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一諾
9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熱度有所降溫,除了前期獲利盤了結外,也和中美貿易摩擦再起導致避險情緒上升有關。
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盡管短期受關稅戰擾動,但A股整體估值仍處全球中等偏低水平,性價比突出。從中長期看,中國產業鏈優勢和內需潛力將繼續支撐市場上行趨勢。
截至周三收盤,上證指數報3913.76,較上日跌0.1%,比9月30日微漲0.8%。今年前三季度,上證指數累計漲幅達15.8%,其中,4月8日至9月30日漲幅達到25.4%。
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指出,近期中美貿易沖突再起,主要是因為90天的中美關稅休戰期將于11月到期,雙方正就下一階段的貿易政策展開密集博弈。同時,特朗普再次祭出關稅武器,也可能是為10月底中美最高層會晤增加談判籌碼。
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已走過三個階段:1-4月升級、5-9月逐步緩和、10月再度升級。

8月12日,中美發布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該聲明大體上延續了5月中旬中美日內瓦聲明的核心內容,即美方再次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征24%的關稅90天,中國同步暫停對美商品加征24%的關稅,并保留剩余10%的關稅。
9月下旬,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次舉起關稅大棒,宣布自10月1日起對重型卡車、建材家具、藥品等進口商品實施新一輪高額關稅。中國、歐盟、印度、墨西哥、加拿大等經濟體均被納入打擊范圍。
10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11月1日或更早起,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額外征收100%的關稅,并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當天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黑色星期五”,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均創下4月1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衡量投資者情緒的恐慌指數(VIX)飆升。5天后,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釋放休戰信號,試圖換取中國推遲實行稀土出口管制計劃。
華福證券分析師任志強指出,今年4月,特朗普發起針對所有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政策后,A股一度大跌,但很快探底反彈并一路走高。當前A股點位較4月時更高,但投資者對于關稅戰的市場影響已有經驗,相信這次應對會更加從容。
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研報稱,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再升級,但A股不改中期趨勢,中國資產重估仍在延續。
中金分析師在一份研報中指出,短期看,此次突發事件或對風險偏好帶來影響,加大或延長8月底以來的市場調整幅度和持續時間。但從中期角度看,全球貨幣秩序加速重構,美元資產的安全性下降,人民幣資產將繼續獲得重估,這意味著市場上行根基并未動搖,疊加“十五五”等政策規劃出臺在即、科技等行業基本面向好趨勢未改、A股整體估值區間相對合理等因素,中金公司認為本輪行情可能更具備“長期”“穩進”條件。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劉剛還對比了此輪關稅戰與4月份的不同,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他也提到,投資者在4月初經歷過“對等關稅”超預期的沖擊后,對此類消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且,市場對未來演變的預期不同。4月初“對等關稅”消息發布后,市場一度無法預判后續的演變路徑,恐慌程度較大;當前雖然仍存在很大變數,但APEC會議(10月31日-11月1日)前,市場認為中美達成協議的機會較大。
二是,中美宏觀環境不同。劉剛指出,相比4月初,美國在貿易談判、科技趨勢、貨幣和財政政策上都有所改善;中國經濟基本面雖然在三季度開始走弱,但整體市場情緒和政策準備依然強于4月。
獨立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此輪關稅升級短期將推高全球通脹,增加資本市場波動;中長期則將加速全球供應鏈從“成本優先”轉變為“安全與穩定”優先,這是對全球貿易的重構。
任澤平表示,稀土在AI芯片、電動汽車、軍事等方面具有關鍵作用,中國控制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國短期內難以替代。供應鏈的緊張和價格上漲將進一步抬高美國通脹,沖擊美國半導體、汽車等行業,拖累美國經濟。
據中金公司測算,若100%的對華額外關稅落地,美國有效稅率將從當前的16-17%升至20%以上甚至更高,美國核心通脹率亦會從當前預期的3.4%-3.5%升至更高水平。
華福證券的任志強表示,從中長期看,A股市場的結構性機會或更加突出。他指出,中美博弈的持久性使得進口替代方向的投資機會更加確定,同時,外部壓力或許也會讓國內的寬松政策出臺快于預期,內需板塊也值得關注。
任澤平表示,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加快“對內攻堅、對外破鏈”是破解之道。他指出,對內,“打鐵還得自身硬”,全力拼經濟,保護民營經濟、刺激內需、穩住股市樓市、加快地方化債。對外,組成關稅反制聯盟,重構國際經貿多邊合作體系,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地位和話語權。


