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何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王姝
“老板,我在等電梯,還有五分鐘。”
10月22日,位于深圳水貝一隅的興龍黃金珠寶大廈,熱鬧非凡,一眾中青年聚集于電梯口,焦急地盤算著要等幾趟才能擠上電梯。
大廈負一層至二層是黃金、白銀、翡翠等各式展廳,樓上則是規模各異的黃金珠寶公司。
半徑100米范圍內,是水貝金座大廈、水貝銀座大廈、水貝壹號、水貝國際中心。稍遠處,是水貝萬山、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在這里,布局緊湊的門店猶如蛛網般緊密黏連,約7000家企業,7萬名從業人共同建構了這個國內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
當界面新聞記者提起黃金對賭時,人們的臉色變得有些猶疑。對于某些門店的去向,隔壁商戶大多表示,“前段時間已經關了,具體情況并不清楚”。

10月11日,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下稱“深圳黃金協會”)發布行業警示函指出,在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中,近期我們依然遺憾地注意到司法機關在我市水貝片區相繼查處了三家黃金珠寶公司。經查,這些公司以經營黃金為名,實際通過線上平臺開展“非實物黃金對賭”業務,其行為已涉嫌構成開設賭場罪。目前,相關公司負責人及骨干成員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案人員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
作為實物黃金交易的重要場所,違規乃至違法金融緣何在此滋生?沒有門檻的黃金對賭生意如何展開?商戶的經營又受到了哪些影響?圍繞這些問題,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水貝從業人士。
異化的預定價
“我合作的3家料商都出現了經營問題。”水貝商家沈沐(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其中一家,是粵寶鑫。在興龍黃金珠寶店大廈6樓,界面新聞記者看到,粵寶鑫的門店已經人去樓空,門上貼著大廈封條,日期為9月13日。
“粵寶鑫算是這里規模比較大的料商。”有大廈商戶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所謂黃金料商,指的是從事黃金原料交易的商家,他們會從上游供貨方采購黃金原料,并將其銷售給下游貨商,也會從下游貨商處收購舊金并提純,是連接上下游的重要中介。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水貝商戶和料商的合作買賣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現價買賣,另一種是預定價模式。現價買賣最直接,也最安全,風險主要在于預定價模式。
預定價模式又具體可以分為四種情況,包括鎖價買料、鎖價賣料、來料延期結算、提料延期結算。前兩者是提前鎖定價格進行交易,后兩者是按照金價后市進行結算,核心均是在判斷金價走勢的情況下約定交易價格以規避風險。
沈沐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預定價模式下,粵寶鑫等料商與下游貨商的合作價格基本上是2萬元預定一公斤,1克起定,即20元可以定1克。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不同規模的料商的預定門檻并不一樣。以水貝某第一梯隊的料商為例,該公司業務員倩倩(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買料的黃金預定金比例是19%,白銀是21%,回收業務則不做預定價。
黃金業內人士明明(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水貝的預定金模式出現得很早,目前也非常普遍,“比如一次性買10公斤黃金,可以陸續給款,也可以陸續提貨。”
理論上看,黃金行情本身較為波動,預定金模式可以幫助商家在一定時間內鎖定價格,避免行情風險。但由于預定金本身的高杠桿和延期交割的特點,當中風險亦十分顯著。
其中一大風險是賭行情,玩套利游戲。“比如下游商家下了一筆鎖價提料訂單,料商如果同樣看漲,他會把訂單提交給上游商戶,保證交付。但如果料商看跌,他就不會實時買進黃金,而是在金價下跌后再補貨,并賺取其中差價。”沈沐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
這也意味著,如果行情沒有下跌而是走高,其中差價同樣需要料商承擔。“如果賠付不起,就有跑路的風險。”沈沐稱。
另外,沈沐向界面新聞記者提及,除了不從上級提貨“放空倉”之外,部分料商也有可能將資金用于境外期貨交易等,“想拿去賺錢或者對沖,都有”,這也使得資金風險進一步擴大。
“料商做多做空的情況都有,據我了解,之前在金價400元/克的時候,就有料商在看空,如果公司的資金實力能扛到行情扭轉,那也能經營下去,但如今金價的單邊行情幅度已經超過了預期。”明明表示。
今年以來,金價強勢走高。2024年全年,倫敦金現貨全年上漲27%;2025年初至今,漲幅超57%。
作為普通貿易商,料商通常僅賺取上下游買賣差價,但如果預訂價模式從原來的鎖價保值工具異化為金融套利工具,料商的利潤空間以及虧損空間都會瞬間擴大。
明明向界面新聞記者提醒稱,實際上還存在著系統性風險。“即便合作的料商不賭行情,但如果料商的上一層級賭行情、吃單,連鎖反應也會導致商家出現虧損,乃至暴雷。”
在實際層面,這種高風險模式是否難以避免?
沈沐表示,部分頭部料商不會走預訂價模式,嚴格要求全款實物交割,這種就非常穩妥。
但沈沐同時強調,對于一些小貨商而言,選擇門檻更低且有預定價業務的小型料商其實也是一個被動選擇。“我曾經去某頭部料商開戶,但客服了解到我購量不大之后就拒絕合作,所以有時候選擇小料商也是不得已之舉。”
界面新聞記者以此咨詢倩倩,她表示,合作企業最好是黃金珠寶公司,小規模公司、個體戶也是可以的,最小提料克重是100克。
黃金是一門好生意,也是一門風險很高的生意。沈沐向界面新聞記者感嘆稱,“水貝料商與商家之間的關系是非常脆弱的,極度依賴個人誠信。”
而在問題頻發后,商家對于水貝的預定價交易態度也正發生變化。“有好幾個同行給我建議,不能再依賴定金來定貨了,都要到現場,看到公司正常經營,看到有人在備料,我才會放心地打款。”沈沐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橫生的賭徒
如果說上述賭行情套利還與實物黃金交易有關聯,那么如今水貝正滋生出一批空買空賣的純投機行為。
空買空賣,指的是部分商家假借賣料、回收等業務,開設黃金漲跌交易平臺,并在平臺上進行類期貨交易,但很多時候并不涉及提貨、回收等黃金實物交易。
界面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咨詢某板料預定公司,業務員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1萬元可定1公斤,定100克就是1000元,可買漲買跌,定金率低于50%就要補定金,以免跌到30%以下發生爆倉,交易時間是上午10時至凌晨1時。
該公司宣傳單張上顯示,開戶資料需營業執照及法人身份證,不過,在實際開戶時,業務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也可以不需要營業執照”。
談及實物交易時,該業務員稱,可以補尾款提實物,即比如用1000元在900元/克的價位預定了100克黃金,如果出現虧損,可以按照實時價格補尾款提實物。
當界面新聞記者進一步問及,價格上漲后是否也能提貨的問題,該業務員稱,可以提,但“賺錢了還要提實物嗎?”其稱,平臺用戶通常是在金價上漲后直接賣出,賺取價差。
另外,平臺還會向用戶收取手續費以及庫存費。如果用戶購買1000克,平臺會收取800元的手續費;庫存費則是過夜費,購買訂單后如果當天不平倉,會收取10元/千克的庫存費。
上述爆倉、平倉、手續費等術語與期貨產品基本無異,區別僅在于期貨交易的“保證金”變成了此類平臺的“定金”,同時交易時間更長,且杠桿更大。
以上述1萬元可以定1公斤為例,按照10月22日融通金約940元/克的價格進行計算,即1萬元定金就可以進行94萬元的黃金漲跌交易,定金比例僅為1%。
作為比較,上期所近日發布通知稱,自2025年10月21日收盤結算時起,黃金、白銀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14%,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15%,一般持倉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16%。
“此類平臺通常會通過高比例傭金激勵業務員誘導用戶炒黃金,通過讓客戶高頻買賣賺取手續費/點差;或者與用戶對賭,用戶輸了,平臺就賺,如果輸了暴雷,就重新換一個公司殼,原班人馬繼續運營下去。”明明表示。
并且,實物交易與金融交易的界限也比較模糊,正如多名平臺業務員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支持提取實物。
“目前許多平臺都是混合經營,因為商家都知道,如果只做空買空賣很容易被審查,所以基本都支持實物交易。有些公司本質上只是為了進行空買空賣的業務,只會象征性地做一點實物,甚至為了吸引用戶炒金,實物端愿意虧損買賣。”明明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水貝的預定價模式,尤其帶有買空賣空交易方式的業務,屬于典型的非法期貨交易。期貨具有高杠桿、可買空賣空、隨時結算,以及法人期貨交割的特征,水貝的交易方式與此非常相符,而期貨交易必須在國家指定的期貨交易所進行規范交易。”
根據《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未經國務院批準或者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期貨交易場所或者以任何形式組織期貨交易及其相關活動。
對于投資者而言,風險更是如影隨形。
一個是高杠杠的爆倉風險。10000元可定1公斤的情況下,如果買5公斤,即定金5萬元,假如行情動蕩,金價短時間從970元/克下跌至960元/克,定金面臨直接損失的風險。
另一個是商戶暴雷的風險。界面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咨詢某預定價黃金平臺,談及資金安全時,其稱,“假如自身平臺上有多余頭寸,會與其他同行進行勾兌轉讓等以作對沖,沒有公司能保證安全,但我們相對穩一點”。
但該說法經不起推敲,首先平臺有無轉手對沖難以驗證,另外,如果在單邊行情下,多余訂單能否順利轉讓也是問題。
界面新聞記者多方了解到,此類門檻更低、杠桿更高的黃金類期貨平臺近年來吸引了諸多投機者,玩家范圍早已超越了水貝的黃金從業者。
投資者參與此類空買空賣同樣會面臨法律風險。
北京市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珠寶行業法律事業部主任邱麗平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民事層面,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無效合同雙方需按過錯分擔損失。若投資者被認定具有過錯(如具備行業經驗卻主動投機),可能自行承擔部分甚至全部損失。刑事層面,若交易被定性為賭博,投資者作為“參賭人員”,其投入資金可能被沒收,且無權主張返還。
邱麗平特別指出,對于投資者而言,若無法證明“實物交割意圖”,在民事或刑事程序中均處于不利地位。
邱麗平建議,投資者應清醒認識到,參與類期貨交易不僅違背監管要求,還可能觸犯刑法。行業從業者應堅守實體經濟本質,避免卷入投機活動。合規的預定價交易應以真實貿易為背景,并保留完整交割證據。
開設賭場罪?
根據深圳黃金協會發布的行業警示函,司法機關在水貝片區相繼查處了三家黃金珠寶公司。經查,這些公司以經營黃金為名,實際通過線上平臺開展“非實物黃金對賭”業務,其行為已涉嫌構成開設賭場罪。
為何是涉嫌開設賭場罪?
專門處理證券期貨類案件的中聞律所西安分所律師宋笑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相關黃金珠寶公司或者平臺雖以“黃金”為名,但絕大多數參與者并無實物交割意圖。其交易方式為雙向對沖、保證金杠桿,盈虧僅與未來價格波動掛鉤,這已脫離了商品交易的實質,成為一種以未來不確定的價格波動作為籌碼,決定財富轉移的零和游戲,具備賭博的核心特征。
宋笑清進一步分析稱,其設立網絡平臺、制定交易規則、招攬客戶、接受投注并完成資金結算,其行為完全扮演了“莊家”或“賭場經營者”的角色。平臺通過收取點差、手續費等方式牟利,其經營模式與賭場抽水營利無異。行為人的該行為不僅擾亂金融秩序,更嚴重侵害了社會管理秩序,可能涉嫌開設賭場罪,目前已經有相關類似案例被公安部門追責處理。
“從司法實踐看,目前多地法院對‘二元期權’類交易(以外匯、黃金價格指數為標的)已有多起生效判決,認定為賭博并以開設賭場罪論處。水貝預定價對賭模式與此高度相似,司法機關沿用這一定性思路。”邱麗平向界面新聞記者補充稱。
“并且,相較于非法經營罪(需證明違反‘國家規定’)或詐騙罪(需證明‘非法占有目的’),開設賭場罪的證明門檻較低,更易精準打擊行為本質。”邱麗平談及。
對于風波中的預定價模式,邱麗平認為,其本身不是原罪,關鍵在于怎么用。“行業從業者必須堅守以實物交割為目的,簽好合同、留好證據,和那些有資質、做規范對沖的靠譜料商合作。”
問題在于,隨著該模式從一個“貿易工具”變成了“金融賭具”,相關風險隨之而來。
首先是法律合規風險。邱麗平解釋稱,一旦這個模式脫離了“實物交割”的本質,變成了用低保證金來“買漲賣跌”,最后只結算差價,那在司法上就很可能被認定為非法的“對賭合同”甚至是“非法期貨交易”。這是國家明令禁止的,相關的合同會被認定為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其次是刑事犯罪風險。“這是目前最嚴峻的風險。深圳已經出現了多起公安機關用‘開設賭場罪’ 來打擊這類對賭平臺的案例。這個定性非常關鍵,一旦平臺被這么定罪,我們商戶投進去的保證金,性質就變了,從‘貨款’變成了 ‘賭資’ 。按照法律規定,賭資是要被依法沒收,上繳國庫的。這意味著參與者很可能血本無歸。”邱麗平強調。
依然熱鬧的水貝
界面新聞記者近日到水貝走訪了多家料商門店,發現部分門店已經關停。
比如,世創鑫辰(深圳)貴金屬商貿有限公司近日已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界面新聞記者到達其公司所在地發現,門店正在重新裝修。另有部分公司門店也已經被物業重新出租,新公司已入駐。
10月21日,金價急跌,倫敦金現貨單日跌幅達5.31%。水貝市場更旺,沈沐當天一直忙于門店生意。
這是他對客的一面,另一面對的就是料商。
沈沐稱,之前和那幾家料商合作都很正常,訂貨、付款、提貨。“合作這么多年沒有任何毛病,甚至這幾家比其他的料商還顯得正規。在水貝,板料分為正版和盜版,正版板料純度99.992%以上,盜版的基本上99.93-99.98%。我之所以找他們合作,是因為他們正兒八經賣正版板料,那些賣盜版料的我發現后都不會合作。”
9年前,沈沐來到水貝從事貴金屬生意,一開始做銀飾,現在已經從事黃金業務5年之久。
“以前沒覺得‘跑路’會發生在我身在,一朝被‘跑路’,現在做啥都小心謹慎。”沈沐感嘆道。
這是水貝無數小商家的縮影之一,他們經營著體量較小的黃金生意,黃金業務風險本就高企,身處下游的商家更是如履薄冰。預定金業務一方面讓他們可以借助不多的本金支撐起業務,但另一面,履約能力、資金流向等都難以保障。
沈沐認為,問題頻發的部分原因在于,“成為一個所謂的料商太容易了,如果只做空賣空買,購買開發好的預定價小程序、實時報價盤,再租個場地,基本就可以實現”。
界面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水貝的確許多經營實體規模都不大,且新舊公司替換也比較頻繁,過道處花團錦簇,歡迎著新店開張。
王紅英提醒稱,為防范風險,首先要強化監管,監管部門在水貝黃金市場的日常巡查中,應通過調研走訪,盡量防止此類非法期貨現象的存在。其次,要對水貝商戶進行充分的風險警示教育,對于商戶誘導式的推薦要保持足夠的警惕。相關的監管部門也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性,及時識別非法交易,保護商戶利益,推動黃金市場的穩健發展。
對于預定金的業務模式,明明預計還會在水貝持續,“市場永遠是在尋找這種低門檻的合作商,尤其對于小商戶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