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定焦One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這個10月,兩家自主車企新能源高端品牌幾乎同時沖擊港股。
一家是賽力斯,旗下有與華為深度合作的問界品牌,2024年銷量43萬輛。10月13日,賽力斯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計劃募資約156億港元。
另一家是嵐圖,東風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24年銷量8萬輛,行業排名第12位;它的核心車型MPV“夢想家”,2024年銷量4.7萬輛,在新能源MPV市場排名第二。
10月2日,嵐圖遞交招股書,但走的不是常規IPO(首次公開募股)路線,而是采用“介紹上市”這種“不融資”的上市方式——不發行新股,直接掛牌交易。具體操作是“母退子進”:東風集團股份私有化退市,將嵐圖單獨推向港股市場。
嵐圖暫時不急著募資,從其財務數據中能看出原因。

「定焦One」制圖
嵐圖主攻30-40萬元高端市場,避開了20萬以下的激烈價格戰,擁有更高的定價權:2025年前7個月,銷量6.7萬輛,收入157.8億元(其中賣車收入147.3億元),雖然體量不大,但總收入同比增速超過90%;同期毛利率更是達到21.3%,超過理想,僅次于賽力斯。
更重要的是,嵐圖已經盈利,今年前7個月實現經調整凈利潤4.79億元。據灼識咨詢,它是行業內最快實現單季度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不過,盈利的“含金量”面臨爭議。今年前7個月,嵐圖獲得了6.4億元政府補貼。也就是說,如果扣掉補貼,嵐圖其實還在虧錢。

嵐圖的“其他收入”及政府補貼 圖源 / 招股書
需要說明的是,一方面,政府補貼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很常見,補貼類型包括研發補貼、產業扶持補貼、出口退稅等,并非純粹的“輸血”。另一方面,在企業盈利初期,補貼占比偏高不是特例。從盈利能力快速改善的趨勢來看,嵐圖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政府補貼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隨著銷量規模擴大,補貼占比會逐步下降。
銷量,依然是嵐圖面臨的主要挑戰。嵐圖年初定下20萬輛的目標,前9個月共賣了9.7萬輛,完成率不到一半。
這主要困于車型結構,主力車型夢想家MPV表現亮眼,但其他車型如追光轎車、FREE SUV等貢獻還不夠大。
綜合來看,嵐圖既有優勢也有短板:它有不錯的毛利率,有在MPV市場成功的車型,但銷量規模不大,車型結構相對單一,現階段的盈利還依賴政府補貼。它背靠東風,部分技術自研,短期不需要“補血”。相比之下,賽力斯代表了另一條路:依賴華為生態,銷量增長快,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嵐圖登陸資本市場后,市場會持續關注,它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激烈競爭的當下,能否在更核心的戰場找到自己的位置。
01 嵐圖盈利,不靠規??渴裁??
嵐圖遞交招股書后,外界首先關注的是:這個年銷8萬輛的品牌賺不賺錢?
這個問題很關鍵。嵐圖選擇的是“0融資”介紹上市,這意味著它要么是對自身盈利能力有足夠信心,要么是背靠東風不缺錢。
招股書給出了答案。根據經調整凈利潤口徑,從2022年虧損15.3億元,到2024年僅虧0.25億元,再到2025年前7個月盈利4.79億元,嵐圖的盈利能力在快速改善。
關鍵是,它的毛利率高于很多同行,而且提升速度很快,三年時間漲13個百分點。2024全年,嵐圖的毛利率不僅超過理想,也遠高于小鵬、蔚來、零跑等新勢力,僅次于賽力斯。

注:小米汽車、蔚來未披露2025上半年毛利率,「定焦One」制圖
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一般來說,銷量規模越大,采購成本越低,規模效應越明顯,毛利率通常會更高。以2024年銷量為例,理想(50萬輛)是嵐圖的6倍。理想的毛利率已經是行業較高水平,嵐圖在銷量規模小得多的情況下,毛利率反而超過了理想。這是為什么?
主要原因是它“高端為主,中端補充”的銷量結構。嵐圖主攻中高端價格帶,其中,夢想家和追光占據30-40萬高端市場,FREE和知音覆蓋20-30萬中端市場。

「定焦One」制圖
最關鍵的是,它的核心銷量集中在高端,定價最高的夢想家貢獻了六成銷量。
這種偏高端的定位和銷量結構,讓嵐圖在銷量規模不大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較高的平均售價和利潤空間。而理想,整體定位雖然也偏高,但銷量主力是矩陣內相對平價的L6(售價25-28萬元)。
嵐圖毛利率高,還因為ESSA架構和東風供應鏈的雙重支持,簡單說,就是技術平臺降成本,央企資源幫省錢。
嵐圖的招股書中反復出現“ESSA架構”,全稱是“原生智能電動架構”。這是它的核心技術,其作用在于,讓不同車型共享零部件,從而降低成本。
根據招股書,ESSA架構硬件通用化率90%,支持增程、插混、純電三種動力系統共線生產。這意味著,嵐圖四款車型的核心硬件平臺(包括電池包、電驅系統、底盤、電子電氣架構等)是通用的。
這帶來三個直接好處:降低采購成本、單車研發成本,以及優化制造成本。
對比理想,雖然理想的平臺也支持多車型共線生產,但其純電MPV MEGA與增程車型不共用平臺。
背靠東風,也給了嵐圖支撐。東風汽車集團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2024年銷量達到248萬輛,有超過50年造車歷史。嵐圖作為東風體系的一員,可以共享成熟的供應鏈網絡和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關系。
總結來看,嵐圖毛利率超過理想,靠的不是規模,而是高端銷量結構和成本控制。
02 嵐圖為何上市不融資?
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嵐圖為什么選擇介紹上市,而不是像賽力斯那樣募資擴張?相比傳統IPO,它這種方式的最大差異是,不“融資上市”,只是將公司現有的股票“掛牌流通”。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母公司東風集團股份面臨的局面。
今年2月,東風汽車集團與長安汽車曾討論合并重組,但經過約4個月的談判,這一計劃在6月正式中止。東風轉而選擇了另一條路:讓嵐圖汽車以介紹上市方式登陸港股,東風集團股份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這套上市方案主要有三個環節:分股權,東風集團股份先把嵐圖股權(約79.67%股權)按比例分給所有股東;母公司退市;子公司獨立上市。
整個過程不發行新股,也不募集資金。對于東風集團股份的股東來說,他們手里的股票會從“東風集團股份”換成“嵐圖汽車”。
東風集團股份退市、嵐圖獨立上市的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前者以傳統燃油車為主,估值低迷、融資功能幾乎失效,與其保留上市地位,不如讓最有增長潛力的嵐圖獨立上市,獲得新能源車企的估值。
看一組對比數據就明白了:
東風集團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汽車銷量為82.39萬輛,同比下降14.7%;收入545.3億元,歸母凈利潤只有0.6億元,同比大跌92%。
嵐圖汽車2025年上半年銷量5.6萬輛,同比增長85%;前7個月經調整凈利潤4.8億元。

在中國高端品牌中,嵐圖2024年排名第12,2025年上半年升至第10,圖源 / 嵐圖招股書
在公告中,東風集團股份明確表示,“受行業轉型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本公司近年來H股股價長期被低估,已基本失去H股上市平臺的融資功能”。
截至10月14日收盤,東風集團股份總市值76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96億元),而同為傳統車企的長安汽車市值達到1243億元,幾乎是它的1.8倍。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在它8月宣布私有化和推動嵐圖上市后,股價一度暴漲近70%后的市值。
接下來的問題是,嵐圖為什么選擇介紹上市?
首先,嵐圖現金儲備相對充足(截至今年7月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72.5億元),近幾年經營現金流連續為正,短期內融資需求不迫切。
其次,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是當前最優解,且是一條上市“快車道”,不用發行新股、不用路演定價,審批流程簡單,速度比常規IPO快得多。
關鍵是,用這種方式上市只是第一步。有了獨立的融資平臺后,嵐圖未來可以根據業績表現和市場情況,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擇機融資。
03 除了MPV,嵐圖還在等爆款
嵐圖現階段不融資,說明對自己的盈利能力有信心。但投資者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嵐圖能不能持續增長?
從銷量增速看,它是增長最快的新能源車企之一,銷量從2022年的1.9萬輛到2024年的8萬輛,三年時間翻了4倍。

「定焦One」制圖
但從絕對規???,嵐圖只能算“小而快”。2024年,其銷量是理想的1/6、賽力斯的1/5。
更現實的問題是,2025年的銷量目標完成情況并不理想。嵐圖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是20萬輛,前9個月銷量9.7萬輛,完成率48.5%。要完成銷量目標,第四季度需要月均交付3.4萬輛,相當于今年前幾個月平均銷量的3倍多,難度不小。
“增速快但規模小”的背后,是銷量結構失衡。高端的夢想家貢獻了絕大部分銷量,而其他車型,尤其是本該承擔走量任務的平價車型沒有頂上來。
夢想家能成功,是因為產品差異化、入局較早、定價優勢,加上MPV市場競爭相對緩和,它更早抓住了這個市場爆發的窗口期。今年1-7月,夢想家平均月銷6千輛,超過理想MEGA。
但在SUV和轎車這些紅海市場,嵐圖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今年1-7月,FREE月均銷量約2500輛,知音不過千輛,追光系列只有兩百多輛。
嵐圖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招股書披露的一系列動作,推新車、擴渠道、擴海外,都指向了一個目標:擴大規模,優化結構。
嵐圖計劃每年推出1-3款新車型,到2026年底擁有6-9款車型。今年已推出全新知音、2026款夢想家、追光L,并計劃Q4上市旗艦SUV泰山。
在國內市場,嵐圖計劃到2026年底將國內銷售網點擴至1000家。
海外市場則是嵐圖重要的銷量和利潤增長點。2025年前7個月,其海外市場的收入占比是13.4%,高于很多新勢力。它在海外的市場策略是聚焦歐洲、中東市場,定位高端,海外定價高于國內。但繼續開拓海外,需要大量的營銷投入、本地化運營資金。
某種意義上來說,嵐圖的故事,是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轉型的一個縮影。
它憑借著央企根基與快速盈利的能力,繞開了常規IPO的融資壓力,從容地選擇介紹上市登陸資本市場。
它的整體規模雖然不算領先,但增速迅猛,還在享受新能源行業的增長紅利。它在MPV市場的表現,更是一個時機+定位+執行的成功案例。
但未來,嵐圖必然要面對更激烈的市場競爭。高端市場容量有限,海外市場存在不確定性,國內主流價格帶才是主戰場。而這里,是一批具備“互聯網基因”的新勢力的核心戰場,嵐圖需要拿出更多有競爭力的車型。這不光拼品牌力,還要有精準的市場定位,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以及更有效的營銷能力。
嵐圖已經證明了自己可以在一個細分市場站穩腳跟,而這種成功能否復制,才是上市后投資者更關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