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在本周早些時候發布公告,收緊稀土相關出口管制,把“使用中國稀土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物項也納入管制。
2025年10月12日,商務部網站刊登了新聞發言人就上述管制等近期中方相關經貿措施答記者問的內容。
發言人稱,中國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中方已就措施可能對產供鏈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充分評估,并確信相關影響非常有限。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規的出口申請,都可以獲得批準,相關企業無須擔心。
有記者提到,美方領導人宣布將對中方加征100%關稅,并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發言人回應,美方有關表態是典型的“雙重標準”,9月馬德里會談以來的短短20多天時間里,美方持續新增出臺一系列對華限制措施,影響中方數千家企業。
該發言人還提到,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了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301調查最終措施,將于10月14日起對相關中國船舶征收港口費,這一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違背《中美海運協定》平等互惠原則,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行為。
中美倫敦經貿會談以來,中方一直與美方就上述措施進行磋商溝通,就301調查報告中的無端指責提供了書面回應,并就雙方可在相關產業開展合作提出建議。但美方態度消極,執意實施上述措施。中方決定對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動防御行為。

1974年出臺的《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授權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并建議總統實施單邊制裁。3個月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巴西展開“301調查”,目標包括巴西政府的行為、政策及做法是否與數字貿易及電子支付服務有關,以及是否涉及反腐敗干預、知識產權保護等。
10月10日,特朗普發帖文威脅要加增巨額關稅來回應他國實施的稀土礦物出口管制措施,并計劃于11月1日起對美國“任何和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
特朗普的這一威脅令投資者擔心國際貿易緊張局勢惡化,至少在短期內擾亂了該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行業的持續反彈。當天三大股指集體下挫,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創今年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加密貨幣全線大跌,全球共164.4萬人爆倉,爆倉總金額192.16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