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界面新聞編輯 | 莊鍵
上海經濟發展的主體結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民營企業對上海經濟增長的推動越發凸顯。
10月22日,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8%,增速快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個百分點。1-8月,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增速快于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8個百分點。
界面新聞獲悉,前三季度上海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達到1.32萬億元,同比增長27.1%,增速在各類經營主體中位居首位,對全市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64.5%。
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占全市外貿比重已接近40%,較去年同期提高了6.7個百分點,顯示出強勁的市場活力。與此同時,有實際進出口記錄的民營企業數量達到4.6萬家,同比增長8.2%。
“上海民營經濟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詹宇波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

詹宇波稱,上海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鋼鐵、石化等資本密集型產業比重持續下降,而高科技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產業等新興產業比重不斷上升,其中民營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指出:“這些新興產業中,民營經濟以其靈活性和高效性,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把握發展機遇。比如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民營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迅速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
一批不同領域的上海民營企業正在迅速占領海外市場。
聯影醫療上半年海外業務收入達到11.42億元,同比增長22.48%,占總營收比重進一步提升至18.99%。聯影醫療稱,海外市場訂單當期保持快速增長,國際客戶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在高端和創新產品領域,訂單質量和結構顯著優化。
今年5月,商務部、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廣電總局聯合發布《關于2025-202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公告》,共有16款游戲作品入選出口重點項目,其中近半數游戲產品來自上海廠商,包括巨人網絡的《球球大作戰》、沐瞳科技的《決勝巔峰》(MLBB)、疊紙游戲的《戀與深空》、鷹角網絡的《明日方舟》、米哈游的《原神》等。
在詹宇波看來,長期以來,上海的外貿以外資企業為主,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貿易摩擦的加劇,外資企業出口占比有所下降。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逐漸填補了外資企業留下的市場空間。
詹宇波認為:“民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它們敢于承擔風險,能夠高效利用各種要素資源,快速調整商業模式和生產渠道,從而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脫穎而出。例如,一些民營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和海外倉的建設,成功拓展了海外市場。”
除了產業結構和外貿結構的調整,上海民營企業自身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詹宇波指出,科技型民營企業是當前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具備科技屬性,還在海外市場迅速拓展。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和靈活的機制,能夠快速適應全球市場需求,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占據一席之地。
在哈薩克斯坦烏勒套州,由寰泰能源投資建設的Mezgilder Qushteri 100兆瓦風電項目已于今年實現全容量并網,標志著烏勒套州首個風力發電項目正式投運。
寰泰能源告訴界面新聞,全球各國正在積極布局綠色能源轉型,這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綠色能源建設的難得機遇。在投資海外新能源項目的過程中,寰泰能源也帶動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產品和服務貿易出口。
在政策層面,上海市政府也給予了民營經濟大力支持。
近年來,上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今年10月20日,《上海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共11章88條,在破除市場準入隱性門檻、維護公平競爭等多個方面作了明確制度安排。
政府還通過搭建平臺、提供信息服務等方式,幫助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民營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詹宇波建議,民營企業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如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東地區等。
“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多機會,幫助它們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例如,政府可以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市場的開拓。”詹宇波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