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香港迎來一位超級業主。
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共同宣布:投資9.25億美元(約70億港元),購置了銅鑼灣港島一號中心共13層商業寫字樓,作為兩家公司的中國香港總部。
對此,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解釋:“自1999年成立以來,阿里巴巴一直深耕香港市場。此次收購香港地標物業,充分體現我們對香港經濟和營商環境的信心,并將以香港為理想的大本營,持續拓展國際業務。”11月初,他將現身香港大學做一場分享。
今日,阿里巴巴港股股價漲超4.8%,最新市值超3萬億港元。
阿里成立香港總部
買下辦公樓
如此大手筆,阿里震撼香港寫字樓市場。
所買下的港島一號中心現由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持有。文華東方國際在10月17日晚間披露的文件顯示,此次阿里和螞蟻集團洽購的是港島一號中心最高的13個樓層,這些樓層享有維多利亞港270度全景視野,此外阿里還買下該建筑的屋頂標志和50個停車位。
此次交易總收購價為9.25億美元,出售寫字樓總建筑面積約30.16萬平方英尺,折算后,平均價格約為25.82萬港元/平方米。
若相關條件滿足,本次交易預計于2025年12月31日完成,將創下自2021年以來香港最 大宗寫字樓交易。
在此之前,阿里多年來一直分階段租用銅鑼灣時代廣場樓面,目前承租這棟大廈超過10萬平方英尺的樓面,租約至2028年屆滿。
正如蔡崇信所說,阿里與香港淵源久遠。
早在1999年剛成立時,阿里巴巴就在香港設立財務和法律部門。2005年,淘寶入港,淘寶網在香港開通了“香港街”服務,香港賣家可以通過淘寶網直接向中國大陸的消費者進行網上交易。到了2014年,阿里云業務落地香港,建了第 一個海外數據中心。
阿里也與港交所幾次“交手”——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的B2B業務在香港主板首次公開募股,認購火爆,盛況空 前;后來由于港股對“同股不同權”架構的限制,阿里在2012年將B2B公司私有化。直至2018年港交所改革,2019年11月,阿里完成在港交所“史詩般”的二次上市。
“今年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我們迎來了重要里程碑——回家,回到香港上市了。”當時馬云如此說道。
螞蟻集團也早在香港深扎。2017年,螞蟻在港推出電子錢包 AlipayHK(支付寶香港),至今已服務逾450萬活躍用戶,此外還通過境外孫公司在香港收購相關金融牌照。今年4月,螞蟻旗下的螞蟻數科正式把海外總部設立在香港。
“螞蟻集團正積極參與香港創新樞紐的建設,深度融入大灣區發展。香港濃厚的創業氛圍,以及其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的橋梁作用,讓我們對加碼香港充滿信心。”對于此次置業,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
走出低谷
阿里市值破3萬億
闊綽背后,是阿里今年股價連續上漲,一掃兩年前的頹靡之態。
8月底,阿里巴巴財報出爐,其中顯示,2026財年第 一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長26%至333.98億元,創近三年新高;阿里云外部商業化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其中AI收入已經占外部商業化收入超20%;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三位數增長,AI+云的資本開支更是達到386億元。
隨后阿里巴巴美股股價大幅上漲超過12%,港股開盤大漲,盤中一度上漲超18%。
相似的一幕是今年9月24日——阿里巴巴CEO、阿里云董事長&CEO吳泳銘一場演講結束,阿里港股盤中一度暴漲超7%,達到170.80港元,創下近四年新高。
在這場演講中,他提出,通用人工智能AGI并非AI發展的終點,而是全新的起點,AI將邁向超越人類智能、能夠自我迭代進化的超級人工智能ASI。阿里正積極推進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
時間回到兩年前,蔡崇信、吳泳銘分別以阿里巴巴董事長和CEO的身份上任,定調“AI是未來的核心”,拉開了阿里AI戰役序幕。
資本用腳投票。自2023年11月宣布AI戰略以來,阿里巴巴美股股價漲幅已經超過130%,港股漲幅亦超過90%,最新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
此次設立香港總部,也讓我們看到阿里新一輪全球化布局的野心。
今年以來,香港的熱鬧有目共睹。一個個超級IPO在港股誕生,港交所被擠爆,以至于有“中國資產重估始于港股”的說法。此外,香港也在全力打造在AI時代的全球影響力,這與阿里全新的全球化之路不謀而合。
當全球化成為不容錯過的時代主題,大家紛紛奔赴香港——“這里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New Money涌向香港
猶記得今年6月,小紅書香港辦公正式開業,這也是小紅書首次在中國內地以外設立辦公室。據香港《星島日報》披露,早前小紅書洽租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一處面積約7000平方英尺(約650平方米)用地,作為其香港辦公室。
開幕當天,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禮嘉賓并致辭,他評價小紅書落戶香港有望“借助香港融通中外的文化特質與全球網絡,推動中國優秀的文化和產品走向世界,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稍早的今年3月,京東快遞港島運營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進一步覆蓋京東在香港的快遞網絡。隨后,京東宣布正式完成對香港佳寶食品的收購。同時,京東集團與華潤隆地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宣布京東MALL香港首店將落戶灣仔華潤灣景中心大廈,預計于2026年開業。
還有字節跳動,早于2020年進駐香港,彼時租下時代廣場一個面積約3000平方英尺的單位。直到2023年,字節租下香港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一期的整層辦公空間,面積約為2萬平方英尺。
凡此種種,香港正在引來一批新面孔。
“發揮香港‘超級聯系人’的角色。”這是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今年與投資界交流時聊得最多的一點。由香港特區政府出資的港投公司,執掌620億港元,承載著助力香港科創崛起的使命。過去兩年通過投資招商,AI、具身智能、生命科學等創業公司排隊落地香港。
“Old Money退場,New Money崛起。”錢的流向背后,香港正上演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