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蕊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10月13日,珍酒李渡集團發布的一則人事任命公告,將大家的視線又引至這家正處于密集調整中的公司。據珍酒李渡發布的公告顯示,湯向陽接替顏濤成為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任期為3年,年薪及酌情花紅合計共500萬元。資料顯示,湯向陽自1989年加入珍酒李渡,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將”。
顏濤在珍酒李渡擔任高管近20年,2024年以1538.8萬元的年薪成為白酒行業“最貴CEO”。據公告,顏濤將繼續以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身份為集團作出貢獻,后續其將輔助董事會主席吳向東先生的相關工作并負責湘窖的業務運營及發展。
今年珍酒李渡的高層管理人員調整不僅限于CEO層面,公司4月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董事會提名集團董事會主席吳向東之子吳其融為執行董事。5月,集團股東確認委任其為執行董事,吳其融成為公司核心管理層的一員。這位1996年出生的“酒二代”自2019年10月正式加入珍酒李渡,先后在酒廠生產、銷售部門等一線崗位輪崗。2021年他主導投資設立湖南華致數字營銷公司,嘗試短視頻、直播等新興營銷模式。盡管該公司于2024年初注銷,但為華致酒行和珍酒李渡都積累了一定的數字化經驗。
界面新聞注意到,吳其融早在去年已進入華致酒行董事會,這意味著吳其融或將同時執掌兩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職務。企業的代際交接與整體戰略轉型同步進入調整深水區。
高層人力調整背后,是珍酒李渡面臨的實實在在的業績壓力。今年珍酒李渡交出了自2023年上市后首份營收、凈利雙下滑的中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4.97億元,同比下滑39.6%;歸母凈利潤5.75億元,同比減少23.5%。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發生以權益結算的股權激勵費用2.66億元,而2025年同期僅為3843萬元,減少了2.28億元,考慮到這一變量因素,實際盈利下滑幅度還要更高。

在行業整體承壓期,業績下滑或許難以避免,但企業的價值更體現在如何應對與破局。對于珍酒李渡而言,真正的挑戰并非僅停留在財報數字上,更在于如何解決已嚴重制約發展的市場價格困境與轉型挑戰。
北京的一家白酒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他所代理的珍酒李渡銷量并不理想。建議零售價899元/瓶的“珍十五”,實際銷售價格在350元左右。界面新聞了解到,顯著的價格倒掛問題基本存在于珍酒李渡的大部分產品中,如定位更高的“珍三十”,一些經銷商建議零售價在1888元/瓶,實際銷售價格同樣腰斬。
今年5月14日推出的“萬商聯盟”計劃,被視為是珍酒李渡選擇在行業承壓期尋求破局的戰略嘗試。以全新大單品“大珍·珍酒”為核心產品載體,通過統一價格管控和持續分紅機制深度綁定聯盟商利益,并承諾長期返利以杜絕竄貨行為。目前“萬商聯盟”計劃第二季正在進行中,本次行動將一直持續至12月。據珍酒李渡披露,5月至8月,首季“萬商聯盟”項目簽約聯盟商達2416家,1182家完成發貨。
不過,“萬商聯盟”模式也面臨諸多質疑:限制進貨量的規則可能形成資金沉淀;"購酒贈股+持續分紅"的激勵機制被指帶有層級激勵特征;加盟商獲贈股票面臨鎖定期內的市值波動風險。此外最主要的聲音是,在主力產品價格普遍倒掛的背景下,庫存減值風險依然突出。
在產品端,珍酒李渡采取了白酒與跨界雙線并舉的策略。作為萬商聯盟計劃核心產品的“大珍·珍酒”自今年6月開始試銷,團購價約600元/瓶,瞄準“珍十五”與“珍三十”之間的價格空白帶,采用限時限量的銷售方式。在試銷100天、回款3.7億元之后,9月19日吳向東通過直播宣布“大珍”正式上市。
據珍酒李渡透露,珍酒擁有4.4萬噸產能和10萬噸基酒儲備,產能規模在貴州白酒企業靠前。
在白酒之外,珍酒李渡還在今年8月推出了精釀啤酒“牛市”,瞄準高端社交消費市場。物流與順豐冷鏈合作,全鏈條控溫20度以下。上市初期市場對“牛市”的反響比較積極,發布當天即登上天貓啤酒銷售額榜首,京東平臺連續15天位列高端熱賣榜前三。珍酒李渡在啤酒的布局并不僅限于此,“牛市”啤酒的上市發布會上,吳向東還提到目前珍酒李渡正在研發一款陳藏1- 2年的新啤酒。
在這場全面突圍中,吳向東也親自走向前臺,發力短視頻營銷。其個人視頻號從7月開始更新頻率明顯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