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去年關閉上海工廠后,養樂多又要向廣州工廠“動刀”。
10月20日,日本養樂多本社株式會社宣布,廣州養樂多啟動業務重組程序。作為此次重組的一部分,該公司將啟動關閉廣州養樂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養樂多”)廣州第一工廠的程序。該工廠將于11月30日正式關閉,未來,廣州一廠的生產功能將陸續轉移至廣州二廠及佛山廠,以優化生產系統,有效利用管理資源。
10月21日,廣州益力多對界面新聞表示,此次的生產體制的調整是基于公司整體戰略規劃,以及為了進一步提升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的戰略安排。廣州第一工廠于2002年6月開始投產,由于工廠設備老化,公司決定關閉第一工廠,目前的三廠體制改為兩廠體制,為了實現經營資源的集中以及持續的擴大銷售。
廣州一廠是養樂多在中國市場上設立的首家工廠。
官網資料顯示,2002年,養樂多進入中國市場,從廣州開始以益力多的名稱發展,2003年,以養樂多的名稱在上海開始運營。

2002年6月,廣州第一工廠正式投產,益力多牌乳酸菌乳飲品開始在廣東上市銷售。2014年,廣州益力多在廣州市黃埔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設了廣州第二工廠、2019年于佛山市三水區開設了佛山工廠。三個工廠的總占地面積為11.6萬平方米,目前三個工廠的總產能可達600萬支/天。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養樂多二次關閉了工廠。2024年12月,養樂多宣布關閉上海工廠,該工廠的生產將全面轉移至天津工廠和無錫工廠等國內其他基地,給出的原因同樣是通過重組提高生產效率,整合資源配置以進一步提高銷量和業績。
官網資料顯示,養樂多(中國)集團在廣州、天津、無錫、佛山共擁有6處生產基地和53家分公司,并在廣東、上海、北京、天津、廈門、福州、衡陽、南昌、昆明開展了家庭配送服務。在關閉廣州一廠后,養樂多的生產基地將減少至5家。
養樂多進入中國很長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得益于中國低溫益生菌飲料產品的空白。尤其是在蒙牛低溫乳酸菌飲料優益C和伊利每益添產品尚未占領市場的年代,養樂多采用大單品的策略,靠“代表腸道健康概念的小紅瓶”快速建立起市場認知從而實現跨越增長。
2022年,廣州養樂多負責中國整體業務的總經理梅原紀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養樂多在整個中國大陸市場的日均銷量2021年為698萬瓶,其中,廣州養樂多為282萬瓶,是2002年銷量的50倍。
與此同時,養樂多還加快了新品的節奏,例如2016年養樂多推出“低糖”產品(小藍瓶)、2023年推出“500億低糖”產品(小金瓶),以及2024年5月推出養樂多蜜桃味新品(小粉瓶)。
但這并沒能讓養樂多在競爭中保持持續增長的業績。
此次關于關閉廣州一廠的公告顯示,廣州養樂多公司2025年1-3月平均銷售量為149萬瓶/日,銷售區域為廣東省、海南省。這與2021年282萬瓶的日均銷量相比,接近腰斬。
這種下滑,與行業整體發展趨勢、消費者習慣等因素相關。
快消品線下零售監測公司馬上贏發布的乳酸菌品類相關數據顯示,乳酸菌飲料類目自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整體呈現出均價、份額雙雙下滑的趨勢。而在2023年乳酸菌飲料市場前十品牌的份額變化中,份額排名第一養樂多、第二的蒙牛、第四的娃哈哈均出現市場份額下滑的情況。
2021年,養樂多曾宣傳益生菌可防治新冠病毒,而后被罰款45萬元,還因此上了熱搜。盡管養樂多公開道歉,但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了養樂多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度。
同時,養樂多主打的“100億活性乳酸菌”賣點,也被行業質疑,在養樂多配料表中,成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水、白砂糖、脫脂奶粉、葡萄糖、食品添加劑(葡萄糖)、活性乳酸菌。盡管能改善腸胃功能,調節免疫力,但其高含糖量、低蛋白質含量都成為養樂多并不健康的標簽。
為了應對行業性挑戰,推新品、漲價成為養樂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2023年1月,養樂多提升了在中國全境銷售的乳酸菌飲料“養樂多”和“養樂多低糖”2款商品的售價,漲價幅度定為8.7-14.3%。在產品方面,養樂多也在不斷推出更符合健康趨勢的新品,比如今年4月推出青提口味養樂多,7月推出0蔗糖的小金瓶養樂多。
這些努力或許也有了一定成效。
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曾披露,2025年1月-6月中國養樂多的日銷量為267萬瓶,廣州益力多的日銷量為180.2萬瓶,共計日銷量447.2萬瓶。與2024年1月-6月426.7萬瓶的日銷量相比,養樂多的中國業務正在逐步回升。
但從養樂多接連關閉兩個工廠的舉措來看,隨著消費下沉趨勢和競爭加劇,以及消費者對性價比產品的看重,養樂多目前在中國的處境仍面臨重重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