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巨頭明陽智能(601615.SH)擬在英國建設首個全產業鏈基地。
10月12日,明陽智能公告稱,公司擬在蘇格蘭建設英國首個全產業鏈一體化風電機組制造基地,預計投資總額為15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為142.10億元(以2025年10月1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將用于建設海上與漂浮式風電機組制造工廠。
該基地建設預計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期,建設先進的風電機艙與葉片制造廠,計劃2028年底實現首批投產;第二期,擴建生產線,加速英國漂浮式風電技術的規模化生產; 第三期,進一步擴展至控制系統、電子設備及其他關鍵部件的生產制造。
該項目資金來源于明陽智能自有資金、自籌資金(包括但不限于公司2022年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募集的資金及未來銀行融資)。
明陽智能表示,海外市場潛力巨大,走向海外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是公司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通過本次海外建立生產基地,有利于公司打造一個服務于英國、歐洲及其他非亞洲市場的海上風電中心,推動公司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產業的重要參與者。
此外,本次投資將明陽智能的海上風電技術引入北海區域,有助于加速漂浮式風電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通過在當地設立完整的生產和服務體系,公司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在英國落地,增強自身在全球海上風電技術標準制定和產業升級中的引領地位等。

明陽智能此次投資計劃正值英國加速清潔能源轉型之際。今年7月,英國政府發布《清潔能源產業部門計劃》,提出到2035年實現清潔能源年度投資翻番,并將推動風電、氫能、核能、碳捕集與封存、熱泵等關鍵技術發展,力爭將英國打造為“清潔能源超級大國”。
截至去年年底,風電首次成為英國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風力發電占比從2023年的29%上升到2024年的30%,取代燃氣發電廠成為主要電力來源。
針對此次投資存在的風險,明陽智能稱,該投資計劃尚需獲得包括但不限于英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的最終批準,存在不確定性。同時,該投資計劃涉及國際情況復雜、建設周期較長、投資金額大,對公司利潤的影響無法準確預計;且存在海外經營與管理風險和匯率波動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明陽智能成立于2006年6月,于2019年1月上市,主要業務包括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電站投資運營及智能管理等。
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4年全球風機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去年明陽智能以12.2GW的新增裝機容量位列全球風機市場第四位。
今年上半年,明陽智能營業收入為171.43億元,同比增長45.33%;歸母凈利潤為6.10億元,同比下降7.68%。
明陽智能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是風機銷售數量增加所致。其凈利潤下跌主要原因之一是風電行業的低價競爭。不過,明陽智能表示,在經歷了過往幾年激烈的價格競爭后,風電行業各方在政策引導與內部自律等因素促使下,低價競爭態勢顯著緩解,中國風電行業迎來結構性轉折,行業中標價格企穩回升,行業逐步從“價格戰”向“價值競爭”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