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力度似乎比預期的要小,但國際機構警告,現在就得出其對全球經濟增長沒有影響的結論是不正確的。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0月14日,總部位于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非銀行金融機構擴張以及債券市場承壓等多重風險交織,疊加資產價格被嚴重高估,將顯著增加“無序市場調整”的概率。
鑒于此,IMF敦促各國央行在關稅與通脹風險上保持高度警惕。IMF認為,市場韌性主要來自對發達經濟體貨幣寬松政策的預期。然而,這種市場樂觀情緒掩蓋了關稅和政府巨額債務帶來的潛在損害。
該機構表示,美國與幾大貿易伙伴敲定一系列貿易協議,大多數國家面臨的關稅率從4月的高點大幅降至10%-20%的范圍。在此背景下,企業也展現出較好的韌性。
該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在博客中寫道:美國還提供了多項商品豁免,因此大多數國家也保持了克制,沒有進行報復。美國企業也在關稅上調之前大舉囤貨,以及及時調整供應鏈,以迅速適應。
但古蘭沙同時也指出,貿易緊張局勢仍在加劇,也無法保證已有的協定會維持現狀,美國進口商仍可能將新增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經驗表明,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清全貌。

近一段時間來,美方持續出臺一系列對華限制和制裁措施,總統特朗普甚至威脅要加征100%的關稅。盡管外界早已清楚這是他一貫的談判策略,但美國股市似乎仍未對這種極端情緒化表達完全免疫。
不出所料,財政部長貝森特隨后又降低調門,宣稱針對中國商品加征100%關稅的措施“并非必然實施”。
分析師指出,全球最大的兩大經濟體之間后續仍存在通過談判化解貿易戰升級風險的空間,新一輪加征關稅威脅落地并持續實施的可能性較低。
古蘭沙還提醒,白宮收緊移民政策,對該國經濟增長前景造成的沖擊不容小覷。每年驅逐10%無證移民將導致GDP萎縮3.3%、工資水平下降1.7%。IMF據此預測美國經濟增速將從2024年的2.8%大幅放緩至2%。
古蘭沙寫到:“我們看到外國出生的勞動者總體比例急劇下降……這相當于關稅之外的又一大負面沖擊。這些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因素通常也會傳導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IMF還預計,在全球經濟保持復蘇勢頭以及市場多元化的推進下,2025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2%,較今年7月預測值上調0.2個百分點,但仍明顯低于新冠疫情前3.7%的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