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午間,安能物流(09956.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董事會仍在考慮指示性收購建議,股票復牌。
公告稱,公司于9月17日收到由大鉦資本、淡馬錫及淡明資本組成的財團提出的有條件收購建議。公司于接獲指示性收購建議后,立即向聯交所申請股份停牌,該停牌自2025年9月18日上午9時正起生效。
此外,公司于接獲指示性收購建議后注意到,自2025年9月4日以來已出現與公司之可能收購有關之若干網絡傳聞。于本公告日期,大鉦資本持股約24.32%,淡馬錫及淡明資本并無持有任何股份。盡管董事會仍在考慮指示性收購建議,但指示性收購建議的談判結果仍存在不確定性,且無法確定指示性收購建議最終是否會導致就股份作出要約。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自2025年10月17日下午1時正起恢復股份于聯交所買賣。
10月17日,安能物流報收每股9.14港元,跌9.86%,總市值107.5億港元。此前,截至9月18日股票停牌前,安能物流9月股價累計上漲24%。
安能物流方面向界面新聞表示,除公告外,暫時無更多進展信息披露。
公開信息顯示,安能物流2010年在上海成立,是國內零擔快運行業的頭部企業。2021年11月,安能物流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成為港股“快運第一股”。

上市之初,安能市值曾達到160億港元左右,但此后市值一度跌至30億港元左右。在創始人秦興華的帶隊下,安能物流通過組織變革、市場聚焦、渠道深耕、生態建設、精細化運營等組合拳,市值重新回升。
過去幾年,快運市場已有多起百億級的大型并購案例,行業也由此逐漸走向集約化。據物流進化發布的《2025年中國零擔企業30強》報告,快運頭部玩家德邦快遞、順豐快運、安能物流、中通快運都是接近1500萬噸的貨量規模,競爭激烈。
而關于安能物流并購的傳聞,也是近兩年在業內早有流傳。業內人士分析,安能考慮收并購也是換種方式爭第一。
據《經濟觀察報》,安能物流總裁秦興華在2023年9月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行業的并購案整合案一定是長時間的,目前我們所有的這些方面都在洽談,但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據安能物流發布了中期業績報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安能物流總收入56.25億元,同比增長6.4%;毛利8.8億元,毛利率15.6%;經調整凈利潤4.76億元,同比增長10.7%;貨運總量682萬噸,同比增長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