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問:上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5%,這一增速怎么看?
答: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對界面新聞表示,前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長5.5%,較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高出全國水平0.3個百分點,這體現了經濟大省(市)挑大梁的擔當,更好地發揮了龍頭作用。
東北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張超越對界面新聞表示,前三季度上海經濟呈現出“加速復蘇、動力增強、結構優化”的特點。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較上半年大幅提高0.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三季度單季GDP增速或高達6%,呈現加速復蘇、強勁增長的態勢,為完成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水平,一方面表明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的“領頭羊”和“壓艙石”,對穩定全國經濟大盤持續發揮關鍵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上海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的成果,先導產業優勢十分明顯。
問:前三季度上海經濟有哪些亮點?
答:首先,新動能正在成為增長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業增長12.8%,集成電路制造業增長11.3%,生物醫藥制造業增長3.6%。前三季度,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3%,其中,新能源產業增長19.6%,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10.9%,高端裝備產業增長10.3%。

其次,服務業對上海經濟的貢獻與日俱增。2021年到2024年,服務業占上海GDP比例分別為74.1%、75.2%、78.2%,呈逐年升高態勢。2025年前三季度,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同比增長5.9%,超過整體經濟增速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上海GDP的比例達79.1%。其中,信息服務業增長尤為強勁,1-9月,信息服務業營收增長22.8%,較上半年提高2.4個百分點,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旺盛,大模型加速應用,重點平臺企業營收實現較快增長。
第三,出口規模逐季攀升,外貿韌性凸顯。一、二、三季度上海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2.6%、9.7%、11.7%,呈現穩健增長態勢。企業積極開拓非傳統市場,前三季度對巴西、印度等其他金磚國家出口同比增長27.7%,對非洲出口增長79.2%。
第四,消費市場回暖。前三季度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7-9月分別增長7.8%、13%和9.2%。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明顯,今年以來累計帶動社會消費近1100億元,前三季度家電、新能源汽車、通訊器材分別增長28.2%、27%和9.2%。
問:上海做對了什么?
答: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指出,前三季度上海在經濟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得益于前瞻性的產業布局和精準的政策投放。
在產業布局方面,上海重點部署了10條重點產業鏈,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時尚消費品、新能源及綠色低碳、先進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憑借前瞻性的布局,上海率先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軟件和信息服務四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為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政策投放方面,今年以來上海圍繞穩外資、穩民營經濟、促消費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穩外資方面,上海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嚴格執行國家負面清單制度,對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實行內外資一致管理,為外資企業營造了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同時,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試點,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優化資源配置,便利創新藥上市和醫療器械采購,進一步提升了上海對外資的吸引力。
為保障民營經濟平等競爭,上海已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通過企業座談會等形式,及時了解并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首試首用場景,推動創新聯合體建設,加強與職業院校合作培養專業人才,全方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促消費方面,除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外,上海還通過發放“樂·上海’服務消費券、舉辦“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上海旅游節等活動,有效引導消費需求。
問:前三季度上海出口同比增長11.3%,比全國高出4.2個百分點,動力來自何方?
答: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志闊對界面新聞表示,從行業看,本市支柱行業如汽車、機械、船舶等出口增長較快。比如,前三季度,在特斯拉儲能工廠投產帶動下,鋰電池出口321.5億元,同比增長20.7%;上汽加大混動汽車出口力度,推動全市混動汽車出口196.1億元,增長2.1倍;液貨船出口206.3億元,大幅增長82.7%。
從企業結構看,民營企業表現亮眼,成為帶動整體出口增長的關鍵力量。同時,外資企業出口保持基本穩定,在傳統優勢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產品結構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顯著。前三季度,上海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出口同比增長10.3%;得益于創新藥國際化步伐加快及上海產業政策和貿易環境的持續優化,醫藥品、西藥原料藥出口分別增長21.5%、40.7%。
從出口目的地看,盡管對美國出口有所下降,但對東盟、歐盟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速強勁,有效對沖了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體現出上海外貿的韌性和多元布局的成效。
張超越補充道,在全球貿易承壓的背景下,上海出口能實現如此高位的增長,充分顯示了其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競爭力。這與上海制造業的高附加值特點有關,得益于“高門檻”,高端制造業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關稅沖擊,對出口形成重要支撐。前三季度,上海大力打造的高端制造裝備業如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高端機床、石化機械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1.6%、39%、36.5%、29.6%。
問:前三季度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2%,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3%。 如何進一步提振樓市?
答: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界面新聞表示,在全國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上海開發投資能保持增長,很大程度得益于其作為核心城市的長遠價值形成的吸引力,同時也和優質土地供給占比提升有直接關系。
銷售面積微降的背后則是市場內部的分化。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的監測,上海新房市場高端改善型項目需求旺盛,例如,9月上海新房價格漲幅領跑全國,高端項目的集中入市是推升均價的關鍵。但與此同時,部分非核心區域的項目則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
張波認為,第三季度上海在住房限購、信貸、公積金政策以及個人住房房產稅等方面的優化調整,有效降低了購房成本,預計將繼續促進改善型需求在第四季度釋放。
問:上海經濟如何保持活力?
答: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沈開艷對界面新聞表示,主要需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確保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同時可考慮擇機出臺新的政策;其次是進一步激發新興動能,對未來產業如腦機接口、量子科技等進行梯度布局。目前,上海在這方面已取得不錯成效,接下來要為新質生產力的持續壯大儲備更多能量。第三,要增強經營主體的信心與活力,尤其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信心充足、活力充沛,是經濟內生動力的一個重要來源。
劉志闊指出,上海經濟的韌性與活力根本在于,新質生產力的持續壯大和內生動能的不斷增強。總體來看,上海經濟的活力主要來源于三方面動能: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新興產業的加速壯大,以及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的持續強化。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這種結構性優化將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