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中國人民銀行周三發布的2025年1-9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財政政策持續發力下,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從貨幣供應來看,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35.38萬億元,同比增長8.4%,漲幅較上月小幅回落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113.15萬億元,同比增長7.2%,漲幅較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
從企業和居民需求來看,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4.75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30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3.4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5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8.29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475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121億元。
另外,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22.71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2.7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53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37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81萬億元。
央行同日發布的2025年9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初步統計,2025年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7.08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67.03萬億元,同比增長6.4%;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1.18萬億元,同比下降18%;企業債券余額為33.5萬億元,同比增長4.5%;政府債券余額為92.55萬億元,同比增長20.2%;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12.04萬億元,同比增長3.8%。

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0.0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4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4.54萬億元,同比少增851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46億元,同比少減111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57萬億元,同比少151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1.46萬億元,同比多4.28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168億元,同比多1463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此前召開的2025年第三季度(總第110次)例會提到,加強貨幣政策調控,提高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抓好各項貨幣政策措施執行,充分釋放政策效應。
會議還提到,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對界面新聞分析表示,未來,央行將通過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對中短期市場流動性的調節;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降準等措施,繼續釋放中長期流動性,優化流動性期限結構,進一步滿足政府債券發行、信貸投放增加等對市場流動性的需求,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服務。
董希淼在采訪中表示,四季度是穩增長政策發力之時,央行可能結合降準等其他工具,通過恢復國債買賣來向銀行體系注入長期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