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財政部網站周五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876億元,同比增長0.5%,漲幅較前8個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837億元,同比下降1.2%,降幅較前8個月收窄0.5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3039億元,同比增長1.8%,漲幅較前8個月持平。
前三季度,全國稅收收入132664億元,同比增長0.7%,前8個月為微增0.02%;非稅收入31212億元,同比下降0.4%,前8月個月為增長1.5%。
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8064億元,同比增長3.1%,漲幅較前8個月持平。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31008億元,同比增長7.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7056億元,同比增長2.4%。
具體來看,1-9月,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林水支出、節能環保支出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10%、9%和8.8%。

財政部同日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0717億元,同比下降0.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276億元,同比增長0.7%;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7441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2302億元,同比下降4.2%,降幅較前8個月收窄0.5個百分點。
中誠信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年內建議加快專項債、特別國債等存量工具支出使用,并加快新一輪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落地,發揮用作資本金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撐作用,同時還可提前使用明年置換額度、增發1萬億地方政府債券持續解決存量問題如拖欠款、隱債等,并結合經濟運行情況和實際需求考慮適度提升赤字率、增發(特別)國債的可行性。
華泰證券在報告中稱,8月核心經濟指標呈現走弱態勢,市場對穩增長政策又燃起期待,但考慮到全年目標缺口不大,四季度追加赤字的可能性不高,政策性金融工具是核心看點。投向上,今年財政重心明顯不止于基建,育兒補貼+城市更新+消費貸貼息+企業拖欠款等優先級更高。后續仍是發力重點,關注是否有增量資金支持。
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李大偉在周五的財政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財政部將繼續提前下達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李大偉表示,提前下達明年地方政府債限額主要有三方面考慮:一是在工作進度上抓緊履行有關程序,盡快下達限額;二是項目安排上,提前下達的限額重點支持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大戰略項目;三是在使用方向上,提前下達的限額除用于符合條件的項目建設外,還繼續支持各地按規定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和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推動地方財政平穩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