控訴杭州上城區法院在審理“娃哈哈集團職工持股會股權案”中存在“進展緩慢”“送達違規”等程序問題。
這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催促審理進度,因為該案件直接關系到宗馥莉是否能成為娃哈哈集團的最大股東。
從目前公開的工商信息,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現由宗馥莉、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3名股東共同持股,分別占29.4%、46%和24.6%。
今年8月,娃哈哈法務曾向界面新聞明確,如今娃哈哈職工持股會里就宗馥莉一人——2018年在宗慶后的主持下,娃哈哈曾對員工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股權回購,員工股以3倍價格被職工持股會全部回購,轉為“干股”,也就是不持有股份,但可繼續享受這些股份的分紅權益。
據娃哈哈法務方面的說法,在宗慶后去世之前從未有人對回購提出過異議,但宗慶后去世后,部分退休及離職員工突然對2018年自己簽署的回購協議提出訴訟。上述等待杭州上城區法院審理的正是這一案件,其結果將直接關系到職工持股會的股權花落誰家。
在法律博弈的同時,宗馥莉在公司管理和未來品牌規劃上做出了重大轉變。
2025年9月12日,宗馥莉向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辭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長等相關職務,并已通過集團股東會和董事會的相關程序。
辭職的關鍵矛盾或在于由于歷史原因,娃哈哈商標使用“不合規”,而宗馥莉就此決定啟用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娃哈哈”商標屬于娃哈哈集團,在現行股權架構下,其使用必須獲得全體股東一致同意。今年9月一份來自杭州娃哈哈宏輝食品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輝食品)的內部文件顯示,自娃哈哈集團創始人離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進解決各項歷史遺留問題,為維護“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規性,公司決定從2026年新的銷售年度起,更換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天眼查信息顯示,宏輝食品控股股東是杭州宏宸營銷有限公司,后者持有宏輝食品100%股權。而杭州宏宸營銷有限公司是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勝集團)100%控股的公司。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娃小宗”的商標目前歸宏勝集團所有,商標申請日期顯示為2025年5月。
即便宗馥莉辭職,但她在娃哈哈集團還有29.4%的股份,無法完全從其中抽離。而早在去年7月,宗馥莉就曾致函員工表示辭去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但幾天后經股東協商又收回辭呈,繼續履職。
此番辭職,或許只是漫長繼承糾紛新章節的一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